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 | 浏览: 1154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团长编号MW12773

初 三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2009-09-25 
帖子
415 
楼主
发表于 2014-4-25 15:05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 }8 Z( t: [  y- ~" \  h2 B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比较怎么,不愿意与别人分享,以下是一个专家总结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 v1 f# L8 P4 {( i$ G. b+ O
宝宝不愿意分享,主要原因是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生活经验有关有限,宝宝学会分享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Q3 V4 c( T, w5 H4 q3 ]3 d! ~

% G: t7 Q1 ^- E) a
7 ~# u9 f! d% n0 O/ [影响宝宝分享的四大因素
% C2 N) q- i7 t& ^' B7 i) ]2 F( k! z# s8 B# {

# F4 [" Q2 z8 H4 X1 P# k* \1、日常生活经验少,分享意识不到位
6 @6 c4 T/ D4 B; `4 Z. G+ i     孩子不愿意分享,与日常生活经验较少密切相关。三岁以下的孩子知道分享食物,食物就会被吃掉、不可能再还原了,误以为分享玩具也是一样,自己就失去了对玩具的控制权。孩子还不能做到完全平等、自愿地、非功利性与人共享资源,孩子以为应该先分给自己、确保自己有一份、分给自己多的、大的、好的那一份,会把自己多余的、不喜欢的、不需要的分给别人;分享的时候会以交换为条件,渴望得到成人的表扬。
' t* b9 Z0 k& j9 `! E' ~7 t: A) T9 J2 Z$ J$ u
3 D7 u: v3 g1 N* R
2、理发展水平有限,分享对象有选择" {( m& d# w& |9 u' e7 l
      与小朋友相比,孩子与成人分享行为更多,其中与家里人分享比与外面人分享更多;与陌生小朋友相比,孩子与熟悉的小朋友分享更多;孩子上幼儿园以后比上幼儿园以前分享行为更多;与男孩子相比,女孩子分享行为更多;与新颖玩具相比,孩子更愿意分享普通玩具;孩子的分享观念水平比分享行为水平更高;在家长和老师的要求与教育引导下,孩子的分享观念与行为都显著提高。
( e0 `2 h: f2 ]* ^
0 ]6 W' @0 ?3 ~

; U, g2 p5 p1 a3 s( o3、成人逗孩子不得当,分享意识被误导8 _; |7 a8 S3 I
     小孩子惹人喜爱,很多成人都喜欢逗孩子,但是逗乐不当会误导孩子。有的成人提出要分享孩子的东西,如果孩子不答应,成人就佯装争抢,孩子吓着了,以后更不愿意与人分享;如果孩子答应,有的成人又不分享了,而是“独享”了孩子的心爱物,结果孩子哭了,成人就乐了:“看看,小气吧,还是不愿意吧,我是逗你的,不要了,还给你--”而孩子觉得一点都不好玩,反而面色尴尬,成人出尔反尔的行为更让孩子不可思议;也有的孩子爽快地答应分享之后,成人马上说:“宝宝真乖,我是逗你的,你自己留着吧。”孩子就误以为分享只是一个游戏而已,不但别人会原封不动地还给自己,还能得到成人的夸奖,却不明白这是“伪分享”。) |5 t/ Y8 l$ w* s* C. h2 E( d% L

1 o5 J) F, X0 V9 Y% H. m8 |
  T* P0 a: l" C, D+ z3 g# G/ v
4、家长围着孩子转,分享锻炼机会少
# h1 U( A: m& r. q7 B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有条件从小就独自拥有所有的食物、玩具、空间,没有和兄弟姐妹分享的机会,如果还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支持孩子独享,搞特殊化,孩子很容易变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只知道自己有需要,不知道别人也有需要,结果只顾自己不顾别人。
% j0 H7 [4 }* l6 U# F. |
8 M7 g' h* [! W9 ^) b* ~6 o引导孩子分享的五大良策
4 x6 q, w; a7 x7 l  M9 b. k5 c( H6 x# F4 C) _
1、平时积累有借有还的生活经验. ^6 `" _; ~  P3 G
      分享玩具有时是与小朋友共同玩,有时是暂时借给小朋友单独玩,后者需要孩子有安全的归还意识才能做到,在家里家长很少借孩子的东西,所以孩子很少积累有借有还的生活经验,一旦出门了,尽管家长费劲地解释:“小朋友是借你的玩具,玩一会儿还会还给你的。”孩子还是不愿意,就是因为他不知道有借有还的操作意义。因此,可以在家对此进行模拟练习,故意借一借孩子的画笔、皮球、积木,答应10分钟之后还给他,还的时候突出:“宝宝,这是刚才妈妈借你的画笔,现在还给你,谢谢!”久而久之,他就明白了所谓分享其实就是暂时离开自己一会儿,过一会儿还会回来的,自己没有什么损失。% ]" L, L) a# W/ n. ?
6 W& O' ^- \$ |1 v! d, T7 l0 o

