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米
- 159361
- 经验值
- 71018
- 在线时间
- 1320小时
- 宝宝生日
- 2010-06-08
- 注册时间
- 2009-12-8
- 帖子
- 10817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71018
- 精华
- 80
- UID
- 3734563
     
- 宝宝生日
- 2010-06-08
- 帖子
- 10817
|
本帖最后由 lm2577 于 2012-1-31 03:28 编辑
( [" o3 i) M2 S* }0 k0 V; r- D5 R0 W" W* Q) f
穆萨正式上了幼儿园,吸取昨天的经验,http://www.bjmama.com/thread-1060888-1-1.html(第一天的图片记录)我今天的做法是直接把他“扔”给了老师,扭头、转身就走了,最后一眼是——他正在抓强行抱走他的老师,没有哭。! F% N0 L& R, g* _' `. E o
/ h6 n& x6 k" B2 M, l" a. G) `$ m9 N一整天,由于忙碌,我没有过于担心他在幼儿园的表现。晚上5点去接他,从老师嘴里得知他的表现“非常好”,没有抓伤任何人;除了刚开始发现我走后哭了10分钟就再没哭过;吃饭吃的非常好,以至于我给他带的奶粉他都没喝;睡了午觉,虽然是叼着安抚奶嘴睡的;和国际小友人们玩的很“和谐”........ _# s3 u# @) t1 D8 l
0 ` p) E( v( h$ K& `我很满意,出了门,我问儿子,“喜欢幼儿园吗”,他回答“喜欢”,又问“明天还来吗?”答“来”。就这两个问题,我觉得足够了!; k8 W0 z$ U+ `5 X d& O- y9 D
- G3 r- {- u3 C. ?8 A顺便聊聊我对小小宝宝们(1-3岁)上幼儿园(亲子班)的一点想法,给有想送小小宝宝进幼儿园的妈妈们一些参考建议。(以下纯属个人观点及总结,欢迎拍砖)) u0 _1 w6 G: c$ z, [7 ]
t* F) s' h; u) f: r; {1,重点词汇的表达——孩子最好能用语言(词汇)简单表达自己的意思,哪怕就是一个“喝奶”“拉臭”,所以妈妈们可以提前在这方面下下功夫,教孩子几个重点词汇。我觉得比较有用的是 “喝水”“喝奶”“拉臭”“疼”“破”“湿”。当然会的越多越好了,反正宝宝能表达自己意思的准确度越高,他刚开始的幼儿园集体生活就会越顺利。& j" a a( U% ^5 |4 ~! `
. _3 [) e# a$ n S% w2,要相信孩子——不要过于担心“我的孩子还要用尿不湿”“我们还没断奶”、“我孩子胆小,会受欺负”、“我们不会自己吃饭”、“我们睡觉必须得陪着”、“我们不会自己用马桶”、“我们喝水还要用奶瓶,不会使用杯子”“我们孩子不善于和同龄人相处”。以上几个引号里的内容,穆萨都占据了,但是通过这两天的幼儿园生活,以及老师和他自己反馈给我的信息,我觉得这都不是问题。我们必须要相信1岁多孩子的能力,他们已经1岁多了!
# A, t& a; f% R
! L" ]6 i, h; |; @# {- C' b4 }3,对幼儿园的期望值不要过高——我这里指的期望是,是别指望能学到多少东西,1-3岁?能正经学啥?无非就是让他们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里过一种相对自由、快乐并且有秩序的集体生活,如果同时还能学到点东西,那就更好了。我送穆萨去幼儿园唯一想让他学的就是英文,当然,我希望不是“学”,而是“适应”另一种语言环境。当然对于小孩子在“单语言环境下成长”与“多语言环境下成长”究竟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个问题是仁者见仁的,我倾向后者的原因某些程度来自个人因素。(自己差的方面希望孩子强). E1 K6 e8 ~0 `
: ~4 r; b2 c" V, u7 v
4,能承受孩子的变化——不仅包括好的,也包括不好的。比如今天晚上我就发现穆萨的一个新的“行为”,他会用嘴叼着家里的装**的盒子四处走动。我相信,这个行为是今天他刚学会的,而且应该就是向某个小朋友学习的。这就聊到了我以前聊过的“集体生活的利与弊”,我现在的观点是——集体生活利大于弊,所以如果你觉得集体生活对于小小宝宝来说弊大于利的话,那么还是先不要送他们去幼儿园。
( H. `3 z' K' V# ?
