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米
- 580
- 经验值
- 480
- 在线时间
- 10小时
- 宝宝生日
- 2008-03-6
- 注册时间
- 2011-12-22
- 帖子
- 54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490
- 精华
- 0
- UID
- 7276275
  
- 宝宝生日
- 2008-03-6
- 帖子
- 54
|
幽幽万溶江,岁月风雨桥。吉首向南,有一处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此处人杰地灵,古朴的栋梁、悠闲的人群,各地游人纷至沓来。走在青青的是石板路上,闲看街道两旁的林立的建筑、特色的店铺、各色的招牌,恍然有种误闯画中的感觉。
乾州古城中很多手工工艺品,自制的土家棉布、精美的镂空花瓶,精雕细刻的砚台等等。最让人拍案叫绝的还是一处巫傩面具的创作。号称工艺美术四大品牌之一的巫傩面具主要以动物造型为主,是一门历史悠久的手工工艺,主要以傩畜神(据说是猪神)为原型,保证傩畜兴旺。制作巫傩面具的材料多种多样,首选的木料一般是丁香木、杜鹃树、女儿红、泡桐树、刺桐树、水冬瓜树、白杨树、柳树等杂木材料。其中由泡桐树做成的巫傩面具,质感较轻,戴起来比较舒服,当地人在每年秋天祭祀五谷神的祭祀仪式上才佩戴巫傩面具,向五谷神祈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不过,在现在,随着传统的傩戏、跳香等传统仪式的减少,巫傩面具也渐渐消失了它本来的功能,成为一种单纯的工艺品。
制作乌诺面具是个精雕细刻的过程,要突出各个面具各具神韵、性格鲜明的个性特征,造型偏重实感,通常使用单一色彩来表现人物忠诚、刚直、英武、狂傲等不同是性格特征。巫傩面具的形状大小不一,一般会大于正常人脸,长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基本上能将整个面部完全遮住。面具特点是前额突出,脸鼻长、眼嘴小,雕刻中不着意对角色加以区别,单纯而简拙。脸壳制成后用黑色涂料,诸如锅烟、墨汁之类涂抹,演出前用石灰、粉笔在脸壳上勾画出皱纹,以示年龄区别;或取其方便,用麻绳、纸条之类配以胡须。在设色和勾画上,黑白分明,对比色彩强烈。从雕刻工艺上看,简单原始,线条粗犷、朴拙、天真,缺少神气、鬼气,带有猴气,这是“撮泰吉”傩戏巫傩面具造型的特点。巫傩面具的造型日趋精细,丰富多彩。
傩文化可以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远古的先民们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获得了生息,从而繁衍后代,然而生存的欲望必须要各种观念的帮助来超越自我。《周礼·夏宫》中写到:“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率百隶索室驱疫。”包括傩仪、傩俗、傩歌、傩舞、傩戏、傩艺等项目。表层目的是驱鬼逐疫、除灾呈祥,而内涵则是通过各种仪式活动达到阴阳调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寿年丰、国富民强和天下太平。
古城历经风雨,古城文化却是历久弥新,在傩神的目光里,巫傩面具也会更加为人所熟知,傩文化必将代代传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