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来到北京已经两个月了。说说这些日子的感受: 一、老妈来的好处就是——贴心贴肝的照顾 真的是亲妈啊,看到女儿大着肚子,连最基本的家务活都不让干了,就连叠被子、放蚊帐这样的小事都不用女儿来,更不用说扫地刷碗了。 妈没来的时候,我也是耍赖偷懒,很多家务活儿都推给了老公,但是他也是个懒货,能狡辩就狡辩,能偷懒就偷懒,再赶上工作忙点儿,经常不回家,洗衣服、做饭、拖地这些事,我能躲就躲,但是扫地、收拾这样的事就免不了。妈来之前,为了给她一个好印象,我挺着5个月的身孕,还把抽油烟机擦了。 但是妈一来,我就真正享受到了,什么是公主,什么是皇后。 说真的,已经和妈很久没有这么长时间在一起了,自从高中开始在远离家乡的学校住宿,高中、大学、毕业后在北京,研究生,成家,我已经习惯了独立。现在有妈妈照顾,我真是觉得自己仿佛生活在天堂里,也更体会到了“有妈的孩子像块宝”的贴心和幸福。 二、妈妈真的老了 这次和老妈接触,发现妈妈真的老了,今天早晨,她帮我刷锅,用小铲子铲锅底灰,我在后面看她,前两天在家里自己用牙刷染的头发,没能把白发全部盖住,这两天,白头发又长长了不少,从面看竟然是那样的灰白,是真正的灰白,白发和黑发几乎各占到了50%。 我突然感觉很心酸,妈妈的头发经常染的是枣红色或者栗棕色,妈妈的脸本来就年轻,再配上花色时髦的衬衣,真的看不出来她已经是年近六旬的人,可是今天,我知道,多年的操劳和疾病,妈妈已经不再年轻,她身体的各项机能正在下降。 刚来不到一个月就感冒了,这一感冒印发的支气管炎竟然拖拖拉拉一个月未愈。在家里的时候,她可以自己注射青霉素,很快就会好,但是在北京,医院控制得非常严,上次去医院大夫说只能开白霉素等见效慢的注射用药。妈妈就只能在家用药物控制,竟然到今天都还是咳嗽。 同时,妈妈还患有糖尿病,需要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每天在肚皮上扎针,一天4次;还有高血压,支气管、关节都不太好。 这样的妈妈来北京帮我照顾孩子,我不止一次地问自己是不是太自私了。 三、婆婆和妈妈的抉择 都说婆媳是天敌,看了太多的家庭剧,听了太多网友的切身感受,得了太多周边同事朋友的实践经验,我患上了“婆婆恐惧症”;我敏感地体会着和婆婆相处的每一个细节,感受她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和语气,把所有和她相处的每一件事都反复衡量。即使我们只有每年春节才见面。 我甚至怀疑自己有点“鸡蛋里挑骨头”的计较。这样的结果就是,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我摊上了一个自私自利、护犊子,不客观、不善良,没人情味,小市民,没文化,脾气急躁的婆婆。 这样,我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妈妈身上。 她的到来是我在深夜茫茫大海上看到的灯塔,她是我的靠山,是我的精神支柱,是我在面对一个陌生小生命到来之时,在迷茫、慌乱、恐惧、担忧之时抓到的救命稻草。 只要有妈妈在,什么问题都不是问题,我们会共同把小家伙抚养长大。我非常信任自己的母亲,她善良、冷静、客观、无微不至,身为医生的她也能给予更多的建议。总之,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妈妈。 让妈妈来帮忙带孩子,是我最大的幸福和幸运,而我最内疚的却是她的身体。 一面是值得信任和依赖的、身体羸弱的母亲;一面是健康、朝气蓬勃、但疑虑重重的婆婆。我真不知如何是好。 另外客观存在的条件是,我还有个哥哥,妈妈因为身体条件没有给哥哥带孩子,搞得当初嫂子和妈妈大吵了一架,甚至到了闹离婚的程度;这次我怀孕了,妈妈却在我百般劝说撒娇并承诺给她雇个保姆的情况下,答应来。可来了之后,我又考虑经济因素不打算雇这个保姆了,因为还有60万的内外债没有还,因为不习惯外人介入家庭生活,我开始考虑让婆婆和妈妈一起来带孩子。 妈妈来面临着几大劣势: 一、妈妈身体状况,让我有很大的愧疚感; 二、妈妈来,停滞了本来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事业,爸妈的经济收入下降; 三、本来承诺好的保姆问题被搁置,换来和亲家的相处风险,也是最大的疑虑; 四、会遭到大哥和嫂子的反感,家庭关系不容易处理; 面对这些压力,我该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