3 N1 C2 `8 i3 W' G& a$ q& {5,选择“正确”的幼儿园——这里说的“正确”是指,在自己能力承受范围内选择最适合自己以及孩子的幼儿园,比如交通方便,比如老师和孩子的数量分配,比如幼儿园的硬件设施。。。。
+ \; v# P/ v# C* a
! U5 _5 X/ S! K3 u7 p+ J6,尽量相信老师——既然选择了这个幼儿园,说明已经考察的满意了,那么把孩子交给这里的老师,做不到100%的信任,至少也要做到80%的信任吧,毕竟既然是幼儿园老师,应该都是经过某种考核且通过的吧,姑且不论中国的考试体制,至少人家有理论知识吧,就算你觉得她不如你,你不是不能看吗,你不是必须得送幼儿园吗。那么就一定要相信她们。否则就别送。" a' {- L) C& B& Q
% G9 ]( B1 d7 O6 ?
7,缩短在幼儿园的陪伴时间——我第一天陪了穆萨半天,今天一分钟都没陪,明显今天的效果比昨天要好。昨天动不动就要我抱,饭也没好好吃,哭了好几起儿。姑且不论他今天真正哭了几次,就凭我最后问他,明天还来不来人家回答来,我就认为今天他过得很愉快。这就是我想要的。所以老师们说的没错,家长在与不在,孩子的表现截然不同,千万别低估他们,他们都非常聪明,有眼力价儿,知道在谁面前如何表现。
+ {# Y# l% A9 G/ k3 x5 |; S- ]$ _6 Y; M; A r
8,坚持送幼儿园——老师说,大多数孩子刚开始上幼儿园阶段都会不想去,早晨送都是个艰难时刻,有的走到门口就大哭,有的一下车就烦躁,有的甚至一出家门就表现的很异常。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一定要立场坚定,如果打算让他们迅速适应幼儿园生活,就一定要坚持送。这种阶段持续时间因人而异,有的几天,有的几周,有的孩子甚至2,3个月。不晓得穆萨会从何时开始会有这种表现,但是我决定我要“狠心”,这样才是真正的对他好,否则适应时间越长我和他都会越痛苦。
( i; u: @; O$ i$ e; G* v- O x9 \ s" C3 U5 [* U
9,在家尽量与幼儿园同步——老师告诉我,即使不来幼儿园的日子,尽量保持与幼儿园的作息时间相同或者相似,这样孩子的生活才不至于变化跳跃过大,以至于互相适应的时候会有过程。我只能说,这点我只能尽量,毕竟爷爷奶奶看,我看,肯定和幼儿园看是有区别的。6 B" W" B6 Q$ r6 ?
' A2 L$ w8 n7 e( b" `7 q2 o3 H
10,不给孩子不去幼儿园的理由——这点是我们同事告诉我的,我想想很对。如果经常给孩子各种理由就能不去幼儿园,对于不喜欢去幼儿园的宝宝来说,会慢慢摸索出规律,继而聪明的他们就会自己“编造”理由,比如“妈妈我肚子疼”,“妈妈我头疼”等等,这可是孩子养成撒谎习惯的先兆呦,我们要把这些兆头扼杀在摇篮中。+ [# G! f. G( v, p9 y
( ?0 a9 f9 d6 d" q1 G$ T) t
11,提前改掉些“危险”毛病——这里说的“危险”毛病,包括咬人,打人,抓人,掐人,挠人等会给他人造成伤害的毛病。穆萨1岁多开始有抓人的毛病,通常会在他情绪非常恶劣的情况下发生,但频率并不频繁。但昨天第一天的幼儿园生活就把老师们都抓了,庆幸昨天没有小朋友。老师告诉我,幼儿园非常不喜欢这样的小孩子,这样的孩子是“惹麻烦”的孩子,不仅会给自己,自己的家人,还会给他人带来不该有的麻烦。所以如果不想幼儿园生活经常要付出额外的费用以及随时得因为自己的孩子而给他人陪笑脸,那么就提早改掉吧。/ ~2 m7 n! D4 n* _/ @$ m, `
. D4 _3 ~5 U& w5 C% T
暂时想到的就这些,欢迎大家给我补充呦,也欢迎拍砖。: g$ v& V" F# ]2 p& T6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