‹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77 | 浏览: 11120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团长编号:MV10975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7-02-07 
帖子
698 

认证代购团长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22:37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内容简介:. h8 B, O- q4 u( ^9 A( T' [" r
$ Y! J+ I  p9 u$ B5 y
《爱和自由》是著名的蒙特梭利教育专家孙瑞雪《爱和自由——新儿童教育法》的最新版本(第3版)。该书的前2个版本通过网上邮购和直销在全国各地千万个家长中流传。本版对前一个版本稍稍作了修改,将原来理论性较强的篇章标题改得更为通俗易懂,并在每个标题下将章中内容作了提炼,以便于阅读。
% f1 z8 G8 o. m9 Z! q这是一本关于孩子,而不是孩子的书,正如作者所说:我爱孩子们,始终小心翼翼地仰视他们。这本书不是教你具体的方法和技巧,而是告诉我们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和理念:对孩子的爱和尊重。书中的每一章讲解了一个观念,辅以生动的例子。本书可以作为蒙台梭利教育的精彩入门书。- P( t; J2 L+ i. t6 C
作者简介:4 s! o6 n. Q8 i8 Q  Y

6 z$ {8 X, F7 a, t1 f# b
孙瑞雪
4 h. \4 I1 t3 b/ f6 ~- A  d6 Y
% Q$ x. W5 u4 [! ^* M/ a9 V蒙特梭利教育专家( a' H+ \0 j* B. S
生于1962年,毕业于宁夏大学中文系。现任宁夏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宁夏妇女联合会委员、《银川晚报》特约撰稿人、银川电台特约嘉宾主持、宁夏蒙特梭利幼儿园园长、北京心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她是国内第一所蒙特梭利幼儿园的创办者,在国内外幼儿教育界颇具声望。从1998年起为《银川晚报》蒙特梭利科学教育方法讲座栏目撰文,写有文章100余篇约100万字。从1995年起应邀到全国许多城市进行蒙特梭利教育讲座,受到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蒙特梭利教师,相继在宁夏电视台、银川电视台、兰州电视台做过多次专题报导。2000年出版了教育学术专著《爱和自由——新儿童教育法》以及合著出版《心智教育成长丛书》——《和孩子终生分享数学逻辑的快乐》上下册;《观察与创造》《想象与创造》《心灵与创造》。7 `+ [! U% r0 C9 O. A" L  c: H

Rank: 6Rank: 6

宝宝生日
 
帖子
56 
~~~

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帖子
113 
~~~

Rank: 4

宝宝生日
 
帖子
已经买了相关的书籍,看了以后非常有感触!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2-02-08 
帖子
196 
支持你!!!!

Rank: 10Rank: 10Rank: 10

宝宝生日
2008-01-29 
帖子
111 
来看看呢 的

Rank: 10Rank: 10Rank: 10

宝宝生日
2012-05-22 
帖子
137 
支持下!!~~
团长编号:MV10975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7-02-07 
帖子
698 

认证代购团长


( z: h- I: j' }) G2 `精选完毕,都是很实用的观点,分享给妈妈们,节选本完结。
团长编号:MV10975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7-02-07 
帖子
698 

认证代购团长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能发现很多家长没有给孩子一个激励的语言。这个语言它非常的重要,你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在于你的语言。这是你第一个要把握的。 5 ]; e* |; ?4 V# ?6 V7 d. j

1 w! w/ o, m. a# D   不久以前我妹妹的孩子在我们家包饺子,包第一个的时候特别糟糕,扔了;包第二个的时候也特别糟糕,他就不想包了。我问他:"你为什么不包了?"他说:"我包的太难看了。"我说:"你过来,大姨问你,你告诉我你知道的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是谁?"他说:"拿破仑。"我说:"好,拿破仑包第一个饺子的时候可能连你都不如。包第二个饺子的时候还是不如你包的好。拿破仑之所以伟大的原因,是因为他在包了第三个饺子的时候,他有了进步,包第四个饺子的时候,他又有了进步,包第五个饺子的时候他就包得非常的好。所有的人在做一件事情刚开始的时候,必定都做不好。"这个孩子听了以后就继续包,越包越好。这件事也就过去了。但是隔了几天,他跟他妈妈回家的路上,他告诉妈妈说:"妈妈,即使一个天才,在刚开始做事情的时候,他也会失败。所以说’失败是成功的妈妈’"。他总结了这么一个观点。他妈妈特别激动地跟我说:"噢,我儿子特别厉害,他竟然总结出了这么一个观点。"而这样的总结依赖的基础是什么呢?这样的总结依赖于我们平时生活中当我们的孩子第一次拿杯子的时候,水洒了,我们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所有的孩子在他要长大的时候,他都会犯同样而且是需要犯的错误。"$ q- k1 N# C4 Q6 R* @+ ^

