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947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3Rank: 3

宝宝生日
2013-03-19 
帖子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5-10 18:21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宝宝3月生,出院当天是周六,办不了出生证明,于是42天复查的时候去办的(在朝阳妇儿生的,那里要求必须产妇本人办理)。有了出生证明,就得抓紧上户口了啊,因为还要给孩子办一老一小保险,这个保险百度了下新生儿三个月内随时办理,超过三个月就只能统一到每年的9、10月份办了,趁现在还在休假还是办了踏实,况且这个保险真到拿到手也得几个月呢。        由于办生育服务证的时候就周折了番,于是这次我是百度了半天、研究了半天,然后把所有证件都复印了一个遍,才踏上了征途 在居委会那儿还算顺利,结果还是折在了派出所。。。。 唉,现在把我办理户口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写一下,供其他妈妈们参考(各地区的要求很可能不一样,我是东城区的,只写我的经历。此外,我和先生都是北京市本地户口,外地户口、集体户口等情况的应该也是不一样的):
             1、所需证件:新生儿出生证明原件、新生儿父母的身份证原件、结婚证原件、双方户口本原件、生育服务证原件,和房本原件!(我就是折在这儿的!)
              ps:看一口一个橙子的帖说还需要复印件,于是我也复印了一堆,结果我的居委会和派出所都没要= = 不过大家还是印吧,以防万一。
            2、先去居委会,后去派出所。生育服务证的第三页后面是“生育服务证副页(第一个子女)”,上面的侧栏明确标示了“此联由公安机关留存”。是的,就是这页上需要居委会在“入户登记经办人”一栏中再盖一个计划生育办公室的章,然后去派出所才能上户口。把1中的所有证件都给居委会办理新生儿业务的工作人员核对,他们再问一些相关问题(如目前的联系电话、居住地、户口上在男方还是女方等)登入系统,填一下他们的台账,然后就盖章了,挺快的。再强调一下,拿着这个新盖了一个章的生育服务证,才能在派出所上户口啊,拿着一堆证件直接去派出所可是没用的啊。
           3、到派出所户籍科上户口。依然是出示所有证件,户籍民警逐一进行核对,然后都OK,然后我正美呢,然后民警问我:“房本呢?”。。。。。房本呢?房本呢?本呢?呢?上户口还要房本?买豆腐还用叫车??我户口本都拿来了怎么还要房本啊啊你墙上的流程里本身也没写要房本啊啊  民警问我房主是谁,我说我也不知道,以前是我爷爷,现在爷爷去世了可能是我大大吧,但户口本上的户主是我爸啊= =  “那得让你大大写个证明,同意你女儿上户口到他的房下。”民警态度还是很好的。我看着我那我爷爷我奶奶我爸爸我妈妈和我人全到的户口本,一时间心潮澎湃,脑海里都是什么大家调解室、今日说法节目呼啸而过。。。。于是我问民警为啥还要房本,她说:“没办法,最近因为房子打架的太多,所以不得不增加这么一条。”果不其然。“。。。那写什么啊?” “就写他同意你孩子把户口落入他名下房产什么的就行了,再签个字。然后把房本也拿来,加上这些证件才能办。” 于是我黑犬黑犬的离开的那里,唉
         一想到办完户口才能去银行办存折,才能拿着存折(据说还需要宝宝的证件照?)去办一老一小保险,唉好烦啊。我问居委会是不是所有社保所都能办这个保险,她也不清楚,只说既然你是这个辖区的,还是在这个辖区的社保所办吧。。。真不方便,现在人户分离这么严重,又都是联网,怎么就不能跨区办理保险业务呢?到底能不能跨区在任意社保所办一老一小呢?如果有妈妈知道,还请指点一二,谢谢!
        嗷对了,《独生子女证》也是居委会办,填三张同样的申请书,盖好章,立时就能领取。不过,这个也需要办完户口才能办理,同时上面需要父母双方的档案所在地盖章,如果是档案存在单位的,需要人力资源或计划生育章即可。总之,也挺麻烦的是吧?反正我领了申请书,慢慢弄吧,这个没有时限。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关于新生儿上户口那些事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