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米
- 921
- 经验值
- 921
- 在线时间
- 32小时
- 宝宝生日
- 2011-08-02
- 注册时间
- 2009-7-22
- 帖子
- 165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952
- 精华
- 0
- UID
- 692563
  
- 宝宝生日
- 2011-08-02
- 帖子
- 165
|
六法让宝宝不再乱扔东西
7 S9 j/ o5 s& n; {! v5 y; U# M. T3 D- X! O) T* K6 s/ R6 i& G
家长们凑在一起交流经验的时候总是感概说,现在为孩子操心的事太多,我们小时候家长哪有时间管,可个个都挺有能力,起码自己能管自己,哪像现在的孩子丢三落四、邋里邋遢。家长们嘴上这么说,可还是少不了跟在孩子后面背书包、拿水壶,不时的再嘱咐两句。1 ^2 U1 }; \) E* v# U+ s
) d6 d$ v4 ^4 Y7 T* X F% a0 h
有这样的家长也就别怪孩子丢三落四、邋里邋遢了。其实孩子的毛病都是家长一点一点惯出来的。因为在孩子一两岁时都很喜欢把丢在地上的东西捡起来交给父母,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爱干活、讲卫生,而是想证明自己能干,以博得家长的夸奖。因此,小孩子一般没有自己收拾东西的习惯。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不注意培养,势必会造成将来孩子的乱扔东西。下面向家长们介绍一些培养孩子物归原处好习惯的方法。
: s) H* w- d" r6 r9 W
" x' V7 s4 B5 \3 j- X% q 一、要使孩子对收拾东西感兴趣。" i0 V& b5 d+ q) I
要以做游戏的方式教他们把东西收好。家长们最头疼的可能是孩子脱下的衣服乱扔,对此,家长们可以有针对性地教孩子如何叠衣服,并将衣服固定放在某个抽屉里。( S1 B0 a9 y) ^4 r/ ~
: \+ O3 B/ L" y' Z+ q2 v 二、及时表扬。
; q. X. K+ O6 W, Y" B. f6 q 当孩子第一次无意识地帮助家长收拾玩具或衣物时,家长要及时表扬,使他们知道这个动作是多么的了不起。+ r4 m6 C3 D: b1 h4 M
5 s$ H" N* n. W0 `8 Z! k
三、家长要从自身做起。) m5 Q0 V A5 {' O8 ^7 ?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他们的第一老师,如果家长平时马马虎虎、乱放东西、家里乱七八糟,孩子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决不会养成好习惯。在习惯养成方面,双方应该建立一个监督机制,家长要监督孩子的衣柜是否整齐,也就应该让孩子同样监督自己。有这样的亲子关系,不怕坏毛病纠正不过来。 p+ ^+ }: L5 k5 [1 W9 a
* ?+ d* N# ~. v: U
四、为孩子的行动提供方便。
2 ~% `. @7 n3 o% v( ] 多准备让孩子够得着的衣钩、衣柜,他们常用的东西要放在容易取得的地方。
4 L" X. j, L% A) Y' K9 b4 U# j$ C- n* q0 F* R3 @
五、要求要具体。
8 p5 @% p: @0 Z7 p; ? 批评孩子时要就事论事,具体告诉他们该怎么做,而不要过多的责怪。否则,孩子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就会对改正坏毛病失去信心。
+ W" s0 k: r) I2 ^, z: V4 X! L0 B) o
六、适当处罚。7 b6 C+ e$ N! R3 \* M/ B
如果家长的鼓励办法不管用,可以使用过度纠正的技术。要求孩子仔细检查屋子里的每个角落,看是否将东西都收拾好了,一天可以检查若干遍,这样孩子感到乏味后,会认识到当初不乱扔就好了。9 D, a$ _- B8 R; n3 z
5 K0 M7 U, X' b9 P$ A* ?+ [2 \
也许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学习好就行了,改掉坏习惯是将来的事。据心理学家们研究发现,孩子乱扔东西的原因是缺少计划性,缺少对事情的统筹安排。周密的计划性对孩子的学习及成人的处事都非常重要,有计划性的孩子在逻辑性强的学科,比如数学就相对比没有计划性的孩子掌握得快且好,而乱扔东西的孩子往往学习也不好,可见从小教会孩子不乱扔东西的意义是多方面的。有些问题严重的孩子可以通过训练纠正。
$ U' k4 ~0 \7 g; @/ X0 M# o8 h6 l& m# ^& _; |0 @9 }
孩子改坏习惯,说穿了是家长在改,家长改好了,孩子就会好。最大的秘诀是:不替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