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4 | 浏览: 838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4

宝宝生日
 
帖子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3-21 09:40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孩子出生后,几乎每个妈妈都会关心早教问题,毕竟谁都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嘛。从女儿出生后,因为是自己带孩子,自己本身又从事过教育工作,所以做的就特别上心。下面是我的一些早教经验,和妈妈们分享一下。。大家有什么好方法,也欢迎分享哦。
1.‘早教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早,从我家小宝两个月起,我就开始和她玩藏猫猫的游戏,拿手绢挡住我的或她的小脸,然后再突然拿开,效果非常好,宝宝非常高兴的同时,也锻炼了她的视觉感官、反应能力。
还可以在2-3个月的时候,给孩子买块镜子,教她说五官等。
再比如,1个月的时候让宝宝看点黑白的图案,4个月以后让宝宝看一点色彩丰富的图片;多做被动操,多晒太阳等等。其实这些看似和智力没有关系的动作,都可以促进小宝宝大脑的发育。
2.早教的主要责任人是带孩子的人,而不是什么早教中心。我去看过一些早教中心,收费贵不说,游戏什么的也没太大新意。倒不如父母自己多看点电视节目、书籍,然后一起和孩子玩。在玩中增进快乐。
3.脾气性格培养是重点。早教的重点,是必须知道孩子做什么是正常的,做什么是不正常的。比如,小宝宝把东西往嘴里放,或者某个阶段喜欢把东西往地上扔,甚至很多宝宝都有过喜欢拉纸巾的过程,这些都是正常的,还可以锻炼宝宝的精细动作能力。但是,有些行为我会坚决制止,比如,无意识地打人,拉人头发,即使他才几个月大,我也必须告诉他这是不可以的。
4.大自然的教育必不可少。对于孩子,还有一点重要的早教内容就是多出去走走。从宝贝3个月起,我几乎 每天都带她去公园,并且不是简单的去呼吸新鲜空气,而是一边走一边告诉宝宝:这是公园,这是柳树,这是河……。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觉得自己在自言自语像傻子一样,但是,过一段时间,宝宝会给你回应,你说到什么,他的眼睛会自己看向哪里,那么又感觉自己做了很有效果的事情。
5.对于小宝宝来说,玩具也是早教的工具。色彩鲜艳的,声音悦耳的,这些都能促进宝宝智力的发展。不要以为宝宝小,不会玩。其实小宝宝需要的是刺激,各种各样的刺激。。比如一架小音乐琴就很好的。我宝宝从7-8月大就买了一个,结果很快各种舞蹈动作就接踵而至了。
6.书籍阅读是重点。孩子3、4个月大的时候就可以买一些识物书,告诉孩子身边的事物都叫什么名字。到8个月的时候,我又开始给她讲故事,用指读的方式。就是用手指着书上的字一个一个读下去。这不是说刻意的念字,而只是读书的时候,手指跟着字移动,语速该变要变,语调改变就变。很快,宝宝的理解能力,语言能力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7.宝宝一岁以后我开始让她看电视。准确说是看碟。最早给他看的是小小爱因斯坦和天线宝宝。天线宝宝一集太长,后来基本给他看小小爱因斯坦。一集20分钟不到一点,内容又极其低幼,但是编排非常科学。坚持给宝宝每次只能看一集,看完一集必须去玩别的东西。再后来他就开始迷米奇妙妙屋,这其实是一套训练数学的动画片。再后来迪斯尼神奇英语,朵拉,可乐兔……
  L, f; `4 b- w4 d/ R$ @3 R4 S
1 }; Q6 O  B4 O7 H! Z1 @……
最后再补充两点:
) d/ i2 |# X% g1.早教是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而不是拔苗助长7 M, \. Z+ }' X" U' _* k) J
2.早教,父母应该关注的是孩子内在的外展,而不是能看见的识字啊,算数啊什么的!
顺便再介绍一下,从孩子还在肚子里我就开始读家教书,国内的、国外的,读了不少,也收获颇丰。我最近正在读的一本非常棒的教育孩子的书《培养20年后最棒的女孩》(也有男孩版)。
作者本身是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还做过老师,同时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书中的教育故事很让我感动,阐述得真正是有理有据,又提供了大量切实可行的教子办法。真是一本让人受益匪浅,非常实用、有用的一本好书。
我已经购买了一本,而且推荐给了5个作妈妈的同事,她们也是如获至宝。
& c6 k& Y. l* V
教育我们家小咧咧,我受益匪浅,所以也强烈推荐给已为人父母,或即将为人父母的朋友和读者!!!