团长编号:MV10975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7-02-07 
帖子
698 

认证代购团长

教育的语言
! g6 S" R& G: Z% v& L1 o, f" z; w
' s2 O+ T( x* C' H& w! P我们所有的家长都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够发展的非常的好。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传统就是光宗耀祖,能出人头地,成名成家。但是我们(家长)在对待孩子时,首先在语言方面就不断的在破坏我们原来设定的目标。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从我们嘴里出现的大多数语言是阻止他这样发展的。你比如说,我看到最多的就是最小的孩子,这个例子我不断的反复的阐述过。孩子一往高处爬,我们会说:"摔下来了";一去抓杯子就会说:"烫着了"。往马路中间跑就会说:"会被轧死的"。总之,你从头到尾听到的一个家长给孩子说的都是孩子做的每一件事情,最后的结果都对他是一个巨大的伤害。我们的语言是这样的。
8 v% Y/ u# E5 K; Z: i# M- L6 o% x9 R! M2 D
  但是我们却不知道反过来给孩子一种更好的,更准确的,更具有积极心态的语言。我下面给大家举两个语言方面的例子来解释怎么样帮助孩子成长的。
( f' ]0 b6 l5 a3 Q
4 C0 T/ Q0 M# S  有一个孩子双目失明,长到6岁时,发生了一件他所不能理解的事。一天下午,他正在同另一个孩子玩耍,那孩子抛出球给他时喊到:"当心!球要击中你了!" - \& d1 D2 N/ l1 z& `& Q: Q4 T
球击中了他,他极为迷惘不解地回去问妈妈:"他怎么在我之前知道我将要发生的事?"他妈妈温和的告诉他:"你是个瞎子。"她把孩子的一只小手握在手中,数着孩子的手指说:"人有五种感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视觉,这五种感觉中的每一种都把信息传到你的大脑中。"她把孩子表示视觉的手指弯起来,按在手心里说:"你和别的孩子不同,你没有视觉。"她温和地对孩子说:"你站起来。"她拾起他的球。"现在,伸出你的手,你能用四个而不是五个手指抓住球。如果你由那里入门,并不断努力,你也能用四种感觉代替五种感觉抓住丰富而幸福的生活。这个孩子一生都没有忘记他母亲的话,他确实以"用四个手指代替五个手指"的信条,抓住了他完美的生活。
2 n/ v; r+ Z! i$ B& w/ {1 u& C
【育儿手册】新生儿红屁股肿么办?哪种方法最管用!跟随小编一起进入知识讲堂吧!
团长编号:MV10975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7-02-07 
帖子
698 

认证代购团长

实际上,中国蒙特梭利幼儿院在实施蒙氏教育方法的整个过程中,也不可能像欧洲人那样,因为他们的整个文化状态跟我们不一样。比如说,我们在对待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克服自身的很多弱点。比如说管孩子,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要少管闲事,把这个权利交给儿童;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克服我们几十年来所受教育的局限。 7 ~6 f3 G, t; v% x/ c
, c9 C) c8 P( r5 G( J
  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中,我们落后国际先进的教育思想近达一个世纪,蒙特梭利的教育思想就是一个例子。当我们一直认为孩子是由我们成人教育出来的时候,本世纪初这个教育观点已经开始产生了变革:儿童将依靠自己的内在精神发展自己。当我们今天依然认为,以发展孩子智力、掌握知识为首要任务时,本世纪初,人们已经提出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差别在于,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发展生命,极大的发展人性和开发人的潜力,这样一个观念的改变,使人们面对蒙氏教育无所适从,它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来改变。所以将蒙氏教育中国化是一个极危险的信号,它不能意味着排除教育观念,只用教育方法。而对我们来讲,观念彼重于方法,不是吗?
团长编号:MV10975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7-02-07 
帖子
698 

