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米
- 159361
- 经验值
- 71018
- 在线时间
- 1320小时
- 宝宝生日
- 2010-06-08
- 注册时间
- 2009-12-8
- 帖子
- 10817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71018
- 精华
- 80
- UID
- 3734563
     
- 宝宝生日
- 2010-06-08
- 帖子
- 10817
|
本帖最后由 lm2577 于 2011-10-20 23:35 编辑
' l: i! `$ a, ^/ j9 D2 [& j* b
4 D' n- ?6 Y" h) D5 Q我有一个儿子,平日里的大部分时间孩子都是独自一个人玩耍和生活,身边都是比他大不少的人,比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 `- z- H2 i4 e% x( _2 q- L0 b1 Q
7 c7 h- |* J j$ j尝试了几次把穆萨放进同龄人圈子玩耍和生活,刚开始效果很不好,不懂得和小朋友玩,不懂得分享,依旧独来独往。我后来判断这是两个原因造成的。第一就是穆萨年龄还小,还没到懂得如何过群体生活的年龄。第二就是适应能力较慢,俗话说预热慢。这一点在后来的不断尝试中得到了验证。7 ?, J! c7 s- E8 n
# r% E; A& k: b+ m! l! [
不过随着和同龄孩子越来越多的接触,我在质疑一个问题,过多的集体化生活是否真的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以点纯属个人观点,或有偏激)$ j5 W. {4 R0 Z$ l" i4 X( o
$ \! l6 r5 l! `0 G" T对于创造力的影响
3 b" s# ] d: N
4 c" A( v# ^+ c" [! \! {对于年龄较小,创造思维较弱的孩子来说,随着集体化生活的增多,他们的创造能力会越来越弱,因为他们会更乐意跟在别的小朋友背后做事情与模仿,逐渐的会完全打压了他的独立创作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他们觉得跟在别人后面是件很愉快的事情,至少不用费脑子。
0 @2 ~0 M+ ?* F3 B3 ?# P& U& q而如果他是自己一个人玩,即使他并不知道某些玩具的玩法,他也会想些办法去玩。
% b# X% M9 F: O- N1 m8 ?' D1 t- x x, A! P( b
当然对于本身就很独立且天生具有领导风范的小孩来说,这样的群体生活越多,他的创造思维就会越活跃,因为他知道,他怎么去做,会有很多小孩子会模仿他的做法。久而久之,这样的小孩创造与领导能力会越来越强。可是,这样的孩子毕竟只占了很小一部分。! u* R2 c; ^ j2 K/ [& a) G6 @! s
7 O0 Z! }3 ^9 D
毋庸置疑,模仿是孩子学习与成长的关键手段,正因为模仿,使得孩子们学会了不少东西。但我主要担心的就是模仿成习惯,当模仿成为一种习惯,孩子就会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因为,毕竟,模仿也是最简单的学习的手段。
2 N3 p5 N; q3 N3 P% y( N' {6 q) @
4 W2 G8 K1 K8 O9 r) S- `1 Q质疑分享意识+ g* H0 I0 N9 W0 R( m7 o. X' M C
3 L, C: h, m7 f! u! j3 J t
孩子的分享意识来自于我们大人的说教,很多时候不是他们真实想法的表现,究竟这种“装装样子”式的分享是否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呢?
1 V) E$ @2 b/ x# j$ t% U: t0 Q5 p9 e
2 h/ E g3 I% [1 o* d, A# X( J @1 g例子:2 N% j7 Z6 U2 F
+ U" ^& a, J7 P# O6 [+ x; S当穆萨正拿着他喜欢的玩具,一个站在旁边的小弟弟流露出渴望的眼神,通常我会说,“小熊,把玩具给弟弟玩会儿”。往往第一遍的效果是没有的,我只好反复说几遍,有时不知出于什么心理,儿子会把玩具递给弟弟,而更多的时候是我把玩具从他手里“夺”过来递给弟弟。有时他会哭,有时他漠无表情。当然我知道这个结果不是他的意愿,但他是否明白这就是分享吗?对于他来说,或许是为了达到“不被我指责甚至教训”的目的。说白了,就是讨我欢喜。4 G- f, {: ?5 A
6 f0 U5 \7 I, r! ^5 V. Q
其实很多孩子的分享意识的最终目的来自于“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因为他们在分享出自己玩具的同时,能够得到别人的玩具。这才是孩子们真正想要的,也应该是孩子眼中的分享。可这真的是分享的真实意义吗?还是说只是简单的物物交换?? 我觉得我自己都想不明白。
7 O! o' K5 y3 I3 M* ^3 T, y7 }! `# ]2 E, X
但到目前为止,我还是时时刻刻提醒穆萨要懂得分享。。。。。因为在成人社会里,分享是一种美德。
/ d; n& p5 u: f& r" e& h$ h: M/ r; G9 Z6 E
质疑争斗- E6 F( P5 I2 z( x
# o9 p! P& `! B6 p孩子们在一起少不了争斗,最常见的情况就是抢东西,以食物和玩具为主。
0 c% ~5 P6 J- h; L/ D2 q8 M
8 Z. j" l. l$ D! ~ W$ l, l例子:5 S8 D# O1 h7 S A! N7 x& e
( L; N5 P/ \ b" W穆萨和妞妞在抢一个玩具,我和妞妈在旁边观战,我会在旁边鼓励儿子,妞妈会鼓励妞妞,我们鼓励的话语基本雷同:“加油,努力抢过来。”5 A6 N( x& } S) `5 @2 Y
0 t) u, y, h% v* U
我们代表了一部分家长,可以说是一大部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要从小培养竞争意识,不能退缩,不能胆小,要坚持住,得相信坚持就是胜利。所以当结果是“穆萨哭着喊妈妈,妞妞拿着玩具跑开”时,我会失落,不开心,如同自己打了败仗。有时还会“训斥”儿子,“怎么就知道哭呀,下次要努力抢回来!别那么胆小,像个女孩子。”
4 F/ `# ~4 H" ~1 ?2 W8 g* d# w0 E0 g9 P
4 i) j8 g, O7 D集体生活里,这种争斗应该是时时上演的,如果每个孩子抱有的心态都是下次一定要抢回来,那么孩子们还会有和平相处的时间么?7 v" U0 b1 m( I
究竟该在什么时候告诉儿子要分享,该在什么时候告诉儿子要坚持,我还在不断努力的思考着......" a: ~3 o. V z- O' s' v7 ^
( D9 c3 Z: L- j8 m4 D
- i' B% o7 H) g6 J# m y+ {* M当然集体生活也有很多的好处,至少孩子明白了生活的现实,并不是只有父母爷爷奶奶的呵护,在同龄人的圈子里,没有人会让着你,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要想得到什么,你要自己想办法,受了委屈要自己承受,受了欺负要考虑如何反击。但究竟这些东西该让孩子从多大开始承受呢??这就有涉及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问题。
c/ q. D, p0 u! }+ c" f3 ^* k
7 H1 M. Y7 `( I. e3 e好了,就说这么多。否则该跑题了。- ^# i K" o" @ L% i
' ^ U/ m5 h X0 C' c5 p% M
讨论一下吧:你觉得集体生活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说说你的看法吧。( `2 ]1 k7 f5 {% z
5 r0 Z7 a* `, x6 }7 V$ @不过看着孩子们在一起游戏,还是很愉快的一件事2 ^% f, R1 C+ {1 H& e
-
-
-
-
* {3 B, \# G# C6 s% C2 ]: |"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