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 | 浏览: 2551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楼主
发表于 2015-6-3 22:17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中东呼吸综合征这个在中东地区已经蔓延了3年的传染病终于烧到了我们头上了!中国首例输入性MERS(中东呼吸综合症)确诊病例系韩国籍男性,目前,此韩国籍病例的其密切接触者已追踪至67人,仍有10人失联。很多网友看到这里顿时就怒了!

其实三观正一点的韩国人自己也怒了有木有?以下是某些韩国网民的看法直译。

好了,人命关天我们已经没空管韩国人民是怎么想的了!——关键是MERS现在已经入境,接触人群还不少,他们也许就在我们身边,所以一定要保护家人,做好预防措施!做好预防措施!做好预防措施!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MERS病毒科普:

MERS竟是SARS近亲你造吗?它们同属冠状病毒,也就是说MERS 与SARS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方式上是相似的,MERS的传染性没有SARS强,但死亡率比SARS高。

MERS症状有哪些?感染中东新冠状病毒后的症状和非典有些相似,感染者会出现急性、严重呼吸道疾病,伴有发热、咳嗽、气短及呼吸困难,严重的病例会出现肾功能衰竭和死亡。

MERS传染力有多强?MERS目前仅具备有限的人传人能力,目前证据看来,MERS患者主要是二代病例(就是被一个病人直接传染的患者),三代病例(就是被一个二代病例传染的患者)发生的几率较低。

MERS传播途径与SARS相似,人与人之间主要有飞沫传播,感染者通过咳嗽、喷嚏、说话等方式以飞沫传播给它人。还有就是呼吸道分泌物传播,就是因为接触到被病人分泌物所污染的日常生活用品。

大家一起涨姿势,如何预防MERS?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何预防MERS才能避免感染呢?这里有4个预防方法。

NO.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用手直接触摸眼睛、鼻或口。尽量避免密切接触有呼吸道感染症状人员(如发热、咳嗽、流涕等)。

建议外出时尽量佩戴口罩;尽量避免在人群密集的场所长时间停留。

NO.2尽量避免前往动物饲养、屠宰、生肉制品交易场所以及野生动物栖息地。

避免直接接触动物及动物的排泄物。

NO.3目前中国工程院院士、权威医学专家钟南山表示对于MERS病毒,紫外线消毒作用应该是可以的。

MERS和SARS同属于冠状病毒,而在SARS期间国家大量使用的是来自国内最大的紫外线消毒灯生产基地雪莱特的紫外线消毒灯,在医院、机场、火车站、汽车站都有使用。因此,在MERS高发期,选择一款合适的紫外线杀菌消毒灯或许可以有效预防病毒感染。

目前最适合家用的是雪莱特升降型紫外线杀菌灯,小巧便捷,360度无死角杀灭MERS病毒,独创紫外线防泄灯罩,使用更便捷、安全。朋友们可以在淘宝、天猫、京东、苏宁等平台购买。

NO.4最早MERS来自于中东,近期韩国、中国开始流行。因此出国旅行加大了感染风险。

出国旅行期间应注意保持均衡饮食,充足休息,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避免过度劳累。

出现疑似MERS症状怎么破?

外出旅游或与呼吸道疾病患者接触14天内,如果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当及时就医,就诊时应佩戴口罩并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

患病期间应尽量避免与其他人员密切接触,近距离接触他人时应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并将污染的纸巾妥善弃置;打喷嚏、咳嗽或清洁鼻子后应彻底洗手。

现在对于韩国人的行为以及态度做无谓的争议真的没卵用,虽然病毒面前人人自危有点夸张,但是防范于未然是对家人的负责,挑选一款高性价比的紫外线产品就成为重中之重。

现在天猫聚划算6月9日抢购雪莱特升降型紫外线杀菌灯活动开始了,1元预购了,还送小夜灯,喜欢就来抢!上天猫搜“雪莱特升降型紫外线消毒灯”唾手可得!

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100 
支持楼主辛苦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MERS比SARS死亡率高钟南山出来喊话了!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