认证代购团长

 当我们完全为着儿童,真正搞教育科学,我们“有的放矢”地寻找帮助我们的方法、思想和理论的时候,我们找到了蒙特梭利。我们是取用,不是照搬。我们还研究其他优秀家长、教师、教育家、思想家、心理学家们写的东西。因此我们不可能完全沿用欧洲的方式。这不仅因为我们不是长着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只能用我们的思维习惯和文化观念来认识蒙特梭利,但在一点上我们和全世界都是相通的,那就是对真理和科学的把握。只要我们把焦点或注意力放在儿童身上,实际上我们已经中国化、民族化了。我们把它拿来的时候,我们已经用我们特有的文化把他消化了。
5 ~; c+ B9 k6 j4 \  O- J# V% `" O, y
  关键在于问题的起点,我们工作的目标。在一定思想水平前提下,把注意点放在孩子那儿,我们就能接近真理。当我们面对儿童,问无数个为什么时,我们就接近了儿童,也接近了真理。不是为着实施一个著名的教育方法,不是为着“教育新招”,不是为了增加教育品种、形式、不是为了经济利益,如此等等,而是为了孩子的成长。 - ^* j, h0 n+ H4 R  ]5 C8 Q

团长编号:MV10975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7-02-07 
帖子
698 

认证代购团长

蒙特梭利方法要提高的是人的基本素质,是人性中的基本品格。
3 v* E7 u$ U3 S. ]/ }( i
' S: N2 P$ F- g6 B! Q  又有人问,从蒙特梭利学校出来,曲高和寡,或者金鸡独立,不适应现存社会怎么办?我们知道一个优秀的人,一个具有优秀品格的人,他不管在哪个社会都是非常适应的。因为人不是一个机器,也不是一个木偶,他是有精神力量的。 ! u# O  D" N; T5 Q6 n# {4 J
; h3 c7 J! j: _
  人类是由精神作基础的。所以在任何一个地方,他都应该能够适应。他的一切力量来自于他内在的精神,而这个基础应该给他打好。如果我们仅仅把这个人作为我们一个特定的现象和环境来看,或者认为他应该永远生活在这个环境中,这样来培养的话,那么这个人可能永远没办法适应。
* x/ c+ D' ^9 q/ q' R, P: R9 j* I7 U5 U5 a- E! u: i7 O
  为什么呢?因为今天我们发现,我们今天的社会跟我们过去想象的已经不一样,可人们必须适应。过去的人们,或受过过去教育的人们,对今天有不适应的,有部分适应的,有完全适应的,有创造今天的,有走在今天前面的。过去的教育本应该造就后面几种人。那么我们未来的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呢?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今天把蒙特梭利教育拿来以后,应用的时候,我们首先基于创造未来。蒙特梭利自己说:“我只是创造了一种科学的方法,她适合于任何一个民族。”她又说这个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发展潜力,适应环境和利用环境的能力。新教育观也告诉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已无法为未来社会培养新人,只有充分地发展人性,才能创造出未来的新人。
8 O5 y7 Y3 N" j7 ]5 ?
团长编号:MV10975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7-02-07 
帖子
698 

认证代购团长

要正确取用蒙特梭利教育法
6 Q9 E6 g8 P) U  p3 v6 E2 i$ v  r( P8 h* d
有人问,蒙特梭利的教育思想是一个外国人的教育法,是否适合我们中国孩子呢? ; i6 {0 |; x& @4 F8 n

; s- K2 |# M  I0 u' J" ]: y  人们并不去仔细了解她和她的思想,也不去仔细观察孩子,总之有100个人,就有99人大脑一转这个问题就会出来:外国的这个儿童教育放到我们国家,适合不适合?蒙特梭利早已被确认是国际著名的、世界儿童教育史上已确认的教育家、思想家。她的方法、思想和理论因为具有人类普遍性而属于国际,属于全世界。她早已成为世界公民。她的工作是科学的,而科学是没有国界的。 $ ]; }" n1 Y& V; T/ ]! R2 v
# U0 z3 P$ p9 P+ e/ e3 ^4 D
  教育是一门科学。人类早期的教育基本上是相通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例如,按照蒙特梭利自己的理论观点来看,她说童年尤其是0-6岁,同成人相比是人生的两极。就像地球南极跟北极一样。7岁不是6岁的延续。实际上在6岁以前他所奠定的一切是为他整个一生做基础的,而不是为某种文化,或者某个学校,或者某种知识的转化作准备的。这是人类普遍具有的特性。
5 `0 ~4 D" C- H, _# L6 c6 k2 [- M0 k8 M6 e* P8 l9 N9 c
  文化,更完整地说是民族文化,是特殊,但又是普遍。语言文字、艺术、行为模式、思想方式、风俗习惯,既是特殊的,又是普通的。这特殊,是民族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理由;这普遍,是民族文化互通和互相理解、互相浸透的原因。
团长编号:MV10975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7-02-07 
帖子
698 

