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2377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2008-07-06 
帖子
57 
楼主
发表于 2018-1-3 18:15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在未来的几年内,国内可能又要开启大型的调水工程了。这次则是为了解决西部干旱缺水的生态问题,一直在寻找对策的西线调水。为了把这件事情提上日程,国内的各大研究院也都在制定方案。其中,最热的莫过于王光谦院士的“藏水入疆”和王梦恕院士的“大西线”方案。

但是,这两个方案一直被认为是“痴人说梦”。

为什么会这样?我自己也有点小小的见解和感触,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



先说一下近期呼声很高的“大西线”隧洞工程方案吧。这个方案与“藏水入疆”相比,在距离上可能更短,但是工程量却没有减轻。王梦恕院士在提出方案的时候,虽然拿到了四川大学及各组织部门的资料,但是仍旧是纸上谈兵。

穿越青藏高原,修建近1000公里的自流隧洞输水,这个工程量目前是无法保证能够顺利实现的。因为就目前国内领先技术的实例来说,也就只有完成100公里的经验,再加上高原作业,人力物力都十分短缺,还面临脆弱的生态问题。隧洞埋深很大,难打支洞,这不是简单的两点之间直线最短问题!



然后,咱们再重新回顾一下王光谦6年期提出的“藏水入疆”方案,简单说说为啥不行,让大家有点回忆。



首先,从时间上来说,6年过去了,相当于一个工程期都差不多结束了,还没有实施就间接证明存在问题和隐患。另外,虽说是计划从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调水,顺着青藏铁路到青海省格尔木,再到河西走廊,最终到达新疆,但是从可执行性上来说真的不高。要顺着青藏铁路过海拔5000米的唐古拉山,就需要由低到高,进行大规模的提水……

提水的发电量怎么长期维持?更别说高原施工和生态地质等隐患了。

六年来,换汤不换药,对以上实质性的问题避而不谈,看似可行,实则可笑!



因此,有很多人都在说两位专家是在借着国家工程、借着“人民的名义”进行肆意炒作的空谈。其实我觉得也未必是这样,只不过,无论是“藏水入疆”方案,还是“大西线”方案,其实都是欠缺考虑。最多也就是“说话不负责任”。

在这里,还请日后再来谈西部调水的各位专家院士,可以考虑工程技术条件和高原施工难度,提出一套可行的方案。至少要针对难题有对策,不要像“藏水入疆”一拖又6年 。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藏水入疆不是西部调水最好的选择,大西线也不是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