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77 | 浏览: 11276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团长编号:MV10975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7-02-07 
帖子
698 

认证代购团长

但是成人应该有爱啊什么是爱,是一种巨大的宽容和理解,有了爱,即使不懂教育,也能给孩子发展的基本权利,也能使孩子自由,让孩子经自由走向独立。  J% n  S# J  h: `3 S) u" t7 _
很多孩子穿鞋的机会被父母剥夺了。因为儿童穿鞋、系鞋带这个过程特别慢,你要坐在那儿等待。我们早晨上班很着急,所以我们要给孩子穿鞋子、系扣子,这样省时间。时间久了,孩子穿鞋的能力就丧失了。在我们幼儿园就有这种情况,很多小孩子已经穿上鞋在外面奔跑着了,可还有小孩子在哭,为什么?他着急等着老师给他穿鞋呢. q- k1 t+ G* N; X  a* @& @9 D5 Q+ r
这种剥夺比较容易理解。实际上还有另外一种剥夺,那就是剥夺儿童在思想上的独立。这种剥夺将使孩子的思想失去自由,失去自由就必然是被奴役的状态,不可能说,他处在自由跟奴役之间,没有这种可能。
0 @7 z7 U& }- {/ L  [儿童的成长,不管是在身体上还是在思维上,都是一个趋向于独立的过程,他会沿着这条路不停地走。他为着自己的独立会冒很多险,会进行各种探索。到三十岁的时候,就能获得完全的独立,就会把自己所有的一切奉献给别人,奉献给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阻止了他,那么对这个人来说他就没有了自由,也就没有了独立。没有独立,也就没有了真正的生存能力、学习能力、发展能力。
  _/ _2 H  q! m0 G0 C5 C每个人都会依据自己的独立程度来使用自由,而这一切又基于一个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呢?就是当他是孩子的时候,父母给予的爱和自由是一环连着一环的。蒙特梭利说:“我们必须把我们的后代造就成为强有力的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独立和自由的人。”这个自由不是指条件,而是一种品质。有了这样的品质,我才能作为一个人而存在,才不会在思想和意志上丧失做人的权利,才不会受奴役。
4 d& W0 e, J/ X+ ]: }) @1 ]
团长编号:MV10975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7-02-07 
帖子
698 

认证代购团长

奴役在多数情况下是一种习性。比如说画画。我们有些孩子就在那种不会教美术也不大懂教育的老师的教育下,, Y5 e! H5 {  @
“教”出了很多问题。他们总是给孩子教,教孩子画一些花呀,草呀。他“强制”孩子这样画的时候,就含有“奴役”的意味。; F. C+ I8 T; Q: S# J
我们都看过《小王子》。在那本书里,小王子到了一个星球上,那里有个人正好是虚荣狂,那个人对他说:“噢,崇拜我一次吧,求你崇拜我这一次吧,就一次。”小王子觉得,这个成人怎么这样呀,就飞到另一个星球上。而那一个星球上是一个暴君。小王子一去,他就让小王子干这个,干那个小王子觉得这个人怎么这样,也飞走了。又到一个星球上,那个星球上是一个很贪婪的人,他不断计算哪个星球是他的,记下来……他已经忙得没有机会抬起头来跟小王子说话。这本书写了很多种成人的状态,非常真实。
- I* |. ?4 n  A; E- E* B9 D8 o这些成人可能就在孩子们身边,正在为“教”孩子而尽力。我们想教给孩子,我们用我们的主见,“强行”让孩子这样那样。我们鼓励孩子,用各种方法暗示孩子、惩罚孩子,这就是在奴役孩子。就算不讲负面的结果,就算只讲正面的,情况又能怎么样呢?儿童处于直接经验时期,所有的经验应该来自于孩子自己。如果儿童在他自己生活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经验,那他自己就是他自己的主人,但现实是,我们成人认为这个经验好,就强迫孩子接受。大多数的孩子经过这种强制之后,这方面的能力被成人奴役了,他跳不出成人给他设的框框,这就是所谓的“画地为牢”。
# j, U& Y) P, ~) A' Y$ ]
团长编号:MV10975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7-02-07 
帖子
698 

