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 | 浏览: 887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0Rank: 10Rank: 10

宝宝生日
2010-04-03 
帖子
27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21:27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分享的一篇关于兴趣的文章      
% w8 H9 L* J3 W- z7 \
  l0 u. Q. j1 i* `$ a4 _      不知道为什么想先分享这个话题,可能是今天晚上和我5岁的儿子米米刚弹了会儿琴的缘故,算是有感而发吧。先声明一下,我不是幼儿教育的专家,不是心理咨询师,我不属于任何教育理念的派别,我仅仅算是一个有悟性的妈妈,文中提到的任何观点都是我的个人想法,供大家参考。
; B( }3 V# @$ k; l7 B) y+ g           兴趣班、早教班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话题,很多国外、国内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披头盖脸的成立起来,似乎有些应接不暇。想想也算是时代的进步,很多人都说,在我们那个年代,哪有现在的孩子这么幸福,自己喜欢唱歌,还不是在家里开着收音机自己去听,哪有机会上什么兴趣班。4 C. r, [3 _& N9 {* I
       在我看来,兴趣班没有一定的上,也没有一定的不上,上有上的好处,但也有上的前提,不上似乎也没什么坏处。呵呵,自己都觉得挺绕嘴的。好吧,先说说为什么上有上的好处:+ h+ P: @+ I7 Y! l; O/ a
      我认同现在专家们说的,孩子的兴趣爱好应该从小熏陶培养,无论是语言敏感期、绘画敏感期我们都不应该缺席错过。很多兴趣,如音乐、绘画、语言(外语)应该让孩子早接触,记住,我说的是“接触”,而不是“学习”。/ ^1 I* Y) Z1 r/ w. \
      米米在一个加拿大的国际幼儿园,是有全日制的外教的。每天接孩子的时候,都看到很多家长着急的催促孩子,一问才知是要赶到兴趣班上课,甚至有些孩子还要额外去上英语课。我统计了一下,几乎每个孩子都报了这样那样的兴趣班不下两个,有的甚至报了一周五个班,那天我好事的问起那位家长怎么报了这么多班,她无奈的回答我:“孩子要求报的,说她都喜欢。”好吧,可能又是我桤人忧天了。
5 V3 N. C& ?  d; Z( y9 g            下面来谈一下我所说的“前提”:
/ W! D- H6 p3 j8 e     一、请给孩子接触兴趣的机会。0 y/ Q& z  L$ j0 d' C/ T
           那天和一位澳洲朋友聊天,他很疑惑的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家长都会让孩子去学钢琴?”他道出了一个普遍现象,一提到让孩子喜欢上音乐,家长们不用拍脑门儿都会想起钢琴,于是光我们小区里就开起了至少三家钢琴学校。1 T" S& _/ @* e) E
      钢琴是所有乐器的基础我认同,但这种复制出来的音乐教育能有多少文化和底蕴呢?很多家长都说我不期待我的孩子成为钢琴家,只是想让他多些文艺修养,但回过头来又让孩子去考级,似乎又违背了自己的初衷。2 k% O1 h" b, Z: q( l
           很遗憾,我没有认真的做过胎教但我认为,艺术方面的熏陶永远都不晚,只要你是发自内心的。从米米出生后我和米爸就开始让他接触古典音乐和民乐,他睡觉时的曲子就是一位新锐艺术家用吉他弹奏的《春江花月夜》,听到这首曲子,真让人有一种心都要溶化开的感觉。三岁多以后,我们开始带他看话剧、听儿童专场的音乐会。一次因为买错了票,误以为1米2以下的儿童是可以入场的,结果被国家大剧院的叔叔拦在了门外,叔叔见他”听话懂事“,就破例让我们带着他在音乐厅门外看起了场内直播的电视屏幕。从这以后,一说起米米长个子了,他就说”长到一米二就可以听音乐会了“。4 a# {' }% j" [* l% W. z
           我们经常会在一起玩听音乐想象场景的游戏,那天CD里放着《少女的祈祷》,米米说这是一个女孩在夏天的小河边跳舞,多么惟妙惟肖的比喻呀!所以,真的别小看你的孩子,他们的内心世界绝对是值得我们每个成人去尊敬的!, Q  c9 v+ o3 A! `
       这就是我想说的,你强加上去的是压力,你坦然接受的孩子才能敞开心扉。兴趣的本质是相通的,一定是要自己喜欢。所以真心建议想要培养孩子音乐特长的家长能尽可能的先带孩子多接触这种艺术氛围,带孩子尽可能多地去感知各种艺术形式,在接触的过程中也可以发掘出孩子的兴趣趋向。
% z2 P! o) m' u! s$ B* b# B/ X$ m; N& [% f& v
所以,想让孩子学钢琴,就多带孩子去听听音乐会吧,想让孩子学画画,就让孩子多去美术馆,多到大自然去发现美吧。有条件的家长,也不防在孩子出生后就买回钢琴、小提琴、画架、画笔、舞蹈鞋,让这些物件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伴随着孩子成长,也会提高孩子发展此项兴趣爱好的几率。
