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圣彼得堡滴血大教堂 接着,我们回程顺路参观几个教堂。闺女累的在车上睡着了,直到参观伊萨基辅大教堂才醒来,进去转了转。 第一个参观的是圣彼得堡滴血大教堂,俄罗斯最华丽的教堂。站在教堂脚下,你会被它的美丽所震撼,走近看教堂的每一处细节,都无比精致。你此时只会叹服设计者及修建者的伟大洋葱头式的教堂顶部,象征了一支支蜡烛,从人间向上帝举起。颜色鲜艳的洋葱头,用马赛克拼装而成,所以颜色鲜艳而且不褪色,在冬宫里,还看到了更精细的马赛克装饰成的一幅幅画,精美无比。 圣彼得堡滴血大教堂建造于1883年至1907年,这座美丽的教堂位于涅夫斯基大道北面格里鲍耶托夫运河旁。
它又被称为“基督复活大教堂”、“喋血大教堂”。
公元1881年3月1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乘着马车准备去签署法令,宣布改组国家委员会,启动俄罗斯君主立宪的政改进程。当他的马车经过格里博耶多夫运河河堤时,遭遇“民意党”极端分子的暗杀。刺客投掷的第一枚**炸伤了亚历山大二世的卫兵和车夫,亚历山大二世不顾左右劝阻,执意下车查看卫兵伤势,结果刺客投掷的第二枚**在他脚下爆炸,亚历山大二世双腿被炸断,被送回到冬宫几小时后因医治无效而死亡。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历史上被称为“农奴解救者”,是俄国沙皇中最具西方民主精神的皇帝,另一面也是具有侵略性的皇帝。在1860年他趁着英法民主联军攻陷北京之机,趁火打劫,逼迫中国与其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强占了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4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但由于他在位26年的统治期间在国内颇有作为,顺应历史潮流,对俄罗斯国内社会政治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改革,做了许多的贡献,所以这次刺杀行动也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与指责。公元1883年,其子亚历山大三世为了纪念其父皇,在其父遇刺地点修建了这座具有特别历史意义的教堂,故称之为“滴血大教堂”。至公元1907年,教堂主体建造完成。
从外观看,教堂上面有九个高低不一的洋葱头式圆顶,洋葱头有镀金的,有彩色搪瓷的,追求鲜亮的效果,不管天气如何变化,这些圆顶总是闪闪发光。墙面使用大量花岗岩、大理石和彩釉砖,装饰极其丰富,富有层次。几何形窗孔饰框、盾形装饰、各种脚线和瓷砖,以及彩色瓦块和马赛克壁画,使教堂看上去像个积木搭起的漂亮玩具,造型奇特、色彩亮丽而优雅。特别是最高的五个圆顶铺有大量珐琅,这样大面积使用珐琅在俄国建筑史上还是首次。
教堂背面及各个侧面
背面出来看到涅瓦河
教堂内部嵌满了以旧约圣经故事为体裁的镶嵌画。与瓦西里升天大教堂相比,它的外貌更加美丽、更加生动。圣滴血大教堂闻名于世,是其内部装饰有7500平方米
别具一格的马赛克镶嵌画
。这些马赛克是由意大利产的不同颜色大理石及俄国产的宝石精致加工而成的,从1895年起由姆·维·瓦斯特索夫、姆·维·聂斯特洛夫、姆·阿·弗卢贝尔、里阿布金斯基等艺术家及技艺高超的维·阿弗洛洛夫进行设计镶嵌。
教堂内部的墙面四面的拼图主要内容为新约全书的故事,中央图案反映了救世主在凡世的生活,西侧图案内容为基督受苦、钉十字架、复活等,东侧图案为复活之后的事件。这座大教堂与莫斯科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成了这两座城市重要的市标之一。因此滴血大教堂也被称为世界上最奇异的建筑之一。
图案美轮美奂,远看像油画,居然全部是马赛克拼成,请看细节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