认证代购团长

很多“奴役”我们做得难以觉察。这一部分恰恰又表现在我们最看重的“教”的行为中。我举一个例子。前不久我们幼儿园的老师教孩子画画,教画画的过程中她发现孩子不把鱼画在河里,而是画在天上。她觉得这不行,不能这么画画,就告诉孩子们:“我们画画呢,先要画一条地平线。”星期一我们开会,我儿子那时正好画画的敏感期到了,儿童的敏感期一旦到了,他就会一天到晚做那件事。他要画画,我说:“妈妈给你一些纸一支笔,你就画吧”他在一个小时里画了十几幅画,每一次画完都给我看,我发现每一幅画都有一条线,每一条线下面都画那么几下,我问:“这是什么?”他说:“石油。”“为什么这是石油?”“因为这是地平线。”我知道他不可能明白地平线这个概念,这个概念他还没有形成。但他画的十几幅画全都有地平线。他认为地平线就是地面以下,下面就是石油。我问:“你为什么这样画?”他说:“就是这样的,先要画一条地平线。”我觉得奇怪,就问老师:“这孩子奇怪,先要画一条地平线。”老师说:“是我教的,我觉得小朋友应该……”我说:“教坏了,你的地平线束缚了我儿子画画的创造力。”. @! c3 a) _+ c- e" H( L
那几个月的时间里,儿子画画总先画一条地平线,这可怎么办呢?我想不行,我得把它给弄掉,想办法把这个潜意识给它去掉。有一天我带着儿子到宁夏大学,校门口都是草坪。我说:“孩子,现在咱们站到这儿看看,看有没有地平线?”我儿子仔细看,说:“没有,都是草地跟楼房。”我说:“对了,那你下次画画该怎么画?”他说:“噢,妈妈,我明白了,你是不是让我画两条地平线?”我想:糟了,这又说糟了。那天以后,我就不敢再说了。几天后的一个早晨,我和儿子在楼顶上看日出,我说:“看见在天边有一条天和地交接的线吗?”他说:“看见了”我激动地说:“地平线”
( `" C: x, f" p4 \2 D天知道我们都在教些什么?我们的老师都是精心挑选的,都是比较出色的。在每分每秒都很重要的童年期,我们可能浪费了儿童多少生命?由此我对老师说,你不要教给孩子什么,先让他自己画,先把他的创造力和思维发展出来,等到六岁以后,他的基本概念都建立了,你再教他技能。
* V+ b. \' V6 s/ J5 K8 R有时候我们的“教”,既“奴役”了孩子,使他失去了创造力,又往往不知把孩子“教”到哪里去了。我们不知道我们说的一大堆语词里面那么多概念,哪些概念儿童掌握了,哪些儿童没有掌握。就算我们“句句是真理”,我们也教不成孩子。
2 a, ~& A: \& ?8 E7 i" a  H我们讲了些什么,大多数状态下孩子不知道。因为,有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明了我们想说什么。比如说关于“死亡”。3 N: D9 {' @! k7 X1 M

团长编号:MV10975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7-02-07 
帖子
698 

认证代购团长

第十二章 应该怎么理解孩子?(102)
6 b1 J0 J) Q0 q% j8 x
! f4 O2 V0 L+ J& L给孩子做肝功能化验,如果把孩子硬按住抽血,这对一个对世界一无所知的孩子来说太恐怖了!我们应该让孩子在旁边观察,逐渐理解并适应环境,这需要耐心和时间。成人喜欢一个像木偶般听话、任人摆布的孩子,这对成人来说非常省心。 & G: l9 x2 I  ?3 _9 ?' ]

团长编号:MV10975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7-02-07 
帖子
698 

认证代购团长

第十三章 自由与纪律(112)
1 `; x$ z" c8 @( F! A( ~6 }
/ L1 R# @7 Q$ u( B) V+ G有了自由,孩子们就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为有兴趣,他就会反复做,就变得专注;在长久的专注中,他逐渐感知并把握了事物的规律;把握了事物的规律,他就愿意遵守它,就有了自我控制力。什么样的纪律能超过这种纪律呢?
9 l5 h9 I! A5 Q9 G2 O
团长编号:MV10975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7-02-07 
帖子
698 

认证代购团长

第十四章 陈旧落后的教育经验(123)
/ u& G! F* s/ G5 k
  X; O2 J6 Y6 `; ^& W5 f: j外公给外孙买了一辆漂亮的小汽车。外孙想拆掉小汽车,探索车为什么会走,但家人觉得拆了可惜,就把车藏到大衣柜上。几年后孩子长大了,家人拿出了车,但孩子早已不想玩了。家人剥夺的不是车,而是孩子认识世界的机会。
/ k+ d. v/ X- m) T3 s* F6 J/ [
团长编号:MV10975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7-02-07 
帖子
698 

