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米
- 198
- 经验值
- 198
- 在线时间
- 4小时
- 宝宝生日
- 2011-01-05
- 注册时间
- 2012-4-11
- 帖子
- 24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202
- 精华
- 0
- UID
- 7589213
 
- 宝宝生日
- 2011-01-05
- 帖子
- 24
|
家长:现在的孩子很不听话,教育都成了社会问题,有没有好的教育方法?, i+ W, y: ~' L2 o
老师:我想问一下,为什么非让孩子听你的话,你的话就是真理吗?
( L- l E8 \! C0 M- O家长:虽不是真理也比孩子知道的多。0 s4 ^! v/ Q( S) k; W6 u
老师:问题就在这里,你知道的孩子不需要,孩子想知道的你不知道,你总想以你成年人的角度要求孩子,孩子能不烦你吗?再说,什么是教育?如果你不懂教育,你怎么教育孩子?
. i: r* h, R" u; W' P家长:那么怎么才能教育好孩子?
& C% y+ G& q8 W! |老师:要想教育孩子,就必需了解孩子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思想行为,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根据他们的需要制定教案,在制定你的教案之前,必须搞清什么是教育。. r& z5 d1 g2 w0 p& R; j
家长:什么是教育?
' _; g/ f$ Z; y. L: T7 M老师:让人遵纪守法,能够让他与他的生活环境和谐,让他与他周围的人和谐,与这个社会和谐,人是群体动物,让他为这个群体服务,为这个群体工作,这就是教育,教给他数理化,那不是教育,因为好人坏人,中国人外国人都能学,只是教给他生存下来的技能而已,不是育人。
3 f# c5 Q8 ]4 t7 x# E) O/ `家长:你说要了解孩子的生长过程,从孩子多大开始了解?到什么时候为止?
1 g2 J4 F7 Q4 B' }9 a+ t. v老师:从怀孕那一天开始到出生后的17岁为止。) `! I9 v3 P: D% y5 H
家长:能不能把你所了解孩子的情况大体说一下。. x. Q( J4 s X. K' C" M
老师:! j3 `( A$ {4 X! C3 b l* B$ p
一、(1)人体怀孕1-3个月,婴儿基本不知道自己的存在,3个月之后,有个存在的感觉,从3个月到5 个月,这样的感觉逐渐清晰,从5个月到7个月期间,有个意识是自己的妈妈,妈妈的喜怒哀乐都能影响孩子,7个月之后到出生,这样的感觉比较清晰。
b1 U* i8 C+ X3 y(2)1-3个月,父母没什么作为都可以,3个月后胎教开始,父母二人要在这段时间认认真真的学点东西,如在这个时候看小说,孩子在出生后对文学感兴趣,如果这时妈妈学习外语,那么孩子将来对外语就感兴趣。如果有条件,妈妈可以做一些有益的工作或事情。3个月之后,父母经常与孩子对话,开发它的智能,经常听些古典音乐,在这期间禁止双方打架、生气,以免造成孩子小小心灵的障碍,最好母亲学些古文,如《弟子规》之类的经典。0 a) j$ ^5 b. ]5 P$ ]
(3)出生后1-3个月,孩子的感觉是他周围的一切,他是他自己睡觉的床,自我意识还没有建立起来(即妈妈抱着他,他就感觉是他妈妈)。& l/ A9 K4 x6 g, C: v; S! m% c/ }
此时的婴儿教育还是以父母自己学习为主。
8 p; O/ ~" |. A F3 c二、(1)3 个月之后逐渐建立起“我”的感觉,但是她仍然处在我是爸爸、我是妈妈的感觉中,并且开始认识周围的世界,“我”从周围的物体中分离出来。+ b* h- t& {! ~- t" Z# \; U
