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米
- 1267
- 经验值
- 1267
- 在线时间
- 44小时
- 宝宝生日
- 2009-06-23
- 注册时间
- 2011-12-23
- 帖子
- 161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1310
- 精华
- 0
- UID
- 7309853
  
- 宝宝生日
- 2009-06-23
- 帖子
- 161
|
有些妈妈经常说:以前我怀孕时经常腿抽筋,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就是怀孕期间缺钙引起的!% q- r5 r/ m7 B) Q
钙是人体骨骼、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胎儿从一个受精卵长到出生时的50厘米左右的身长,需要消耗母体大量的钙。有数据证明,怀孕期间需额外增加钙约30g,其中胎儿27.4g,胎盘1g,母体1g。孕妇、准妈妈怀孕期间如果缺钙,会引起哪些后果呢?% Y; G e6 \/ m% i$ k4 j; q* R
准妈妈缺钙的不良症状* g$ Z1 U% K5 [4 K
症状1:小腿抽筋:一般在怀孕5个月时就可出现,往往在夜间容易发生。但是,有些孕妇、准妈妈虽然体内缺钙,却没有表现为小腿抽筋,容易忽视补钙。
. t; T0 d- K* ]2 f症状2:牙齿松动: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硬组织的主要元素,缺钙能造成牙齿珐琅质发育异常,抗龋能力降低,硬组织结构疏松,如果孕妈咪感觉牙齿松动,可能是缺钙了。9 a0 B, _. @+ R$ p) r5 P
症状3: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缺钙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的有一定的关系,如果你被妊娠期高血压困扰,也许你该警惕起来了。7 Z' z# F$ B7 n, T x( k! R8 \" i
症状4:关节、骨盆疼痛:如果钙摄取不足,为了保证血液中的钙浓度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在激素的作用下,孕妇、准妈妈骨骼中的钙会大量释放出来,从而引起关节、骨盆疼痛等。) B# ~# D3 t( g K% G# ]6 K0 V
对胎儿的影响! a6 U" P5 L$ v# G1 v
胎儿缺钙得先天性佝偻病,胎儿得不到足够的钙,很容易发生新生儿先天性喉软骨软化病,当新生儿吸气时,先天性的软骨卷曲并与喉头接触,很易阻塞喉的入口处,并产生鼾声,这对新生儿健康是十分不利的。更为重要的是,胎儿摄钙不足,出生后还极易患颅骨软化、方颅、前囟门闭合异常、肋骨串珠、鸡胸或漏斗脑等佝偻病。6 e/ }- B1 [5 H" f `! i' ^0 m2 t
由此可见,怀孕期间补钙非常重要。其中,怀孕妈妈在怀孕7-9月对于钙质的需求是最大的,因为这时候宝宝的骨骼发育是最快的。而胎儿骨骼发育最需要的钙质基本上是从妈妈的骨骼中所摄取的。所以,要满足胎宝宝对钙的需求,孕妈咪应该补充足够的钙质。6 h& ]! n7 W3 ~; S" T: f Q" z
孕早期' Z- E) K4 |& Z7 L
补钙要求:普通摄入800毫克/天% r \% p6 A+ [ @# g+ l: x
补钙方法:孕早期是细胞分裂和器官初步发育形成期,孕妈咪钙的需求量与普通成年人需求量相同。每天喝250毫升鲜牛奶或者酸奶,就可以提供250毫克钙,再加上其它食物中提供的钙以及多晒太阳,一般能够满足机体的每天钙的需求。无需额外补充钙剂。. U2 u% D- P( H6 ~: `
孕中期
; m/ Z5 i' ~ H2 a补钙要求:增加摄入1000毫克/天
6 ~; A: | R4 h4 k% U! b补钙方法:胎宝宝快速生长期,摄入量增加。每天要喝500毫升牛奶或酸奶,对于不习惯喝奶的孕妈咪,每天可以补充500毫克左右的钙片,再吃一些虾皮、腐竹、黄豆以及绿叶蔬菜等钙含量丰富的食物,一般可达到。同时进行一些户外运动,享受日光浴,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 t9 n& r$ F; H2 N: p' R% J/ r5 ~, G
孕晚期
2 ~6 e% }% p6 k% A补钙要求:进一步增多1200毫克/天8 i0 L' J; a# Q5 I; ~% G
补钙方法:随着胎宝宝的持续长大,对钙需求量进一步增多。每日喝500毫升牛奶或酸奶,补充500毫克钙片,再吃一些含钙丰富的食物,才能达到需要的钙量。当然不要忘了每天的日照,冬天一般每天不少于1个小时,夏天则为半个小时左右,并且尽量避开上午10点~下午3点这段紫外线最强烈的阳光。
U8 v" R U6 k1 M q准妈妈补钙时不能想当然,这样很容易闯入补钙误区
7 Q5 {- s$ @) X( D; w B* I误区1:补钙越多越好
- y0 i* v1 t$ _) ^6 i! ?$ Q/ m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中提出:成人的钙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是每天2000mg,这个摄入量不是建议的标准摄入量。一般而言,成人的推荐摄入量为每天800mg,一般从膳食中摄入钙至少500mg。摄入的钙越接近可耐受最高摄入量,危害健康的风险就越大。摄入钙过多,可能干扰其他微量元素对于人体的吸收利用,也可能导致患肾结石病的危险性增加等。也就是说,营养素摄入不是越多越好,缺乏对健康不利,而过量也可能对健康有害。一般而言,通过日常的均衡膳食和增加奶制品的摄入,可以基本满足人体对于钙的需求。所以,补钙并非越多越好。
7 }; X' T5 m0 F# ]: l8 S9 u- i5 `4 `误区2:吃钙片是补钙的最佳途径
- }6 g' [. n) x/ g) v, ]在我们每日摄入的天然食物中,有很多可以达到增加钙质的目的,像奶制品、豆制品等。比起钙片,这些食品存在着价格便宜、食用方便等特点,应为补钙首选。除了日常的食物调整以外,如果还不能达到身体需要,采用营养素补充剂或强化食品也是解决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的手段之一。: x) h& l6 e" u" S6 s
误区3:轻信广告中某些夸大其词的说法/ A' ?! T: i. m9 I+ N
某些厂商为了增加产品销量、扩大知名度,在广告中加入不切实际、夸大其词的言语和数据。专家称:正常情况下,钙剂对于人体的吸收率大致在30%左右。这显然与某些商业广告中所宣传的吸收率高达90%有很大出入。还有一些厂家把在动物身上获得的实验结果写在产品说明书中。对待这些,需要消费者有正确、客观的判断力,对待产品不能跟风、盲从,平时有意识地多积累一些医学常识是非常必要的。( v1 F) p, _+ p! B/ H/ \
误区4:保健品与药品概念混淆' F# b1 J2 b/ ] h5 x# H. g
从国家法规要求来看:保健食品是食品,不允许有任何毒副作用,而药品是允许有毒副作用的。药品是在疾病状态下吃的,食品是可以让国民日常食用的。就时间而言,药品是偶尔吃的,食品可以经常吃。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营养素产品在批成药品时,它的剂量允许大一些。长期大剂量摄入某些营养素对健康可能造成危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