认证代购团长

第十五章 掌握知识与发展心智(132)8 y/ Z+ o0 ^' L! h/ Z
7 g; B" m- D* g' Q6 l7 k$ A
时间,对于生命头六年的儿童来说如黄金般贵重。很多孩子在这段时间内背会了几十首甚至几百首诗词。家长以为这是在开发智力。诗词表达的情境属于成人的世界,孩子不可能理解,知道这一点的人谁会逼孩子去背什么诗呢? * x0 v2 t6 a8 b- `

团长编号:MV10975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7-02-07 
帖子
698 

认证代购团长


4 }  T2 M+ S! d3 m" c第十六章 爱和自由的应用(136)
8 w' Q$ g1 h. Q$ f5 I
9 G9 N: n( i2 P- q一位朋友对我儿子说:“你从宇宙飞船出来就会掉到宇宙里去!”我儿子想了想说:“我们现在就在宇宙里!”成人的概念错得太多了。儿童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一个客观的世界,这不只来自谁的教育,这来自他的内心,来自他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 ?" M3 _; K, X9 e

团长编号:MV10975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7-02-07 
帖子
698 

认证代购团长

第十七章 因为爱而愿意顺从,因为有意志而能够顺从(163)& }0 a" e1 d6 g9 y

$ n1 J( [" t3 Q( F班上来人听课,老师希望孩子们表现得好一点儿,孩子们能感觉到老师的心思。为了配合老师,吕辞算题写答案长达一个小时,老师知道孩子这样做完全是为了老师。孩子的顺从几乎是无限的,为你拿东西会把手拿得麻木,跟你走路脚都起了泡,他们是在爱中决定顺从,在意志中执行顺从。
, `, T4 |' ]  I6 `9 m
团长编号:MV10975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7-02-07 
帖子
698 

认证代购团长

第十八章 孩子达到顺从的三个阶段(174)2 u! {" R! m+ Z  D4 l  F9 i
' `# t* t3 s8 m
对于儿童来说,顺从是一种荣耀,一种快乐。想一想热恋的恋人,她请他做点什么时,他是何等的荣耀!顺从的人就是自我实现的人。当儿童有时顺从、有时不顺从时,那是他还没有具备顺从的能力。一旦他具备了能力, 就可能听从成人的指示去做什么,以便检验自己。最后,儿童会渴望顺从,因为他顺从的是真理。6 f4 @4 v5 U+ n) w' `" A

团长编号:MV10975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7-02-07 
帖子
698 

认证代购团长

第十九章 儿童的优秀品格如何形成(191): f9 ?0 r. F: k; N" ^1 ]' e6 t) A
( d! r8 B3 U- e* g  w+ ^
很多成人追求真善美,但这过程很艰难,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自我挣扎中度过,一生成为生活的苦行者。但一名儿童如果在零至六岁形成了健全的品格,向善就成了他的自然内驱力,他一生就是为了不断完善自己。0 Z6 X# ^  Q/ q4 n4 L- ]

团长编号:MV10975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7-02-07 
帖子
698 

认证代购团长

第二十章 怎样努力才能为孩子创造好环境?(202): }* I! p/ u0 x  d7 l
% Y- h& c; P6 O# a# J
两个孩子为争一顶新疆帽打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一个孩子悄悄溜到另一个孩子身后,老师看见后,心想:完了!要打起来了!但是,后面的孩子拿出帽子,给前面的孩子悄悄戴上,欣赏了一下,走了!这就是成人与孩子的区别。
团长编号:MV10975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7-02-07 
帖子
698 

认证代购团长

第二十一章 吃的问题(216), B# U6 r! t; s8 F. c4 I

: B, q, g1 g0 G: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很自私,喜欢吃一样东西就把住不放,不让别人动。十二岁以前的孩子没有道德意识,无所谓自私。如果在吃上得不到满足,儿童的自尊心肯定不强,他会经常看别人的食物,这不是出于饥饿,而是一种心理需求。
" v, j4 l# w6 e8 t% w
团长编号:MV10975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7-02-07 
帖子
698 

认证代购团长

第二十二章 孩子的问题出在哪儿?(221)- h4 P$ Q3 n3 }3 N: c
8 A; N; F: w; {7 M; V
有一个孩子,刚来幼儿院时,拿起一件东西就扔掉,如此反复。当他看到一个目标时,另外有七八个目标在吸引他。他坐立不安,极其焦虑和好动,他充满活力但毫无目的。他被分裂了,不知道自己内心到底要干什么,心理能量失去了方向,问题来了!
6 n! W+ S: e8 P, N: \4 c$ b
团长编号:MV10975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7-02-07 
帖子
698 