/ v- {1 }/ U9 T     二、请为孩子培养兴趣的氛围。
$ H/ r. f2 K# H+ g$ H) x          无论做任何事情,环境最重要。家长每天拿着书看,孩子至少会觉得书是个好东西。. f9 g; g% G. C3 k! H: D
     早教班和兴趣班更多的是教会家长们一种方法,方法是否使用、使用的是否得当就取决于家长了,如果家里有相应的环境氛围最好,如果没有,就要仔细思量报班的目的何在了,仅仅依靠一周的那么一、两节课能有多大的效果可想而知。
5 U7 g" x3 \8 r5 R# l% I- ]' @4 S( n       比如英语,最好的方式还是家里的语言环境。我们看孩子学母语的过程便知,先一句句牙牙学语的说,然后听故事,然后认字,然后是写字。所以喜欢阅读的孩子家长真的没必要为他认字、写字而着急,那是早晚的事。学英语也一样,最好的方式就是牙牙学语的说,不厌其烦的交流,多阅读好的英语故事和绘本,慢慢的先会听和说,再去认字,再去写。这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过程,为什么一定要那么的复杂化呢?$ n! b7 j- o8 U+ C* @
          有些家长说,我英语不好,没办法创造家里的语言环境,那请你去学,你和一个幼儿园级别的小孩子一起学会有压力吗?己所不欲,就不要施加于人。请记住,你的态度和状态是时刻影响着你的孩子的。米米经常问我一些词用英语怎么表达,我不知道的就和他一起去查词典,他反而更喜欢问了。; Z) u7 b# d# f0 i6 s: M
        现在很多英语故事书都配有CD,英语不好的家长可以先多听,听得熟练了再讲给孩子听,顺便连自己的阅读也练习了。
: \) ~* M2 ^2 ]' E& ?! Y        三、请给孩子选择兴趣的权利。
& D5 v5 a+ _  [9 ?. H  {           这点很简单,让孩子多去做选择,是增强孩子自主意识和责任感最直接的方式。在给孩子报兴趣班之前,可以全家一起召开一个家庭会议,给孩子多一些选择,让孩子自己来选择喜欢的兴趣班,但数量最好不要超过两个,否则会影响孩子自由玩耍的时间,就得不偿失了。我们甚至可以让孩子自己攒够一小部分的钱作为报兴趣班的经费,这样的孩子还会对兴趣班逆反和不珍惜吗?
8 f) \* g3 b( Z" M             在这里想强调一点,在8岁以前,很多兴趣爱好都是不稳定的,孩子真的想放弃时不要勉强。但这并不是指一点引导都不去做,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不断的去给孩子灌输一种理念:困难只是需要多尝试几种方法而己。让孩子的头脑中有克服困难的意识,无论何种困难,一旦孩子自己解决了一定积极认可他的努力和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 {9 ]4 N( O* k4 W0 ~       在孩子因为苦和累想放弃一项爱好特长的时候允许给到孩子一个平静期,暂停一段时间后再鼓励他去尝试,不要去勉强。在这期间,再去听听音乐会、看看画展、看看比赛也是一个好办法。
+ N$ G" a: n# Y: x; a! _6 R$ M/ S        四、请给孩子发展兴趣的鼓励。5 g) k+ x. U9 ]7 Z/ F" t* f& F
             孩子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应该积极的给予肯定和鼓励,但绝不是奖励和赞扬,这一点在今后我还会谈到。记住简单的原则-----描述性的鼓励。孩子学会了一句英语长句了,不是简单地说你真棒,而是说,妈妈听到你说出一整句的英语,你又进步了。% S5 j9 R, J- {
           关于鼓励,有两个小方法分享给大家,当然,适用的情况也是因人而异:& y$ V: ~* R9 J0 i8 }1 `
          1.‍《成功笔记》。这个灵感得益于《小狗钱钱》那本书。我坚持给米米记了一年多了,全部都是第一人称的写法。里面的内容都是他的点滴进步,并不是每天都写,只要有可定的内容就会去写,其实只要你用心体会,你会发现每天都有可写的东西,这就要求你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现在每天几乎都是米米来说我来写。像今天晚上的内容中就写了他帮爸爸洗了袜子。这种方式不会立竿见影,但会在你的坚持中增强孩子的自信和表达能力,还有就是孩子的正向思维能力,日子久了,孩子看别人的时候也会学会从别人身上寻找优点,从而放大优点,缩小缺点。对于那些想让孩子在学习上有帮助的家长,这种方式至少可以当做提前演练一下如何写日记吧。+ I& [/ y. @2 u' Q3 {
           2.便条。前几天的家庭会议商量了我们的家务分工,米米除了照顾好自己外,要负责每天喂鱼和倒垃圾。他这个阶段经常让我帮他把想说的话写在纸上,于是第二天我就写起了小便条,上面写道:“亲爱的儿子,你今天早上象我们商量好的一样,喂鱼和倒了垃圾。感谢你为我们的家尽了一份力,承担了一份责任。你应该为自己感到骄傲!爱你的爸爸妈妈。“' t) @* K, b$ L# }# B1 u- i0 j
