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快一岁半了,上班几个月,经历了各种忙忙碌碌,才上来写产经,与各位姐妹分享。 经过妈网《怀孕妈妈》版块的各种学习,我想各位姐妹们已经对孕期需要注意的事项都很了解了。以下我就针对比较实用的宝宝、妈妈用品罗列一下。 1、
宝宝必备用品 消毒锅(带烘干功能,仅消毒功能即可)、温奶器(吃辅食、喝果汁、奶粉啥的比较实用)、奶瓶、奶粉(未下奶的时候给宝宝充饥)、洗洁精(开米,宝宝专用)、奶瓶刷、婴儿洗衣皂(比洗衣液实用,孩子衣服小,洗衣液太浪费)、纸尿裤(推荐花王)、护臀膏、松花粉(比爽身粉更安全)、抚触油(或者润肤露)、指甲剪(推荐贝亲的)、洗澡盆、洗发水和沐浴露(有分开的,也有二合一的)、小方巾两块(早晚洗漱时一块擦脸、一块擦屁屁)、干纸巾、湿纸巾若干、各种大小的被子、褥子(待产包里也有,但是不太好)。 等宝宝开始加辅食以后,再考虑是买成品泥还是买辅食机自己做。 2、
妈妈必备品 带盖的饭盒四个(住院时在医院吃饭使用)、超大卫生巾(用于临产破水和产后恶露排出)、月子拖鞋两双、吸奶器(手动、电动均可,可根据工作单位情况选择,我当时买了电动的,上班后还得到处找电源。。。)、储奶袋一包。 妈妈最重要的准备是好心情!如果有条件,最好提前预定月嫂,月子里会舒服很多;指望婆婆伺候的,我只能说“呵呵”,到时候谁难受谁知道;没条件的话建议自己妈。 做妈妈是一条孤独而艰辛的路,完美婆婆只应天上有,有了孩子一切都变了;老公基本进入不了角色,也别指望,跟没他一个样。我老公算是模范了,宝宝出生一个月后新鲜感过了、各种家庭矛盾多了,工作也累,他基本就开始烦躁、逃避,所以,其他男人也一样,他们进入父亲的角色太晚,需要慢慢来,也要理解他们,所以妈妈们别太依赖男人,能自己搞定的就不要烦他;心情不好就来妈网吐槽,咱这一票好听众~~吐槽完了日子接着过,换个好心情继续当辣妈~ 二、临产预兆 我当时是夜里先破水的,一股一股。因为之前在煤炭医院听过课,所以就判断是时候了。我和老公早早就把入院该准备的东西放进车的后备箱,所有入院的证件和资料随身携带,一万的现金留给老妈保管,有情况大家医院集合。所以当时就直奔医院了。 破水要第一时间去医院,以防止流水过多,引起孩子缺氧,影响智力发育。入院走急诊,直接就住院了。破水一定要平躺,抬高PP,防止羊水流出过快、过多,为孩子争取时间。 三、生产 我入院6小时后开始阵痛,刚开始不怎么疼,我就让老妈帮忙计时,看每次阵痛时间的间隔。开始还能用深呼吸缓解疼痛,后来疼痛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疼,根本就顾不上呼吸那回事了。当时真有用头撞墙的冲动,因为用头撞墙的话能分散一下阵痛的疼痛感。。。 疼到不行的时候,我让老妈找大夫,问能不能剖,大夫来了一看,问:能自己下床吗?我说能。她说:走吧,进产房。我就自己提着裤子,往产房走,半路上护士让去趟厕所排尿,我排得那个舒服啊。。。躺着排是各种不舒服。。。去完厕所继续走。进了产房,大夫看我一眼:上去吧。我又提着裤子爬上产床。貌似感觉没那么疼了,我开始跟大夫商量能不能不侧切(大夫估重我娃6斤多)。大夫笑着说:“那得看你会不会用劲了。劲儿用得对,咱就能不侧切。”我说:好咧~之前在妈网上看过,生孩子的时候要往肛门用劲,有拉粑粑的赶脚。这是正确的用劲方式。一定要在疼痛来的时候再用劲,否则容易造成宫颈水肿,孩子的通道堵住了,就只能剖了。 大夫看了一次我用劲的方式,她说不错,继续用劲,我就继续用劲儿,孩子头就出来了。。。大夫急眼了,喊着:放松放松,出来了。孩子头出来后,一定要松劲儿,因为大夫要给孩子清干净嘴里和脸上的脏东西,防止孩子一哭得时候把脏东西吸进肺里,造成不必要的事故,引起孩子窒息。随后大夫让我再用劲(其实这次应该缓缓用劲,孩子的左右肩膀依次出来是最理想的),我一激动,用力过猛,孩子哗啦一下出来了,我却撕裂了一点点。。。三针,缝了三针。宝贝很健康,女孩儿。之后就是缝合、静置观察,我和闺女就这么一起躺着,我看着她熟睡的小脸,感觉不到任何时间的流逝。 从进产房到生,过程20分钟。现在想想挺不爽的,尼玛啊,进产房的时候咋就没人告诉我宫口已经全开了呢。。。。其实最疼的时候,就是宫口全开的时候,全开了,也就不怎么疼了。 四、产后 医院篇:顺产在医院住三天,无比兴奋,看着我的小小人儿,是怎么也看不够。顺产就是好,医院不让夜里家属陪床,我自己就能照顾孩子,当然腰酸背痛很明显。