认证代购团长

第二十三章 蒙氏教育思想适合中国的孩子吗?(253)3 |" u8 H1 S6 F  q7 M; x
& ^: N4 z# Q4 J7 @. R1 v6 B/ T# P3 n
蒙特梭利的方法、思想和理论,因其科学性和普遍性而属于国际,属于全世界。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只要我们把焦点或注意力放在我们的孩子那儿,实际上我们已经将蒙氏教育中国化、民族化了。" T  Y4 Z( }' V, w1 x3 G9 j

团长编号:MV10975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7-02-07 
帖子
698 

认证代购团长

节选:
. `2 G; \/ F% k6 H
) ~: C0 e# N% {8 A1 V9 B. g# ^2 p2 H * A' ^, k2 e* H" s# ]9 R/ c: b, O
- A1 C. n; c1 d: u& S$ `
当给儿童自由时,他不再听成人的摆布,他依照生命的秩序来发展。他在玩水中变得专注而且安静,虽然他弄得满地是水,在捉迷藏时,他总藏在一个地方,从不试图换个藏身处,你每次在同一个地方发现他时(他很高兴你发现他),他就快乐地哈哈大笑,并不断要重复这个在你看来既愚蠢又毫无意义的游戏......
6 ?" O$ ^, y" ^1 s. p8 i! b; ^  Y1 ^2 H7 n
所有这些,你都不明白它的意义何在。为什么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这样?我们知道,这一切就象小描扑抓毛线团是为捉老鼠做准备。人类童年的精神发展是潜在的,我们所知甚少。
# _1 R* L8 d, }! Y! | 
7 b+ c- [7 h8 h' U3 n/ f( L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弗罗姆(Erich Fromm,1900~1980)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爱”同我们掌握其他艺术—样,它是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好比学医,你不可能生下来就是—个医生,你必须通过学习而成为—个医生,他的看法是:每一位父母也必须通过学习并付出努力才会懂得“爱”。什么才是父母真正对孩子的“爱”呢?我们知道许多动物是很爱自己的孩子的。比如说:母鸡爱它的小鸡,老虎很爱它的小老虎。......很多父母在孩子生下来以后,对孩子确实充满爱意。但是在孩子有独立思考能力以后,这种“爱”恐怕就不是人人具有的了。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说:“母爱的真正本质在于关心孩子的成长,这也就意味着关心母亲和孩子的分离。”我们在幼儿院观察孩子的结果证明:真正会爱孩子的父母,他的孩子在各方面的发展都非常出色。比如说对父母的依恋程度比较小、独立性强、思维开阔、自信、记忆力好、解决问题能力强,同时孩子就越快乐无比。许多父母可能有一个错觉:母亲越爱孩子,孩子就越依恋他。不是的,我的理解是,越爱孩子的父母,孩子也就越不依恋父母。因为很多经验告诉他,他母亲是爱他的。这个经验也同时告诉他,父母只是暂时离开,那种持久的爱的行为使孩子自己得出,不管父母到哪里,爱是稳定不变的。所以在陌生的环境中,这种孩子更容易产生安全感,适应环境更快,更容易得出自己的经验,而不是别人教给的。原因是他已经建立了安全感。而那种没有得到父母爱的孩子,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母亲一离开,孩子就拼命地哭,而且他会把这种爱胡乱地施加于任何地方,也就是到处寻找爱,讨好别人,或是完全封闭自己,拒绝任何一种爱。最典型的就是保姆带的孩子。孩子的表现是父母一回来,孩子只跟父母,父母一走就只跟保姆,任何人都不跟,而且对保姆的依恋,常使父母有—个错觉:“保姆对我的孩子好”。这种孩子离开保姆就惧怕任何人。原因是父母在时保姆爱这孩子并让孩子为所欲为,父母不在时保姆便训斥和吓唬孩子。你不能想像得到爱的孩子,怎么会惧怕父母和保姆之外的世界呢?显然他得到的是爱和不爱两种情况,因此用他的经验来看就是他熟悉的人是安全的,除此之外危机四伏。......这种孩子欢乐少,思维不开阔。而正常的在父母那儿得到了爱的孩子,他会把这个感觉建立在自己身上。因为他得到了爱的满足,他就有了安全感,他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自我发展上。5 R8 M8 Q8 t9 z