      晚上他回家时,看到字条便让我读给他,他很认真的听完后,带着骄傲和满足的表情对我说:“妈妈,以后我每天都给你写信。”
' j6 r3 Y$ U2 T) G; }- O, K9 h! V& T     五、请和孩子享受兴趣的乐趣。$ Z& g2 `1 [% S7 o& A
             前段时间,米米迷上了《天鹅湖》,这起缘于我带他看了一场俄罗斯芭蕾舞剧团的表演。那天还真有一些孩子去,坐在我们后排左侧的是一对父女,后排右侧的是一位爷爷带着孙子。
6 C9 o& [# d5 E# \! ?$ p1 c  K       开场没多久,我就听到那位父亲很大声的说:“你别闹,好好看,这么好的剧你不好好看”,可这位爸爸手里竟然拿着Ipid在玩游戏。后来因为孩子实在不喜欢就提前走了。到后半场时,后面那位爷爷也对自己的孙子说:“你好好看,你看前面的小弟弟看得多认真,你再坚持五分钟。”想必这两个孩子对芭蕾舞的理解就是煎熬吧。而米米在演出结束后的一个月一直在念叨着天鹅湖,以至于我又给他订了第二次的演出票,又给他买了一张原版的CD。
9 j" @$ ]* b$ S             我不敢说我的儿子有音乐天赋,但我敢说我有一颗对艺术尊重的心,有一份对艺术的真挚与热爱,这种态度和给到孩子的感官刺激同样重要。试想一下,如果米米在家画画时我在房间里玩游戏和看电视,他还会那么专注的去思考和想象吗?+ R) `, H8 W0 d! Z
        谈到这儿,我还想再啰嗦一下创造力这件事。请原谅我这个分享控的妈妈:)有不同见解的朋友尽管拍砖。
/ y) M& O" y: R& X       还是拿音乐来说事儿。我们家有一个古筝,最早是我和米爸装修房子时的一个装修创意,因为我们俩都曾经算是文艺青年,遇到一个古筝很漂亮就买了回来挂在了墙上。最近,米米总是喜欢让我把他拿下来乱弹一气。有一次,他的好朋友到家里来玩,他还提意要开一个音乐会,于是孩子们拿着吉他、古筝、口琴、笛子、小鼓演奏了起来,那场面还真是热闹。& T8 S6 g* A$ K6 k- z$ B
       今天晚上,我们俩又像往常一样拿着古筝来弹,竟然发明出好几种弹法,我拨琴弦时,他用手指敲动琴身,我告诉他:“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的伴奏”,我们还发现用手撸着琴弦往下滑的声音也很特别。就这样,我们两个不会弹古筝的人研究出好几种弹法来。画画也一样,我们在镜子上画,用沙子画,用能想象的一切原料和方式来画。
9 P$ W( e2 `4 b8 _             毕加索说这他要毕生向孩子学习,就是基于这一点原因,孩子的世界只要不去人为的干扰,他可以天马行空的去发挥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看过一个特别有趣的钢琴弹法,是几个国外音乐人的视频,他们几个人把钢琴的后盖打开,有的拨动琴弦,有的敲击琴身,那首音乐让我久久不能忘却,是那么美妙和富有生命力,我第一次看到钢琴还能这样去弹。  c- A. e: _6 `) F
        我们都知道达芬奇是画家,孰不知他还是一位科学家,降落伞在15世纪仅仅是他笔下的一个创意,没想到在18世纪被发明出来。
) Z7 Y! ]2 `( Z% M              当我们阅读获诺贝尔奖的人物传记的时候,你会发现三分之一的获奖者都会有一两样艺术爱好,诺贝尔奖获奖者最多的国家恰巧也是拥有著名画家艺术家最多的国家。前段时间看过一本书,说美国公司在选拔人才的时候,非常看中拥有MFA(Master in Fine Art),美学硕士学位)的应聘者。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创造力的人最容易脱颖而出。
1 x6 Q$ Q, k) Y        所以,让我们的孩子尽情的去施展吧,在大自然中,在日常生活中,在你和他能想象到的每一个角落和瞬间,你会发现连每一粒尘埃都是美好的:)5 M+ E* o& B  M, v/ g! b6 H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宝宝生日
2011-04-04 
帖子
11907 
说得非常好,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宝宝生日
2014-01-10 
帖子
160 
回复 sara7896 的帖子
/ T! r) _; ]6 q8 n: r8 d3 f
* m) [9 S% ]7 O* ~4 K" v写的真好,我觉得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我们尊敬
4 F+ N4 _8 K2 S$ h宝宝们虽是个小生命,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思想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2013-05-07 
帖子
262 
写的真好,兴趣这种东西一定得是宝宝自愿的,家长按照自己的想法让宝宝学的思路不可取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关于兴趣那点事儿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