给孩子洗奶瓶,我的手关节明显很疼。 回家篇:终于,要出院了,从张老师那预定的月嫂景姐准时到位。之前与张老师沟通得很充分,对月嫂的各种要求她都知晓后,安排了全能的景姐给我。虽然价格高,但景姐绝对“值得拥有”。 对于宝宝护理,跟景姐达成一致,她的专业态度令人敬佩。开奶、催奶、熬汤、台式月子餐,一样不少;宝宝护理得科学、周到,比医院的护士强太多了。整个月子,我是最快乐的,没有堵奶、没有乳腺炎、乳头凹陷也让景姐轻松得解决了;宝宝在景姐的护理下,从没有起过痱子、湿疹,黄疸退得很快,长得很健康。景姐很勤快,把我们全家的饭都做了,而且还教会我婆婆做台式油饭,很好吃。景姐还教会我们给孩子洗澡,一个人就能搞定,比医院的“夹带式”洗澡方式强多了,宝宝也爱上了洗澡,现在一说洗澡她自己就脱衣服往卫生间跑。 我在医院的腰酸背痛都好了。景姐给我一个方子,出月子那天姐妹们可以按照这个方子泡泡澡,祛风。我现在没有任何月子病。 方子:防风、菖蒲、艾叶各50克,用纱布包好煮水泡澡。东西都不贵,同仁堂都能买得到。煮过的药材晾凉,放冰箱冷冻,以后可以再煮水泡澡或者泡脚。 月子的注意事项: 1、
心情要好,为了宝宝多产奶; 2、
母乳不足怎么办。我的经验是:要增强母乳喂养信心,黄豆猪蹄汤、排骨汤、鲫鱼汤、赤豆汤轮流喝两天,总有一款汤适合你。然后就为了孩子每天来三大碗。我当时是猪蹄汤管用,每天喝,奶水一下就多了,经常湿了衣襟,然后就得吸出来,冷冻储存,上班后是娃的储备粮;副作用就是我的体重涨到了160斤,轻度脂肪肝。。。孩子4个月基本就用不着这么补了,奶量就正常啦,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把汤停掉。 3、
常卧床,少下地。这是因为我们的内脏和子宫还在恢复中,经常下地会是内脏下垂,不利于子宫恢复。 4、
饮食一定要清淡,少盐,多补钙,可以用温水刷牙,漱口水不管用,牙齿不刷会黄。老话说不能刷牙,会牙疼,其实是因为缺钙造成的。。。 五、出月子 虽然出了月子,但是身体还是虚,姐妹们也别干重活,多养养。有空出去走走,呼吸新鲜空气,跟小区的宝妈们聊聊天,疏解心情。妈妈开心,宝宝才会开心。 关于应对婆婆的各种不适,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好了,不要太介意,只要婆婆爱宝宝就OK,其他的可以忽略不计,交给老公去处理,千万不要跟婆婆对峙或者讲道理,她会认为你在挑战她的权威,进而破坏家庭氛围,不利于孩子成长;哄不哄婆婆玩儿,宝妈们因地制宜,反正我家的哄也没用,索性不哄,省心,保持距离反而相安无事。 其他: 1、
宝宝厌奶期。从宝宝两个月开始,出现了厌奶情绪,不喝奶,怎么也不喝。于是上妈网查找原因,后来找到一篇文章,大致说宝宝厌奶是因为之前吃的东西给内脏带来负担,需要慢慢消化,消化掉以后会自动转好,开始喝奶,所以妈妈们不用担心,也不用强迫宝宝喝奶,具体哪个帖子大家搜一下吧,肯定是妈网的。 2、
宝宝拉肚子。宝宝拉肚子如果是因为天气原因,就喝妈咪爱,调节肠道,喝两天就好了; 3、
女宝宝屁屁护理。女宝宝出生后,阴部会有白色分泌物,一定不要使劲清洗和擦拭,白色物质会慢慢吸收的,切记! 4、
宝宝鼻塞、咳嗽、感冒。我们喝艾畅。有小滴管,喂药很方便,而且效果明显,不过,不建议给宝宝用量太多,有缓解好转后建议停药,西药,有点儿猛。 5、
宝宝发烧。家里常用电子体温计、医用酒精、棉球。我宝发烧没去过医院,我们都是在家物理降温。酒精与温水混合,棉球擦拭宝宝额头、腋下、前胸、膝盖窝处。体温在38.5°一下就物理降温,到了38.5°就用退烧药,我们用小儿热速清口服液,中药,一般12小时就退烧了。只有一次发幼儿急疹,烧到40°,怎么物理降温都没用,我在强大的妈网上学习的结果估计是急疹,我老公不信,怕孩子烧傻了。。。结果到了医院,孩子扎了一针采指血,大夫给的结论还是回家观察两天,不行再入院。后来第二天孩子的疹子发出来了,烧一下就退了。幼儿急疹的特点就是高烧40°,疹出烧退,三天痊愈。 这两套书涵盖了宝宝各个生长阶段的发育特点和护理注意事项以及应对措施,非常全面,妈妈们可以翻看学习,根据自己宝宝的情况加以调整,希望对准妈妈和新妈妈们有所帮助。 最后,祝各位宝妈天天好心情,一起加油、坚持,宝宝一岁就会好很多,天大的困难都会过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