认证代购团长

你必须看一些经典性的书籍,了解儿子的成长规律和精神的建构过程,明白人类的成长实际是精神的成长过程。这样就会理解孩子,理解孩子为什么抓东西,什么东西都往嘴里放的原因;孩子为什么喜欢玩水、玩泥、用手抓饭吃等。
0 c9 v' g. ]* v: i" I
3 T: k- V# k0 ~! Y+ n% v, j  蒙特梭利有一句话:对人的惩罚莫过于两种,剥夺他的两样东西,一个是内心的力量;一个是人格的自尊。我们暂且把“内心力量”放在一边,因为这个问题过于复杂了。我只提一下人格自尊,我想我们成人训斥孩子,或者说成人给孩子脸色看,这是家常便饭。父母认为儿童无自尊可言,儿童也果真丧失了自尊。长久下去,父母骂孩子、打孩子也无所谓了。有些人因童年的原因在用其一生的精力维护自尊,并在矛盾中苦苦挣扎,一方面在不断地维护自己的自尊,一方面却又不断伤害别人。所以我要告诉有些父母,如果你的孩子没有自尊的话,你最好先问问自己,你是否给予过他这样的财富。
8 t$ O8 p% c/ j  C: k! q' _) a' y, H; Y- ]$ h: W* _
  生活就是这样残酷,你没有给予,你当然得不到回报,你会说:“哪有父母不爱孩子的呢?我给他吃、穿、养他,我心里爱他。”是的,不顶用。你每天在埋怨他、责备他、训斥他,百分之七十的语言都是否定的语言。你当着别人的面训斥他,你甚至在大街踢了他一脚。家里来人时,你当着孩子的面告诉客人你所认为的孩子的某些缺点。你不断地以一个成人的角度误解孩子等等,这些都不是爱。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自息的等待。”
0 ~2 a, }6 i0 l$ ~' h; u! c! c  P) h
  我常想,一个成人如果用有宾行为和态度来对待和理解孩子,这个孩子定会快乐、自信、勇敢和充满爱意。更重要的是儿童能依据这种爱在未来去创造一人新的世界和生活——人相互平等,人与人相互理解;呼不到吐痰声,看不到苍蝇和垃圾,人们带着孩子在门前的草坪上玩耍,老人在树荫下乘凉,哲人们在窗前的沙发上低声交谈,花丛里少女们静坐在木椅上手捧诗集,少年们奔跑在网球场上,诗人们在附近的茶馆里高谈阔论……这一切并不遥远。如果你爱孩子,让他的精神愉快,你给了他们美好,儿童就能给我们带来一个金色的未来。这个希望寄托在儿童身上要比寄托在任何成人身上更为可靠。因为“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人类之父,儿童是文明之父”。
团长编号:MV10975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7-02-07 
帖子
698 

认证代购团长

本帖最后由 ymdl9227 于 2011-11-13 23:06 编辑
) ^+ s  {* J& i/ Y# n. b/ u
4 [6 x: r5 }$ E

) |  x: A7 s: F, p让一个生命正蓬勃发展的孩子用心计获取爱是可悲的。8 g1 z* k! t- e: ?
  很多孩子的状态是:他知道在这个时候哭,他妈妈会爱他。母亲对孩子的爱确实能够给未来的成长提供非常好的背景。我们知道儿童是因为别人爱他,他才爱你。他是看着别人的行为,他不看你的说教,这也是蒙特梭利吸收性心智特点。中国有句俗话:宁可能孩子一颗好心,不给孩子一张好脸。我告诫所有的父母:你宁可不给他一个好心,你给她一个好脸,他肯定成长得好。这让我想起普希金的一句诗:骗我一次容易,只求你骗我。因为父母的好脸,能给儿童提供情绪安全的基础,其结果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容易采纳与父母相同的价值观和其他一些行为。但是这个好脸必须稳定地给下去。我们父母应该对孩子耐心,就是要了解孩子的发展期。/ T. g" i& s+ y. I# \
  比如我们幼儿院的一位老师腿碰破了一点。一个小朋友正在操作教具看见后就往外跑。正好过道里有位老师碰到他,问:你为什么把教具拿出来呢?来,老师带你进教室。就把他领进去。这个孩子一见腿破的老师就两眼的泪水。老师说:你为什么把教具拿出去?这个小孩子说:老师的腿破了,我要去找大夫。这个老师特别感动,两位老师就蹲下去说:对不起,对不起,老师不知道。老师以为这个事情就算完了,这个孩子也进了教室工作了。但是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这个孩子在餐厅吃着饭突然往外就跑,他从窗户看到大夫从那儿过去了,他跑出去说:大夫,大夫,我们老师腿破了。他跑出来时老师也跟了出来。大夫说:好的,我去看看老师。说完,这个孩子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往回就跑。这个老师在文章中说:孩子平静了,但我的心没有平静,我知道我平时给孩子的爱得到了回报。因为孩子学会了爱,使儿童拥有这样的品质是对老师和社会最好的回报。所以我的建议就是家长一定要学会怎么爱孩子。  R( Z2 y& M  @, S$ H# i1 Y- z

