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9 | 浏览: 4431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帖子
724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9 09:41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ee110 于 2014-10-29 09:52 编辑 ; |- `" F& S2 S& G
8 C; l  p$ _$ M( [
2014年小学入学7类人与借读生之政策
  @' e. E% @9 ~( `5 F6 ^0 O# F' r2 I; Y/ W3 J
北京市各区于今年正式出台了有关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其中有关七类人和借读生政策也相继出台。这一政策主要是针对于非京籍小学入学的家长们。大家可以参看一下。5 B, x1 d2 `" u% }+ U

8 R* Q, F- z9 C' t: x( l
5 Z& _* E) D2 _% ?8 D9 v8 c9 y
七类人:
5 ^. t! ?/ D, Z( y2 P0 `; |2 r- l

七类非本市户籍按本市户籍对待,据了解,今年幼升小和小升初工作中,“非本市户籍按本市户籍对待的”主要有七类人,包括:

1.持有区县人力社保部门开具的“原北京下乡青年子女身份证明”的学生;

2.有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开具的“台胞子女就读批准书”的学生;

3.有全国博士后管理部门开具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子女介绍信”以及其父母的“进站函”学生;

4.有**师(旅)级政治部开具的随军家属证明及现役**证件的;

5.有区县侨务部门开具的“华侨子女来京接受义务教育证明信”的;

6.有市人力社保部门为其父或母签发的《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

7.其他符合国家和本市有关政策规定的。


( T$ h' E4 M9 D( O, d) R. d. B

借读生:
4 T4 @6 m" w3 P( X! ]5 K

非京籍学生在京借读,仍然需要提供“五证”,根据新的政策,非京籍学生在京借读仍然需要提供“五证”,即:

1.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本人在京务工就业证明

2.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

3.全家户口簿

4.在京暂住证

5.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等相关材料。

) Z( O7 x. p) }( |% M/ I: \4 `* c
2 v0 j; f: k; M. y% u2 J4 v

6 o" f' ^6 R1 ]& z8 n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帖子
724 
有几个字不知道为什么,写上了,结果出来成**了。。。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2011-06-01 
帖子
466 
小学生
回复 ee110 的帖子
- m8 V# f3 @0 p0 x( N6 v5 j回复 dushid5161 的帖子
. I! w5 {4 X/ v" Y) c% S
1 x: F; ^9 C- a- ~" N1 }+ j谢谢亲支持
- S. {4 q. t1 g) T) r+ H" o
有工作居住就不算借读了吗?
来自[妈妈网iPhone版]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帖子
724 
回复 buaa 的帖子( Q7 F( t, ?3 d: [
  C5 [8 t) x- ]4 t) V2 x1 h! n
属于7类人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宝宝生日
2011-04-04 
帖子
11907 
小学生
原来是这样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帖子
724 
回复 辛明琳 的帖子1 w7 N( x/ p# j; Y9 |

/ c! ~6 v7 W! o。。。。。。。。。。。。。。。
【育儿手册】新生儿红屁股肿么办?哪种方法最管用!跟随小编一起进入知识讲堂吧!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小学入学7类人与借读生之政策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