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oycewy 于 2014-11-3 17:01 编辑 0 p& Q3 \; {2 D* g- o! r3 n7 S1 H
, F) b+ c9 |/ y2 O+ L6 ]# O宝宝的准备—— 1、生活能力: (1)吃饭 在宝宝上幼儿园之前,应该让宝宝习惯自己吃饭,当然散一地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但是宝宝的手部肌肉会逐渐的完善,这种能力是需要日积月累的训练的,所以提前一点准备是最好的哦。其实宝宝会有一段时间,特别是刚开始能抓住勺子的时候,会对自己吃饭很感兴趣,而这时候很多爸爸妈妈因为宝宝吃不到几口,或弄得四处都是而制止宝宝的这种主动行为,于是就养成了喂饭的习惯了,这种事情还是要早早解决在幼儿园之前哦,毕竟老师要看着好多宝宝,不可能完全兼顾的。
-
9 z, {* j# B! o* `, ~
2 |$ G/ p7 b7 r% u- i
(2)穿衣 在宝宝的四肢运动能力逐渐提升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的训练宝宝自己穿衣服。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将衣服摆平,然后躺在衣服上慢慢穿。宝宝能自己穿上衣服会很开心的,这种时候的鼓励是必须的。之后就可以训练宝宝坐着穿衣服了,慢慢的宝宝就会提升这种能力哦。在幼儿园睡觉醒了之后,如果宝宝能自己穿衣服,一方面减轻老师的负担,一方面宝宝也会很有成就感的。
/ B, p/ K! e/ F. k! | E4 v7 P
-
7 I6 Y4 ~# \) \# ~" w
(3)睡觉 培养宝宝独立睡觉的习惯,这不仅有利于宝宝在幼儿园睡午觉,也对宝宝的独立性格培养十分有好处的。首先就是在家也要让宝宝自己睡在自己的小床上,长期的与爸爸妈妈同床,不仅影响双方的睡眠质量,也影响宝宝的身心健康,毕竟爸爸妈妈的肺活量远远大于宝宝,那么宝宝呼吸的空气也不是很新鲜。当然,刚开始的时候可以选择一首熟悉的乐曲、一个熟悉的玩具之类的陪伴睡眠方式,逐渐的宝宝就会适应自己爬上自己的小床睡觉了。 ' i1 E9 s3 H c2 Y: ]
-
; V: i4 M( L$ [6 B9 g; m: w7 i (4)洗漱 从宝宝第一次对洗脸、洗手、刷牙感兴趣开始,就要让宝宝坚持住这种习惯。很多习惯都是靠着日积月累培养起来的,当宝宝感兴趣的时候,经常的鼓励会让宝宝印象深刻,觉得是一件好事,于是事情总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哦。让宝宝习惯饭前便后洗手,饭后3分钟要刷牙或者漱口,这样在宝宝上幼儿园的时候,很可能因为自己已经有了这样的习惯而带领其他小朋友一起去做,不仅自身卫生做好了,宝宝也会很骄傲哦,去幼儿园的动力就会升温了。 # C. {/ {7 |0 u: o* X
-
+ z6 d5 O, F( G9 | [ (5)洗手间 如果宝宝能穿脱松紧带裤腰的那种裤子,不妨在家里的时候就让宝宝练习自己上洗手间。还记得有一套小白的书,宝宝是很喜欢的,通过小白上洗手间,宝宝学会了去洗手间的整个过程。脱裤子、坐马桶、拉臭臭、擦pp、洗手。宝宝在每一次上洗手间的时候,都是一边自己念叨着,一边来做的。而刚开始的时候是很容易尿到裤子上的,每一次根据不同的位置教会宝宝上洗手间的姿势,这样每一次都会好一点的。这样即使在幼儿园,老师很忙的时候,宝宝也能自己去洗手间,避免宝宝尿裤子。很多宝宝在幼儿园因为尿裤子不愿意说而穿着湿裤子一天,也有宝宝因为前一天尿裤子,第二天不愿意去的。总之避免是最好的。 $ h. P# ?1 k4 r6 o
-
