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4 | 浏览: 774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0Rank: 10Rank: 1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87 
楼主
发表于 2012-1-6 22:34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一位同事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从小就长得很瘦,亲朋好友见了总是用很夸张的语气问:“怎么还这么瘦啊?”女孩过5岁生日的时候,同事问他长大后想当什么,女孩几乎没有思考就很认真的回答“想当个胖子”
那些亲朋好友一定想不到,自己在无意识中已完成了一次教育过程。“怎么还这么瘦啊”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在孩子心中,意味着对瘦的否定。孩子自然生出对胖的渴望。
( S" W# L4 n3 V, {! ]( t
    在我所在的小区里,有很多小孩学钢琴、学画画、学舞蹈、学唱歌。当问到他们以后想做什么,他们会说想当钢琴家、画家、舞蹈家、或者歌唱家。我把这些孩子的理想告诉了同事,心想她一定会叹服这些孩子的家长教子有方,谁知同事听了呵呵一笑,说“以后我经常说,写文章怎么好,作家怎么了不起,那么女儿就会说长大想当作家”
! j  _# W, H, y) `$ s
    同事的话说明了一个事实。当胖子也好,当艺术家也好,孩子们有这些想法,都是因为受到了别人的影响。对孩子来说,学钢琴,学画画,学什么都感到新奇,都会表现出很感兴趣的样子。他们还不懂得自己做出选择。
帮他们做选择的其实是家长。而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某种爱好或者送孩子去学习某种技能时,却很少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我曾经和小区里的家长有过交流,我问他们为什么让孩子去学钢琴、舞蹈、画画时,学点特长以后总会有用,有的说自己从小就喜欢舞蹈,有的说为了以后好考学,好找工作,但没有一个说因为我的孩子喜欢。
! y$ o1 o. H1 M" V0 z
   一些家长为孩子选择了学习舞蹈,学习书法,学习乐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做父母的本身喜欢,是为了让孩子去员自己儿时的梦想。也许因为小时候没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条件,或者是因为某种原因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当我们成人后,当我们为人父母后,我们不自觉的就把自己的梦想放到了孩子身上,让他去学习某种技能,名义上是为了孩子好,但是仔细的想一想,潜意识里是不是你在安排孩子今后的路,你把你的孩子当成了一个傀儡,让他去完成你的理想,让他去弥补你的遗憾呢?那样你就大错特错了,对于你的安排,也许最初孩子是好奇的,兴奋地,但是时间长了,你就可以看出来,他是否是真的喜欢,还是在成人的压力下不得不去完成的。孩子都有自主意识,都有自己的喜好,都有自己的理想,让他们去自己做出选择吧。
# y& M) R/ K) E. D
    我们都看到过电视上面有这么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小女孩在那里弹钢琴,谈完一曲之后几个家长在身后鼓起掌来,他的爸爸说,再弹一遍。我们看到的是小女孩一脸的委屈泪水,说“我又没有弹错,为什么再弹一遍”仔细的品味一下,家长是不是把孩子会的某种技能当作了炫耀的资本呢?孩子的技能是不是满足了你的一种小小的虚荣心呢?我们也能想到平时孩子一定是一遍又一遍的练习,我们无法揣测出孩子是否是真的喜欢钢琴,还是在家长的逼迫下完成一次次的刻苦训练的。

2 a8 h/ E2 T' P( x
   在教育孩子方面,很多家长都是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强加给孩子的,其实,家长并不能代表孩子。我们教育孩子的最根本初衷是爱,是让孩子自己去选择,是给与孩子我们最大的支持,并且我们相信我们的孩子最终会成为我们的骄傲。亲爱的家长们,懂得孩子喜欢才最重要的。

菟菟

初 二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0-07-21 
帖子
218 
支持你说的 其实我也更倾向于你的观点 但是不得不说中国的生存环境恶劣 有的孩子不喜欢读书 只喜欢做木工 那么有几个家长会以孩子喜欢考虑出发呢 毕竟在中国 还是要生存的 不过我会想办法尽量做到让孩子 又喜欢 又能生存 快乐的生存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7-06-22 
帖子
440 
其实,宝宝才不喜欢过那暗淡无光的日子呢!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孩子喜欢最重要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