Rank: 4

宝宝生日
 
帖子
16 
现在只要有朋友怀孕或有了孩子并在适龄阶段,我都推荐《培养20年后最棒的男孩(或女孩)》,原因如下:
* f! ^4 y5 m  k; [( a, ~6 D& m      1.作者云晓老师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教师、作家、教育咨询的工作,更是让她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有着深刻的洞见。我曾有幸拜读过她的一些作品,非常棒。这本更是其精华之作。
6 s8 J3 h1 [9 R' J2 @      2.作者云晓老师对当下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有深刻的认识和实践。如怎么跟老师沟通,如何请老师帮忙,孩子的作业应怎样对待,如何看待孩子的成绩,孩子学业之路上的有哪些坎……相比其他理论派专家而言,她所提出的方法更具实用意义,也对我们家长的帮助最大。3 P9 k; X! m1 X$ D# g
3.书中作者把用在自己孩子、身边孩子身上的经验,全部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每一件事情都真实地存在于每个家庭。作者所提出的每一种方法都令人耳目一新,却又让人不能不服。比如,给孩子打100分;拜托老师给孩子安排个好同桌;游戏不是不能玩,而是不能玩的太单一……$ }$ M* n# {4 a# |, c: s
忍不住在这里引一小段话,书中这样精彩的段落比比皆是:
. f- k+ X$ L/ I7 t. o( a★你现在的教育,决定了你的儿子或女儿,以及儿女的儿女的未来究竟是怎样的……你的教育,很可能影响的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甚至是整个家族的兴与衰!
) z7 k. g+ ^4 R( D, r/ K★女孩是“因爱而生”的,父母的爱恰是她必需的一种成长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适当、适时地加上那么一点儿,往往就会创造教育的奇迹。" ?- j; K- o% D* P% x) x
★家庭氛围,就像一种种植孩子美好感觉的土壤,如果土壤中营养丰富,庄稼就能长得郁郁葱葱,如果土壤贫瘠,庄稼很可能就颗粒无收。8 x  `; h0 `$ K. a

3 o+ q' a7 o" A% h4 G, t★发现孩子作业中的错误便立即指出,这就好比教一个孩子学习走路,他跌倒了,家长便马上跑过去扶她,也许学了很久,孩子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跌倒以及如何爬起来。; f" K# Y$ U( d* A% J

/ I2 y. I8 Y6 b! X) ?7 I★父母的欣赏、父母的爱,就像孩子内心深处一团希望的火种,真正的好父母,会多加一把柴火让它燃烧得更旺,而不是用一盆冷水将它瞬间浇熄。
% t7 J* k% m8 k) V9 o2 B8 t★最好的教育,不是要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不是要给她上最贵的贵族学校,也不是拼了命地催促孩子盲目地去苦学,而是要努力为孩子选择一所更好的学校、为她创设一种更好的学习氛围、在关键的时刻舍得投入。
) x/ p+ X5 _' o! P- D0 W, ]推荐已为人父、人母,或准父母们一定要看看这本书!《培养20年后最棒的男孩》(女孩)  z) d' c0 J% y

1 c) O9 D; U0 u$ J- U当当网好像有部分连载,搜一下就看到了。应该。或者过一阵我打字整理一下,有谁需要发给谁!" c1 R) _$ P$ s8 ]$ ~

+ A* W9 B7 b, P再给大家附两幅封面图吧!!
) U8 c8 W$ l; q; `好东西,需要一起分享!. D; ^6 \% s. |/ x& [. Q

Rank: 3Rank: 3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12 
楼主真重视孩子的早教,我们的小宝贝两岁了,才带他在创艺宝贝上早教课,那的课带着孩子玩各种智力游戏,在游戏中引导孩子去思考,对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开发智力的蛮有帮助的。

