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米
- 2300
- 经验值
- 2300
- 在线时间
- 237小时
- 宝宝生日
- 2010-01-03
- 注册时间
- 2010-7-29
- 帖子
- 412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2537
- 精华
- 0
- UID
- 4510575
   
- 宝宝生日
- 2010-01-03
- 帖子
- 412
|
如今,孩子上幼儿园,大多是由家长背着、抱着,究其原因,是因为家长认为孩子太小,不适宜走路,但据东子观察发现,尽管他们的孩子年龄不大(小的不满两岁),但他们已经能够很稳当地走和跑,其他动作也发展得较为均衡了。而且,他们在游戏、玩耍时从不叫累,总是兴致勃勃地跟小朋友一起玩得非常开心。那么,为什么早晚来幼儿园和离开时总让父母,甚至于让爷爷、奶奶抱着、背着,有时还骑在脖子上呢?% _' Q% y$ |/ b8 l2 A$ g' j% a
- h' Y! N; g8 } |4 Q% `# L# q' z6 b 通过向家长了解,他们告知我说:“早上时间太紧张,孩子走路慢,没时间磨蹭,干脆抱着走还快些,免得上班迟到”;有的说:“孩子早上不愿去幼儿园,跟我们讲条件,非让抱着他才去,不得已就抱着吧”;还有的说:“我家孩子缺钙,走不动路,不如抱着他,以免他摔跤”……说法是多种多样,各有理由。6 s# K5 R7 ~3 ]
' j" r. k4 L8 M! D3 t: P4 o
我理解做家长的对孩子的一片爱心,谁都有孩子,哪个做父母的不心疼自己的儿女呢?现在的问题是,当子女已经长大后,我们真的还有必要什么都事必躬亲吗?走路是孩子在初长成时的基本能力之一,他们需要在成人的帮助下,学习正确的走路姿势,当然也包括跑、钻、爬、攀登、跳跃等等,当他们自己有能力走路、跑步时,做家长的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走、跑。这样做,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腿部力量,而且也使孩子知道:“我已经长大了,我会自己走路,不需要爸爸、妈妈抱了”,从而使幼儿增强自信心。
% c; p2 E. H1 k" K8 _* P: ]' g; N) w1 U: B
我的邻居家有这样一个孩子:
4 x6 f$ H9 |1 a: d8 W8 O$ p* K0 A6 H3 V
3岁的峰峰生来是个小帅哥,妈妈整天把他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可就是有一样,限制他活动。在家里,妈妈让他安静地看书、看电视、摆积木、玩车模,不能玩激烈的对抗游戏,更不许他登高爬低;到公园,只能乖乖地牵着妈妈的手散步,或者坐安全的电动火车,不能在儿童游乐园自由活动,更不许和淘气的小朋友玩摸爬滚打的游戏。峰峰就像妈妈养在笼中的一个小宠物,虽然白白胖胖的,可是缺少了活动,身体平衡性不好,四肢力量弱,体质也比同龄的孩子差。/ `7 {" F8 R0 v+ K% d2 Q8 p
" X; d, m" w- L8 F2 T7 t; Y/ M
婴幼儿时期,是孩子身体发育的高峰期,从头脑、内脏、躯干到四肢都在快速成长,需要全面的营养加充足的活动。孩子从会爬时起,活动的范围一点点扩大,当他学会走路后,就会不停地跑来跑去,蹦跳登高、翻跟头,拉拉这儿,碰碰那儿。他的这些活动有利于躯干和四肢的发育,使胳膊和双腿的骨骼与肌肉快速生长,具备灵活的控制力和协调力。所以,限制幼儿的活动、不给其活动的空间会影响其身体正常的发育。4 }+ X, E, a+ A4 r x# y4 c+ L+ \
' @( t; |2 S, M 其实,不管是文静的孩子还是调皮的孩子,他们都需要运动,因为,多做运动不仅是为孩子的健康增加了砝码,还对促进孩子智力发展和心理健康有帮助。
+ G8 |7 y; S2 Z. z5 ^( O0 ~8 \9 C; S+ i0 `# F1 a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方法一:幼儿运动智力的发展从爬行开始8 C' @5 @2 b8 v6 I" ]
; k2 `# [- V8 Z- R5 X7 O 一个叫“小小”的孩子,胖乎乎的,快9个月大,经常被妈妈抱出来玩。看着别的孩子在草地上爬得很欢,她妈妈挺羡慕的,因为小小不太会爬。有好心的妈妈提醒她,要尽快给小小补上这一课,因为会不会爬、有没有学爬的经历对孩子日后动作的发展影响很大。
9 O5 X9 m, C" N6 I1 D6 Q# a/ _) M, _. W+ y7 T" s7 ^$ u; N
身体运动需要四肢协调,而爬就是四肢并用的开始。如果你观察过孩子学爬的过程,你会发现,他最初的动作是先退后,学会身体后移,然后再手脚配合着向前爬,这是在试探着前进。另外,活动空间的扩大让孩子初步体验到无所不能的感觉,能大大地刺激其学爬的兴趣。有研究表明,爬对孩子的空间知觉能力、警觉性情绪、感受性及主动性的发展都有帮助,故爬的动作绝非可有可无,婴儿学爬的阶段是不可省略的。有研究认为,婴儿期的动作感觉发展水平与少年期动作的协调性关系密切。
1 u+ r2 K* C1 h8 \: k4 _4 L; |5 K1 D) d2 U* S5 ` ]1 n
方法二:要科学地训练幼儿学走路 3 @) N: I9 [. h- P. t% w" D