(2) 3 个月之后,开始教孩子认识周围的物体,此时最好让孩子听听比较健康的音乐,比如舒缓的经典音乐、古典音乐,不要听激烈的音乐。可以看一些好的建筑,优美的图画(世界著名的建筑、图片、标志性的图片),教孩子简单的数字概念。
& R: Q- D- b. Y; }3 U(3)5个月之后,认识周围的事物,有了比较爱好的方向,如喜欢的颜色,喜欢去什么地方,和谁在一起等。
T" i( ^9 N' l* K6 l1 R3 ^( @
t4 ?1 C' Z+ {( I1 t三、(1)7个月到1周岁,“我”有了清晰地确立,也能分辨出许多周围的人,并且有了数字的模糊概念。
$ U9 y% ]$ B# l+ S a(2) 7个月之后有想下来走路的要求,想自己去追赶什么东西,喜欢让人把着自己去追赶其他小孩子等,此时让孩子主动去了解社会,最好把着孩子去逛动物园,植物园,那些水景,品尝味道,认识亲戚朋友等,辨认道路。
4 [! Q* m. k1 U" l* K6 n四、(1)1周岁之后,开始建立记忆库,对语音开始有了相当清晰地概念,学习语音这是最好的时机,但思维活动还是没被建立起来,一直到3岁都处于这个阶段,3岁之后有了简单的思维模式,在这期间的所有行为基本上是条件反射,对数字有了清晰的认识,直到7岁。; U6 l' a/ U" I4 t
(2)1周岁后,可以背唐诗或经典,但不能耽误玩,在玩中学,(玩时放经典),听觉发达,不怕重复(如孩子喜欢让讲听过很多遍的故事)。1周岁之前的记忆是条件反射,是朦胧的意识,1周岁之后,记忆库开始建立,可以同时学习几国语言,建立数字概念,只告诉1+1等于2,而不要问他1+1等于几,只告诉结果,不让他考虑问题。3岁之后,开始教认字、字母、数字等,要求从3—7岁之间背会几篇古文,如:《道德经》《弟子规》《论语》,如何与别人打交道,从小学到大学的物理定理,化学公式,和数学定理公理,全部背过,记住,不要解释,不要让他思维,因为思维功能还没建立起来。
" W; @% i, y; E5 c7 V五、(1)7岁之后,思维活动萌发,模仿性很好,开始模仿大人,但仍然以条件反射为主。9岁之后,初级思维模式确立,记忆有所下降,直到13岁。
9 g' U. g! }3 n1 `( { t(2)7岁之后,开始思维教育,讲简单的故事,让孩子表演,启发孩子思维,叙述故事,描述周围的环境,表达一个完整的事物。7-9岁,还是以灌输学习为主,最好不要干涉他玩,告诉游戏规则,基本礼仪。' f1 }+ J3 z' {
六、(1)13岁,思维模式基本完成,13岁之后,以思维为主,到17岁思维完全成熟。. I( Z& ?2 ^: f
(2)13岁,玩脑筋急转弯,开始对思考感兴趣,记忆力下降,已经有性别意识,开始喜欢异性。重复过去所学,自由发展,减少对孩子的条件约束,此时最好的教育就是不要教育,充分尊重孩子的思想,遇到事情让孩子表达完整,不要中途打断孩子,同时不管事情的对错都不要去责怪孩子,而是和孩子一起探讨,引导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维,最好的教育是无言的教育,从怀孕开始就开始的自育(如:孩子把杯子打碎了,这时母亲只要摸摸孩子的头,和孩子一起把地打扫干净就好,不需要再去告诉孩子以后要怎么做,注意什么,因为这时都已经意识到了,就好像孩子触到火后下次就不会再玩火一样)。
, ]3 j# t- |9 I* y2 w(3)13岁之后为了开发孩子的智力和兴趣,出些急转弯的思考问题,以新、奇为主,新、奇是孩子们感兴趣的东西,复习三岁之后学习过的东西,直到17岁,17岁后放任不管。
) g9 E# F% Z( H' n* g c6 H. E' N& i) F8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