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安妮花北京阅读馆 于 2015-9-6 16:04 编辑 0 P7 d/ Z+ P6 r# l
+ k8 G8 W4 C2 l q# T6 f
4 q- j* Q5 ?1 y9 L
$ l9 P a7 O+ ]; C
) P! @8 n# A5 n3 ]8 L$ K$ e- c
没有双语环境能开始英语启蒙吗? & [0 ]; s7 A8 Z
6 i. \: D5 c) I' c. R
另外,很多人认为没有双语是不可能开始英语启蒙的,有人以为安妮和小宝也是双语家庭环境,实际上这是误解了。
5 K0 u: g8 n8 H: r' l' a 安妮和小宝在家庭中都没有双语。安妮出国前在国内的磨耳朵经历让我知道即使单纯的儿歌和视频对应对语音积累大有帮助,缩短了她到国外输出的时间,但是也有局限。所以小宝小的时候我就给提供了更多的素材。这些素材使得他3岁在国外上幼儿园的时候输出时间更短,这个输出时间短的功劳没有家庭互动的因素。
7 h* t9 Z. s- m5 e0 {" r: s
小宝回国后磨耳朵更入佳境,完全是按照目前国内孩子的做法,看动画提音频,听读绘本及音频。听懂的越来越多,也会不自觉地大量复述,看到类似的情境会有迁移似的输出,但是家里依然没有双语环境,外面也没上培训班,所以目前小宝在互动交流方面并不比别的孩子好,甚至比在国外期间有退步。这也是我说的,像方言一样,听力不会退化,但是交流的能力需要互动刺激,所以那些有互动环境的孩子很多交流能力要比小宝好很多,比如论坛的格格等一大批宝宝目前已经证明了这一点。2 U9 R7 x9 s) e$ W+ I
对于我来讲,更关注的是规律性的研究而非个体的做法。我提供给大家我对自己孩子的观察,并结合其他孩子的情形试图总结一些规律。也建议大家将关注点集中在规律性上,我甚至更希望能听到不同的反例。一个人的成果不代表什么,但是几千几万孩子的成果就值得思考。包括我记录安妮在国外的经历,都不是要说安妮本人如何,而是要说西方国家整体的教育体系和具体方法,从中探究背后的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