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 | 浏览: 794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2007-09-24 
帖子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8-30 11:04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张家界三大古迷之湘西赶尸版
湘西赶尸:
据当地人一致的说法:赶尸的人是一个身穿道袍的法师,不论尸体数量有多少,都由
他一人赶。这和香港电影演的一样。说“赶”尸不如说“领”,因为这法师不在尸后
,而在尸前带路,一面走一面敲锣,使夜行人避开,有狗的人家把狗关起来。尸体在
一个以上时,即用草绳把他们联系起来,每隔六七尺一个。 赶尸这一行业在湘西以
外的地方很难行得通,第一、住宿就成问题。第二、夜行人不知闻锣趋避,反而来看
热闹,非吓死人不可。第三、许多乡村,村外没有道路,势必经村中,大多数地方是
不准尸体入村的,何况是跳跳蹦蹦的活尸呢。 为什么会有“赶尸”的行业存在呢?因
为湘西沅江上游一带,地方贫瘠,穷人多赴川东或黔东地区,作小贩、采药或狩猎为
生,那些地方多崇山峻岭,山中瘴气很重,恶性疟疾经常流行,生活环境坏到极点,
除当地的苗人以外,外人是很少去的。死在那些地方的汉人,没一个是有钱人,而汉
人在传统上,运尸还乡埋葬的观念深,但是,在那上千里或数百里的崎岖山路上,即
使有钱,也难以用车辆或担架扛抬,于是有人就创行了这一奇怪的经济办法运尸回乡
。 放蛊:湘西的“蛊术”和泰国的“降头术”被称为东南亚两大邪术。湘西的蛊术
和湘西的赶尸一样,到现在也没人能指出它的真实情况来。和赶尸不同的是,放蛊几
乎在湘西地区都有流传,而赶尸主要流传于湘西沅陵、泸溪、辰奚、叙浦四县。蛊在
湘西地区俗称“草鬼”,相传它寄只附于女子身上,危害他人。那些所谓有蛊的妇女
,被称为“草鬼婆”。所谓的放蛊方式和蛊到底是什么样子,除了代代相传的说法,
谁也没有见过,但却根深蒂固的留在人心 苗族几乎全民族笃信蛊,只是各地轻重不
同而已在苗族的观念世界,蛊有蛇蛊、蛙蛊、蚂蚁蛊、毛虫
蛊、麻雀蛊、乌龟蛊等类。蛊在有蛊的人身上繁衍多了,找不到吃的,就要向有蛊者
本人(蛊主)进攻,索取食物,蛊主难受,就将蛊放出去危害他人。 其实这种令人生
畏的蛊,并非苗人的专利。蛊术在中国古代江南地区早已广为流传。最初,蛊是指生
于器皿中的虫,后来,谷物腐败后所生飞蛾以及其他物体变质而生出的虫也被称为蛊
。古人认为蛊具有神秘莫测的性质和巨大的毒性,所以又叫毒蛊,可以通过饮食进入
人体引发疾病。患者如同被鬼魅迷惑,神智昏乱。先秦人提到的蛊虫大多是指自然生
成的神秘毒虫。长期的毒蛊迷信又发展出造蛊害人的观念和做法。 落花洞女:湘西
的“落花洞女”则是部落中有一些未婚的女子,能将树叶哭下来;到山洞不吃不喝,
几天不死,回来后也不饮不吃,几天后就死去。部落人们认为她去和树神、井神结婚
了,因而这些女孩生前没有结婚,但人死后,别人去办丧礼,而落花洞女的家人给他
们不但不办丧礼,还要办婚事,以示婚礼之喜。 沈从文在他的书中写道:湘西女性
在三种阶段的年龄中,产生蛊婆、女巫和落洞女子——穷而年老的,易成为蛊婆,三
十岁左右的,易成为巫,十六岁到二十二三岁,美丽爱好性情内向而婚姻不遂的,易
落洞致死——三种女性的歇斯底里,就形成了湘西的神秘之一部分。这神秘背后隐藏
了动人的悲剧,同时也隐藏了动人的诗。

小王

湘西赶尸.jpg

张家界2.jpg

张家界20.jpg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12-01-01 
帖子
2121 

看着好美啊,楼主多给些介绍吧,路线,景点给些参考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张家界三大古迷之湘西赶尸版 如仙境般的美丽 十一不错的选择哦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