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米
- 1308
- 经验值
- 1208
- 在线时间
- 397小时
- 宝宝生日
- 2011-11-30
- 注册时间
- 2011-4-6
- 帖子
- 192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1605
- 精华
- 0
- UID
- 5807189
   
- 宝宝生日
- 2011-11-30
- 帖子
- 192
|
对于孩子刚上幼儿园时的哭闹现象,家长们都有着很深的体会,因为有的孩子大哭大闹,拉着家长的手啊、衣服啊不肯放,有的孩子甚至哭得躺在地上。于是很多家长为此感到十分不安,又心疼又焦急,有的是顾盼流连,一步三回头,十分不放心;有的是火冒三丈,又打又骂,觉得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其实这些都是孩子非常正常的现象,可以这样说,不哭的是极少数,哭的是大多数,因为他要面对一个新的环境,新的生活,一些原有的生活习惯被打破,还要离开最亲近的家长,所以他们感到害怕,感到陌生、感到失落和不适应;幼教专家把这叫做“分离焦虑”,把孩子的这段适应时间叫做“心理断奶期”。要帮助幼儿顺利度过心理断奶期,就需要我们家长与幼儿园通力合作,那么在讲家园配合的具体工作之前,我们先来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一下孩子的哭闹现象,大致有以下几个情况:
, f' J% E6 l' [1、有的孩子本来就不太想来幼儿园,家长把他交给教师后,孩子立刻就大哭大闹,甚至又跺脚,又打滚;这种情况算是比较好的,因为这样的孩子往往看到父母走了,也就不哭了,他哭就是哭给父母看的。这种孩子性子比较爽,过几天自然就不哭了。 e& s/ ]& ]) j3 o
2、有的孩子刚来时是很高兴的与父母招手再见,父母走的也比较放心,但往往过了两三天,新鲜感一过,或是玩够了,倒要开始哭了,这样的孩子倒比一开始就哭的孩子适应得慢。
. A1 M G V2 D: Z3、有的孩子来园时不哭不闹,即使不高兴,教师哄哄也就好了,但回家时却哭给家长看,尤其是早上不肯起床,想方设法缠着父母,不肯上幼儿园,这时就需要家长坚持并鼓励孩子来幼儿园。/ m3 U# V; H$ q! t+ R ~0 q
4、也有的孩子哭起来没完,但不是大哭,而是“干哭”,有的还边哭边叨叨:“我要妈妈”“妈妈快来接我啊”等。这样的孩子往往不听劝,而且其他的活动、小朋友都很难分散他的注意力,这样的孩子过渡期长,最慢的要一个月左右。
( g: e( }* d3 P% K0 E) a. h5、还有的孩子平常不哭,一到午饭后睡觉了,就要想家了,于是就哭了,也有的等到父母来接了就抱着父母大哭,感到很委屈。
{* |9 d8 ]+ E6 K 当然也有一部分孩子适应能力特别强,不哭不闹,很快就能适应新的环境,随着老师、小朋友顺利地进行活动。
$ P( n% N, u/ h5 q0 N 那么要想让孩子适应得快些,必须要靠家长们的大力配合,及时帮助幼儿做好入园准备;正确看待幼儿的哭闹问题。6 _ b1 g- Z3 J. q( E# c: ?
1、是生活能力的准备,比如小便的自理能力、独立吃饭的能力、简单的穿脱衣服的能力等;
+ t5 v5 L# j% }/ T2 W/ K O4 F2、是生活习惯的准备,如早起早睡、每天午睡、专心吃饭、独自睡觉等;3 x% U" T5 f2 I
3、是情感心理的准备,家长尽量多带孩子到幼儿园来熟悉一下环境,让幼儿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让老师认识孩子并叫得出孩子的小名,那么孩子就会觉得老师是熟人,是朋友,适应起来就快一些。平时千万不要在孩子犯错时说:“再不听话,明天送你上幼儿园,让老师来管你”,以免幼儿对幼儿园产生恐惧、敌对情绪。
# H) n8 N, f) E4、是要有决心坚持送孩子,不能一天打鱼,三天晒网,要明白孩子哭闹是正常的现象,千万不要孩子到家后就百般呵护,好像孩子有多委屈,家长就欠了孩子什么似的,这样会使孩子更想家,从而延长了孩子的适应时间。: C+ v+ f0 ~6 L
5、送孩子时,可提早一些时间,那么家长就可以在幼儿园多陪一会儿孩子,以减缓孩子的焦虑情绪,在决定离开时就要果断的交给老师并马上离开,千万不要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更不能孩子哭,家长也哭,这样会使孩子更加恐惧;也不要在远处张望或中途来园看孩子,因为这样会延长孩子适应时间,使他总想尽快找到亲人回家。所以这样做其实倒是在害孩子。
' q( Q+ w+ W7 b 当然,作为我们幼儿园方面,教师们也要做大量的工作与准备,包括在开学之前,到幼儿家中进行家庭访问、熟悉幼儿情况、布置漂亮的能吸引幼儿的幼儿园环境等,总之,家长与幼儿园配合得好,孩子就适应得快,家长与幼儿园配合得不好,孩子的适应就慢一些,我们希望家长们能正确理解和对待孩子刚入园的情绪问题。
4 N$ }7 u# W0 A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希望家长能和幼儿园通力配合,顺利进入幼儿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