8 C$ H0 o1 T1 X (6)社交 宝宝跟小朋友的交往是需要一定的社交技巧的,这种社交技巧是可以从宝宝很小的时候,或者说是从宝宝第一次看见陌生人的时候就逐渐培养的。跟小朋友见面的时候打招呼,想要玩小朋友手里的玩具的时候,可以用自己的玩具跟小朋友换换,如果自己想做什么的时候,可以跟小朋友友好的说等等,都是提高宝宝社交技巧的方式,那么培养好宝宝的社交能力将会在宝宝上幼儿园的时候会减少很多阻力的。 7 F: \- U! m( L6 ~, \0 f5 J1 a
-
# l! `9 }# F& U! u: H4 i% V7 h9 P
(7)表达 让宝宝学会语言表达。很多宝宝都习惯用手比划某一件事情,而在家的时候,因为都是熟悉的人,家里人都知道宝宝想要做什么,于是也就不深究这个细节,草草带过了。但是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要给宝宝养成用语言表达的习惯。让宝宝明白,很多肢体语言的表达,其他人是看不懂的;总是咿咿呀呀或者用哭来完成诉求的可能性是没有的,这样逐渐的宝宝才会习惯说出自己的想法。那么在幼儿园跟老师和小朋友交流的时候才不会有障碍。
! e& q. `" n; c Y, l
-
5 c3 A8 m- p8 `& B+ w
(8)规矩 玩完的玩具要放回原处,看过的书籍不能损坏。这一点不仅是针对在幼儿园要爱护公共物品,对自己的物品也是一样的。在宝宝能够听懂话的时候,就要让宝宝习惯,自己玩完的玩具要自己收拾,而图书是看的,不是画的、也不是撕的。因为宝宝能明白爸爸妈妈说的意思,所以可以用宝宝最珍贵的一本书或玩具来刺激一下宝宝,让宝宝明白撕了的书就再也没有了,玩具不放回原处就很可能丢失,以后就再也不能玩了。这样宝宝在幼儿园的时候就会很容易习惯了,当然在家也是很好的习惯呢。
# ?. d7 j+ Z4 K# T, o0 I9 e$ C
-
. K d! N `& ?( U8 |4 u9 P+ a
(9)安全意识 让宝宝建立安全意识,对于某些危险的东西,不妨在没有大危险的时候让宝宝尝试一下,宝宝是很有记性的,一次的轻微伤害,宝宝就会避而远之了。比如热水,可以拿着一杯热水,让宝宝用手迅速的碰一下,手指上传来的疼痛感,会让宝宝在日后的生活中,都远离冒着热气的热水,这也至少保证了宝宝的安全。另外就是插座等,可以选择小实验的形式,用某些物品的损毁掩饰给宝宝看,这样宝宝就会知道插座的可怕,即使是自己插电源,也不会碰触插座的。当然最关键的就是在宝宝头脑中建立起来的安全意识。
* d6 G- i1 z7 V+ Q0 S7 Q% E; N9 @
-
8 ?; O+ s- }$ U- j4 ] (10)遇到问题 让宝宝明白,老师是解决问题的做好方法,遇到问题的时候不用靠生气或者跟小朋友们硬碰硬,找老师,让老师去解决更简单方便,当然这个的前提是宝宝对老师的信任,和宝宝充分的表达能力。 $ @# W+ b7 d9 @4 e" G: i4 E
2 y- r r, d) [2、心理能力: (1)分离焦虑 对于宝宝可能产生的分离焦虑,爸爸妈妈可以在宝宝上幼儿园之前就在家里一起玩上幼儿园的游戏,让宝宝熟悉幼儿园是如何上课的,老师是怎么跟小朋友交流的,小朋友之间又是如何相处的。当然有条件的话,可以找几个小朋友一起玩,或者找一些宝宝比较熟悉的哥哥姐姐,让他们来跟宝宝演示游戏。这样可以很好的避免宝宝的分离焦虑哦。 , h9 Q% I! r1 A" O
-
3 t1 c$ x7 h6 J# K b; Q
(2)信任老师 让宝宝信任老师,更快的熟悉老师,其实爸爸妈妈可以在提前跟老师沟通的时候,告诉老师宝宝的一些小癖好或者小名。而在真正跟老师见面的时候,当着宝宝的面,让老师猜一猜宝宝的小名,看见老师猜中了,宝宝对老师的喜欢程度会大大提高,在爸爸妈妈离开的时候,宝宝也不觉得没熟悉的人了。
-
) A1 T) I3 V, M. O" }' r, Z
总之,对于宝宝人生的第一课,是需要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的,无论从心理上,还是从能力上,都应该提前给宝宝做好功课。临时抱佛脚是很容易加重宝宝的不安情绪的。希望爸爸妈妈们努努力,加加油,希望宝宝们上幼儿园顺顺利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