' M3 `7 F6 T' C9 U4 E( m" U2、做分享游戏,体验分享快乐
+ D9 n- j0 x# ?4 ]0 [      与孩子多做一些需要分享合作才能完成的游戏,孩子体验到分享的快乐就乐意分享。例如与三岁以下的小孩子玩相互传球的游戏。孩子都还喜欢穿妈妈的鞋、戴爸爸的领带,当他玩得正兴奋的时候,及时地启发他:“这些都是爸爸妈妈的东西,爸爸妈妈愿意和你分享,你愿意给爸爸妈妈分享你的东西吗?拿你最喜欢的玩具让我们玩一会儿好吗?”让孩子体会分享是相互的。
9 Q, ^, t6 s% u6 M  @' ^      节假日邀请小朋友到自己家里玩,先征求孩子的意见邀请谁来,准备拿什么玩具给小朋友玩。为了避免有的小朋友不会分享,家长可以主动与其他家长联系商量,让每个小朋友都带两三个好玩的玩具,然后相互交换玩,让每个小朋友都有分享的意识和分享的机会。考虑得周到一点、准备得充分一点有助于孩子消除戒心、体现公平,更放心地体会与小朋友一起玩的快乐。可见,分享教育是一门艺术,有些家长采取软硬兼施、连哄带骗的方法效果并不好,平时应该加强锻炼,孩子才能获得更加成熟的分享意识。. r* }; {# u. B9 _

! v; K8 d; N2 u6 x' U

; |. A: O2 U# ?! \: G9 h3 s3、主动创造锻炼孩子分享的机会
8 k9 T; F/ B" J! n* X) a
, H2 S/ c3 T# k, `/ r9 S. X) \分享之前学会分配,上街买东西的时候要照顾所有家庭成员的需要,孩子不但要知道自己最喜爱的,还要知道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最喜爱的,平时买回来水果、糕点时,让孩子进行分配,观察孩子能否分配合理;家庭平时养成大家一起分享好吃的食物、不吃独食的好习惯;爸爸妈妈与孩子一样过生日,家长给孩子操办生日活动,孩子也要为家长过生日表达心意、准备礼物,体会一家人分享快乐的亲情。. ~! [* ?7 D' M) q- I
% a, q2 Y( g/ q8 Z2 [& Z  K
' {4 k4 x  A8 j9 f. ~
4、引导但不苛求真正意义的分享
7 \; y4 m" L& J
! L5 _6 S2 M1 Z3 R9 M) Z真正意义的分享是愿意与人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即使自己也不富余也能拿出来分享;是心甘情愿的、主动的分享,不是因为表扬、交换或者别人的要求才做的;分享之后是感到快乐,而不是失落;不但愿意与人分享物质,也愿意与人分享欢乐、幸福、好处、机会和爱;分享不分对象,能够一视同仁;分享成为一种行为习惯,不是偶尔为之。% k1 Y9 m& O: D3 }; @

* r  j; `, p7 C# {* G1 ?- j. b但是,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有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过程,期间会出现与孩子自然发展特点相关、分享意识还不完全到位的各种“伪分享”,家长不要苛求孩子一下子就做到真正意义、成熟的分享,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孩子处在慷慨与吝啬、大方与小气共存的状况,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表现水平,逐步提高和锻炼孩子更高水平的分享。
# C; ^# ]% Q, J/ O; W7 G8 i- F8 J4 O/ g3 C, B$ ^5 {

) k  G( P2 D* _* W& k9 W$ n" j5、尊重和倾听孩子分享的意愿& j. b. \% B+ u2 y' E- X

) y3 j! e7 p) y% J2 P7 t分享是孩子应该具备的情怀,但是不要急于强求孩子。因为分享对孩子来说还是个很难理解的观念,分享会给他带来不舍、犹豫、酸楚、挣扎、忍耐、克制和坚持等复杂情绪,给自己所带来的快乐与满足却姗姗来迟,当看到别人分享他的东西所产生的愉悦时,他担心自己不再是物品的主人。更加关键的是,孩子正在发展物权和所有权意识,通过对物品的掌控权和操作自由来体会自我的力量,三岁以下的孩子甚至认为自己喜欢的别人的东西也应该属于自己,所以他有可能随意就拿走、争抢别人的东西。所以在要求孩子分享之前,要使他有足够的时间欣赏、玩弄自己的玩具,维护孩子的所有权意识,物权和所有权作为孩子自我意识的一个部分,是通向分享的必经之路。
5 g) D- ^6 m( J# n( N  _3 T) o4 O, b

, n! n- j5 ~% i: N/ z  i* [注意事项:
2 Q' F* n  c9 I+ l  O2 U, b分享还要倾听孩子的心声,有时孩子不愿意分享是担心别人把自己的心爱物搞坏了,如果是家长送给自己的最珍贵的礼物,也想保持独享的权利,这些意愿应该得到家长的尊重。其实也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分享,需要告诉孩子牙刷、水杯、手帕、内衣裤等东西不能与小朋友分享;引导分享还要适度,不要还没做到分享,就让孩子谦让,对孩子来说,谦让比分享更难以接受。3 `" ^  q6 N& B! e$ F  G% y
      
8 M0 u; O: w( N) s
" g% d7 e3 N# h/ s7 k0 {. }
3 l7 V9 ~+ U) H0 Y! u0 E- R# g* N
' h/ j" h. `! E0 @5 ]! n

( b' W6 b; g# F/ q+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宝宝生日
2011-04-04 
帖子
11907 
有些东西是不能分享的,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2013-09-04 
帖子
369 
回复 冰雁儿 的帖子
* c- H+ u; t/ \  o  I" W; ?/ t' t2 j1 t6 q
我家孩子也没人教,手就不紧,我觉得是天生的,不分享,说明知道这是我的,其实也是好事~

Rank: 10Rank: 10Rank: 10

宝宝生日
null 
帖子
111 
回复 冰雁儿 的帖子5 A; d/ K4 s9 V: Q; G- Q$ q
. Z2 o/ w/ Y" f! I  P( ?
分享也是有度的,这句话真好。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孩子不愿意与人分享,怎么办?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