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 | 浏览: 1098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0Rank: 10Rank: 10

宝宝生日
2003-8-15 
帖子
108 
楼主
发表于 2015-3-21 12:56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新一年的开始。沉寂了一个隆冬的人们开始倍感活力,准备迎接一个新的起点。然而,春季往往也是很多疾病找上门来的契机。因为温差大、气候多变等特性,许多病毒、细菌和过敏原开始在春季活跃,导致一些眼病很容易在春季发生或复发。因此,养目护眼在春季显得尤为重要。

  春季眼病知多少

  一、干眼症加重

  干眼症是指由于泪液分泌减少,眼皮组织干燥继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春季气候干燥、多刮风,眼睛一旦被风吹,泪液蒸发较快,眼干症状就愈发明显。干眼症患者眼睛多有充血,眼睛干涩,有异物感、烧灼感、痒感,并且伴有畏光、眼红等症状。

  干眼症的应对方法:根本方法是给眼睛补水。电脑族可以多眨眼睛,使泪水均匀地涂在角膜和结膜表面,防止泪液蒸发过快。空调房里最好放盆水,或者使用加湿器。

  二、病毒性角膜炎侵袭

  病毒性角膜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侵袭引起的。春季气温变化较大,人们很容易着凉感冒,既然引发病毒性角膜炎。
  病毒性角膜炎的应对方法:早发现,早治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用手揉眼,注意卫生清洁用品消毒。另外,增强体质可有效防止病毒侵入继而引发眼病。


  三、青光眼频发

  春天气候变化多端,气压不稳定,会使眼压受到干扰。人的情绪受到气候的影响,容易变得紧张、激动,从而使得眼压升高,继而诱发青光眼。

  青光眼的应对方法:作息规律,不要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保持平和的心态,在眼压升高时可以适当增加服用降眼压的药物。

  四、新挑战—雾霾下的阴影

  去年开始,全国大范围雾霾来袭。“雾霾”这个词慢慢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并逐渐成为部分地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严重的空气污染给我们的眼睛发出了全新的挑战。

  雾霾的主要成分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我们的眼睛整天暴露在空气中,这些粒子可能会粘附在角膜上造成不适;戴**的时候也可能粘附在镜片上,污染**。

  雾霾的应对方法:在家尽量不要开窗,避免污染室内空气,减少在室外逗留的时间。外出归来,用流水冲洗眼睛和鼻腔,减少细菌附着的时间。如眼睛出现不适,自行处理未果的情况下一定要及早去医院就诊,切莫耽搁。

  护眼小贴士

  一、控制用眼时间与强度
  连续用眼一小时,最好休息10-15分钟。

  二、多进行户外运动

  春游踏青,登高望远,是消除眼疲劳的好方法。可以选择放风筝,将视线引导到高远的地方,自然调节眼肌,帮助放松。但不要站在花树旁和下风向,避免吸入花粉从而引起过敏。

  三、改善饮食
  1.多吃高蛋白的食物,蛋白质是人体细胞的“灵魂”。办公室电脑族尤其要多吃豆类食品。

  2.多吃含维生素高的食物,它们具有调节神经等作用。含维生素较高的蔬菜有韭菜、菠菜、青蒜、金针菇、番茄、黄瓜及水果等。

  3.多吃些含磷脂高的食物,这些食品是大脑的“能源”之一。如蛋黄、虾、核桃、花生、牡蛎、乌贼、银鱼、青鱼中都含有较高的磷脂。

  4.多吃健眼的食物。保护眼睛健康,预防近视及其他眼疾。健眼的食物有牛奶、羊奶、奶油、小米、核桃、胡萝卜、菠菜、大白菜、西红柿、黄花菜、空心菜、枸杞子及各种新鲜水果。

  5.多喝菊花茶和柿叶茶,能明目和防止眼部出现小细纹。除此之外,菊花茶还能够吸收荧光屏的辐射。经常面对电脑的人,可以通过每天饮用这两种茶,减少电脑对眼睛的伤害。

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96 
回复一下表示感谢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13-03-05 
帖子
5945 
婴幼育儿
不错的分享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春季护眼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