& ?# d2 _. `, B* ? 10个月时,婴儿的手脚动作大多已经能够很好协调,能扶着家具自己站起来,下一步是开始扶着家具向一边拖着脚走,最后在没有人扶的情况下,自己开始摇摇摆摆地迈出最初的几步,但不是很稳,通常需要伸出双手来保持身体的平衡。这个阶段,孩子会经常跌到,此时父母应鼓励他自己爬起来,鼓励他“再来一次”?并对每一次的独走成功立即给予表扬。这样,在一次次跌倒爬起起步走的过程中,孩子学会了如何保持身体平衡,学会了如何行走自如,在提高行走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自信。
) I& |" A: ~( A6 g7 i4 b, X' y% `- t3 y3 |) P( o: ~8 J5 b
有些孩子生性比较胆怯,开始不敢独自开步走,这时父母可采用以下这几个方法帮助他学走路:
& X/ |, a: d1 m5 f" \, ]7 [$ K: M. m0 ^" Z, L) h
1孩子与你面对面,让孩子的双脚分别站在你的双脚背上,握住他的双手,然后你左右交替一步一步迈步向后退,带动他左右交替向前迈步。
5 f$ ~0 K: ~7 p0 C8 X- |# O
, s, s# U2 e) R% u$ r, {( d 2让孩子站在床沿或长沙发的一头,你在旁用玩具逗引他移步走。' R, Z* A. g; ?. j( o5 i" n
$ M! A" o6 h/ p. d, {2 Z+ c+ \. b 3让宝宝牵着父母双手或单手走路。
" s0 ?3 T* R2 d% Y) }$ p
& w; Q4 l; X( z/ v9 O8 s 4父母与孩子面面相对蹲下,距离为伸手能相触,让孩子在这段距离?自己独立行走。
0 |9 K! s1 e! H; w
+ s# ~: T% t: }- d2 Q5 I U 5让孩子靠墙站立,你在距他不远处用玩具逗引他走过来。, W1 t3 Q5 ^' Z' K
' e% k% M' O% ~+ D
有些父母心疼孩子,怕孩子摔痛、摔伤,用“学步车”来代替教孩子走路。殊不知,省去或缩短了孩子锻炼的过程,孩子的大脑和神经得不到相应的刺激,没有通过四肢的主动运动,达不到刺激大脑神经细胞发育的目的,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反而受到了明显的影响和阻碍。2 H1 L' n! Y* U; x) a+ C7 b! ~* O$ J
/ x& x6 Q) p) `9 U5 k
当孩子不愿意自己走路时,做家长的要仔细观察,孩子是不是病了,如果不是,就应该坚持让他自己走,做法是:多用语言鼓励,夸孩子走得快,开展走路比赛;或者在走路时跟孩子玩一些游戏,比如猜拳游戏,赢者向前进,输者暂停;扔抢沙包游戏等。总之,利用一切方法,使幼儿体验走、跑的快乐。
7 O1 c! H Q7 L! p
; H5 ?& t2 Y: F5 i 方法三:让幼儿尝试慢跑
0 i S( `2 C. g( M* _2 a4 J) u( J3 y3 y# r2 k" i
自然慢跑是一种较为平稳和缓慢的跑步形式,跑步时一般心率为140—150次/分钟,较适合于3—5岁的幼儿。因为该年龄阶段的孩子肢体动作不协调,四肢力量弱,平衡能力差,跑时步幅小、步频大,有头重脚轻之感,易摔倒。因此,训练慢跑是发展幼儿平衡能力和肢体的一个重要手段。 2 w8 v K6 v" |; x* j' n
% D# F+ @$ G: c" m1 _
怎样教孩子慢跑呢? ! l. w1 Z- L2 Q' F# r5 w, j) Q
" m6 Z% ]. s6 l$ H ? 1最初学跑可以走跑交替的方式进行,主要以游戏形式激发孩子学习跑的兴趣,如在跑中穿插有模仿动作的走步。1 p* `4 Q: U a
) t e0 ~# r0 f! i$ K3 P
2要根据孩子体质和气候等因素,安排跑的运动负荷及跑的时间。刚开始可以是几分钟,以后逐步加长时间。由于幼儿期身体各方面功能还不完善,因而慢跑可与走交替进行,一般不超过20分钟为好,夏季尽可能安排在清晨,冬季可适当晚一点。
8 i* o, o3 Q/ M9 W5 J3 W7 I, \8 I9 m0 K; y
3在慢跑前,不能让孩子吃得过饱,也不能空腹跑步,否则会损伤孩子身体。
) d3 M8 E9 @) m. F( n9 G4 L& y3 T$ X( ^# e9 |
曾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学识是个“0”,爱情是个“0”,财富是个“0”,地位是个“0”……而健康是个“1”,有健康他们才能够是1000、10000、100000……如果没有健康,就都等于零。所以,健康才最重要,而健康源于幼时的培养教育。所以东子说,孩子5岁以前,学多少文化知识,也不如有个健康的身体重要。
( H7 M: z& b0 @+ {% e3 J. T8 q) z2 \5 Q( i, E8 g- [
女儿依依从学会走路那一天起,我就引导她迈开那双稚嫩的小腿,去走属于她自己的路,跌倒了爬起来再往前走。她越走越强健,越走越开心,越走越自信。看着孩子一路走来,作为家长,我十分欣喜和骄傲。愿这份欣喜与骄傲也能与大家共分享,愿您的孩子也能像依依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 O0 x7 v0 `" {& k7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