团长编号:MV10975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7-02-07 
帖子
698 

认证代购团长


4 o" e. t# N# e/ S1 k! O我们大多数人都面临这样的处境,前几天保健院的大夫来给我们蒙特梭利幼儿园的孩子做体检,孩子们都很“自由”,就是说按蒙特梭利方法规定,除了不得粗暴地干涉别人,不得打骂别人,拿教具必须归位,不得打扰别人这几点之外,其他一概自由。让儿童在自由自在中经验应该怎麽做,和不应该怎麽做。这是让孩子独立,独立的做出选择。
! `# h/ w, r- |2 T' e
! j) J! c2 J' x- |当时所有的孩子都围到那儿,一会儿摸摸大夫的衣服(我们有一个课叫触摸课,就是分辨布料的粗细),一会儿摸摸那些医用器具。虽然他不会破坏,但他会用手很轻的摸。因为这套东西和这种活动孩子没有见过,尤其是做实验,这个工作很吸引孩子。其中有一个糊得很脏的小孩,他的手已经被针刺过,取了一点血化验,他站在那儿一个小时。我看了一下表,整整一个小时,手就那样举着,一动也不动站在那儿。他才两岁过一点。
5 X, N0 t6 [& a% t1 B# r9 J" X3 W. B8 P" `) h/ B* J$ C' T
当时那些大夫说:“你们学校太乱了,怎麽能这个样子呢?”说应该像其他幼儿园一样,孩子们(苦着脸)排着长队,做完一个孩子再进来一个,进化验室,检查完一个就回教室一个。他们必须特别安静。而我们的孩子,满大厅跑着,而老师在后面追着,有的刚抽了血哭着,一部分围看着。4 y; \! d4 u  h+ A% u% [
0 Z5 _2 J8 t1 L" b) e4 _. O
我却对大夫的不耐烦感到惊讶。我说:“你作为一个大夫,就应该了解儿童的心理。应该给儿童大量的时间,让他们适应你们的工作,而且让他们自由的观察并同你们交流,在观察了解的过程中解除恐慌。
+ U/ c* l1 }3 h. `& M
5 U+ L! S" x6 b+ x; I这确实是一个让孩子学习的极好机会。这就让我想起我们学校有个家长,她说原来在其他幼儿园的时候,她的小孩回家后,把买给她的一长溜的小娃娃从大到小排在床上。那个小孩说:”不许说话,赶快睡觉!要不睡觉我就要管你们了。”她妈妈说这个小孩把娃娃当木偶在表现她的老师的所作所为,其他场合的情况就更糟。因为我们大人也希望儿童像木偶一样,我们很顺利很快的就把这些孩子处理完了。% l  w2 L0 H- [: k

团长编号:MV10975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7-02-07 
帖子
698 

认证代购团长

这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在人的一生中,拿出六年给孩子,并通过孩子发展自己,是最有价值的。我们能肯定的是我们就在这种工作中一分一秒的成长,孩子也在这种生活中一分一秒的成长。只有付出心血,让成长一分一秒的积攒起来,才可能造就出一个非常成功的孩子。8 o( O9 y) V- [* y2 X2 x: D% @
% @- H1 X' M5 M( [; [
 
# D3 C+ k4 s: p5 c+ x# l$ u# w! L
% B' i% M/ z' \成人的错误具有惊人的普遍性,我今天来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真正是“老得掉牙的故事”。在公园的拐弯处,有一个妈妈正在给一个两岁多的孩子买饼子。这个孩子就抓着饼子死不放,妈妈也抓着饼不放说:“你吃不了这麽多,这样会浪费的”。可这个孩子就是抓着饼不放,说:“我能行,我能行”。但他妈妈就不给他。我站在那儿看着他们的争执,看来一时还无法解决,我才骑上车走了。* T# p$ E8 V( n6 a

- m( n, c6 k  C+ J为什麽这是个老掉牙的故事呢?这个母亲以为孩子很贪心,一个饼子他吃不完,却要整块的。在蒙特梭利幼儿园的好多孩子身上发现了这种情况:孩子要一个整块,不要半块。针对这个问题老师开会讨论,当老师把每个班的情况都说出来的时候,我们发现儿童对事物有一种“坚定地追求完美”的审美观。他的审美要求远远超过成人,比如说厕所里有水锈,便池里有黄色的水锈,孩子就不上那个厕所。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爱和自由》精选段落,给妈妈们分享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