: r! S% d6 `4 I6 ?4 Z2 f

团长编号:MV10975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7-02-07 
帖子
698 

认证代购团长

 蒙特梭利方法要提高的是人的基本素质,是人性中的基本品格。
8 _% Q8 g8 Y; i0 Z7 b
3 X4 }( n+ R, m  又有人问,从蒙特梭利学校出来,曲高和寡,或者金鸡独立,不适应现存社会怎么办?我们知道一个优秀的人,一个具有优秀品格的人,他不管在哪个社会都是非常适应的。因为人不是一个机器,也不是一个木偶,他是有精神力量的。
& X% k  {5 g6 F! T& ^2 M# x5 Y' ]9 i: I% o, Z0 i2 G6 i
  人类是由精神作基础的。所以在任何一个地方,他都应该能够适应。他的一切力量来自于他内在的精神,而这个基础应该给他打好。如果我们仅仅把这个人作为我们一个特定的现象和环境来看,或者认为他应该永远生活在这个环境中,这样来培养的话,那么这个人可能永远没办法适应。
3 y1 L# Z/ d8 t( H
* V2 |& o/ I  t' n1 c& Y6 B8 D+ p  为什么呢?因为今天我们发现,我们今天的社会跟我们过去想象的已经不一样,可人们必须适应。过去的人们,或受过过去教育的人们,对今天有不适应的,有部分适应的,有完全适应的,有创造今天的,有走在今天前面的。过去的教育本应该造就后面几种人。那么我们未来的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呢?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今天把蒙特梭利教育拿来以后,应用的时候,我们首先基于创造未来。蒙特梭利自己说:“我只是创造了一种科学的方法,她适合于任何一个民族。”她又说这个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发展潜力,适应环境和利用环境的能力。新教育观也告诉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已无法为未来社会培养新人,只有充分地发展人性,才能创造出未来的新人。
9 H. e: h- Q2 E, Q8 l. q* Z$ ]
团长编号:MV10975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7-02-07 
帖子
698 

认证代购团长

要正确取用蒙特梭利教育法
% F+ E0 |9 q; F) `  q
( H1 M' Y( _" s3 g有人问,蒙特梭利的教育思想是一个外国人的教育法,是否适合我们中国孩子呢? 3 O1 E7 ]0 T, B5 f5 E6 `0 D8 ]! [
' g" Y$ H5 B9 V: `# y. Z
  人们并不去仔细了解她和她的思想,也不去仔细观察孩子,总之有100个人,就有99人大脑一转这个问题就会出来:外国的这个儿童教育放到我们国家,适合不适合?蒙特梭利早已被确认是国际著名的、世界儿童教育史上已确认的教育家、思想家。她的方法、思想和理论因为具有人类普遍性而属于国际,属于全世界。她早已成为世界公民。她的工作是科学的,而科学是没有国界的。
2 }/ A: N! _; g: G8 s7 p; V, Y  _1 h" C/ ], D0 a' e
  教育是一门科学。人类早期的教育基本上是相通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例如,按照蒙特梭利自己的理论观点来看,她说童年尤其是0-6岁,同成人相比是人生的两极。就像地球南极跟北极一样。7岁不是6岁的延续。实际上在6岁以前他所奠定的一切是为他整个一生做基础的,而不是为某种文化,或者某个学校,或者某种知识的转化作准备的。这是人类普遍具有的特性。
" |1 E; ^0 u' ?& @7 ~$ t( B/ f! C2 O. q% A  S% r8 [4 S2 [
  文化,更完整地说是民族文化,是特殊,但又是普遍。语言文字、艺术、行为模式、思想方式、风俗习惯,既是特殊的,又是普通的。这特殊,是民族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理由;这普遍,是民族文化互通和互相理解、互相浸透的原因。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爱和自由》精选段落,给妈妈们分享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