Rank: 4

宝宝生日
 
帖子
16 
向女儿表达爱意的两种最有效方法!!!% B; x* w8 \+ t/ s& x  n

# j  y6 }3 d5 h8 E) J8 d7 C以下文章选自云晓老师的《培养20年后最棒的女孩》

3 h" W( c* \* y* H对于正在养育女孩的您来说,我觉得这样的两点建议是非常有用的:
- `# {& p6 g' S1 b(1)小时候,经常搂搂你的女儿,微笑着亲吻她……* N" ^$ ^3 k: z' m, W
东方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多是含蓄而保守的,往往面对可爱的女儿,父母的心里满是对他浓浓的爱,却不知如何去表达。但事实上,对于情感与爱意的传达而言,肢体语言要比言语来得深切得多。; r, T/ P% _4 M* C  M- {
我自己在做妈妈的过程中,是这样去做的:8 r3 `$ e8 e9 i; l! S7 p# t  V; v
每天清晨和睡前,微笑着亲吻女儿一下;" k: E" x* O5 n# z6 i  y
游戏的时候,给女儿一个鼓励、赞赏的眼神;+ g/ }# J- R; c; B; D: g, a
上街的时候,和女儿手拉着手;' \. t* G6 ^/ N
喜悦的时候,给女儿一个大大的、有力的拥抱;4 x! y0 M2 K5 d5 ]1 U0 @
没事的时候,把女儿轻轻搂在怀里,说说悄悄话;2 ?" ^' ]  q" S0 v* H
……
) H# f1 O: O5 T5 m# ^" V5 R和女儿肌肤相亲,是我们为人父母者最喜欢不过的事情,爱孩子,就觉得怎么亲他、抱她也不够,只是大多数父母不知道怎样的方式最合适罢了。希望这样几点简单、有效的方式,能对您有所启示和帮助!5 Q1 f, H1 q  \9 A2 M: ~+ {, M
(2)长大后,有意去增加和女儿之间的一些肢体接触。
; r9 e4 O4 w# [2 v女孩渐渐长大后,很多家长都会遇到这样的困境:孩子对自己所表现出来的亲昵开始表现出逆反,甚至逃避;自己也感觉过于亲昵的拥抱、亲吻已经不再适宜。
& f9 @9 ~3 u) r孩子为什么开始逃避?难道是她不再需要父母的关心与爱了吗?当然不是, 很多时候,孩子的抗拒并不表示她不需要,而是在向父母声明:你需要换一种爱的方式了。) O* t. |4 q! @1 x
和很多大孩子交流之后,我总结了这样几点“爱的方式”供您参考:0 H. Z  k; o% b) f& e, Q
女儿失意的时候,悄悄地拍拍她的肩膀;8 ~# j2 S$ \4 o: b2 h; a
看电视的时候,选择和女儿坐在一处,挨着但却并不紧挨;
# J1 c. n+ M" ]# Q! }. d3 Z女儿成功快乐的时候,和她一起大喊大叫,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9 |; P0 f4 x& d, Z和女儿一起活动的时候,肩并肩地愉快交流;
: j9 K# R6 F9 r3 q9 m+ U5 r永远用满含爱意的眼神看着她,即便是批评,也应在严厉之后加入那么一点柔情;6 O, h' F. i: o
……! n( f5 C8 g* |! J1 \# g+ I
在人类的每一小块五分硬币大小的皮肤上,就有25米长的神经纤维和1000多个神经末梢,当父母与孩子肌肤相亲、表达爱意时,这种“爱的感觉”就会通过这些敏感的触觉神经传导到孩子的心灵深处——孩子倍感安全、倍感温暖、倍感被珍视……于是,自信、坚强勇敢、开朗乐观的孩子诞生了;颇具亲和力、心中有爱的孩子来临了……! g7 Z' s# p3 j7 f

9 k" A5 o0 M: y; J0 Z4 r) n) p节选自云晓老师的作品《培养20年后最棒的女孩》(另有男孩版)
" F. I* {/ I# J2 V  n; z8 j9 ^

Rank: 4

宝宝生日
 
帖子
16 
一些可以让男孩安静下来的事儿  y4 U* M, f0 f- ]$ Z
以下文章选自云晓老师的《培养20年后最棒的男孩》

$ h, _" x! q1 `, x8 N1.        讲故事,一个很好的“安静”方式。- c; Y# O- M% U  r4 X
孩子都是喜欢听故事的,依靠在妈妈的膝盖边,边听故事边沉浸于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当中。因此,对于“好动不好静”的男孩,家长不妨每天都给孩子安排一个“故事时间”。( [; c3 O7 C, B4 x% g- C9 }( P( s
博博小时候,因其好动,我们也曾给他设置了每天的故事时间。事实证明,效果非常的好。虽然白天他依旧风风火火、热热闹闹地上窜下跳,可一到傍晚的故事时间,他就像一只安静的小猫,温顺地伏在妈妈的身边,充满好奇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生怕漏听了一个字。那种聚精会神的神态,真是让人至今难忘。! d0 Q4 c% y/ N1 [, h) J  K3 ^
2.引导孩子多做一些“观察细节”的事儿。6 M# s7 X) ], j. {" Z( `
孩子在认真观察的时候,往往是认真而安静的,比如观察路边的小蚂蚁如何搬家,观察种子是如何萌芽的等等。因此,每当带孩子外出,遇到各种动植物时,家长都应引导孩子去细心观察。( `8 n  Y$ `8 r7 C
在我自己的养育过程中,我还试验过这样一种方法:在家里给孩子养一株植物,或一个小动物,引导孩子每天观察,并记观察笔记。! d3 q1 j: X: Z; d0 E( r
经验证明,这个方法非常有效,因为对自己养育的小植物、小动物有着特别的关注和关爱,孩子用心观察的积极性往往非常高。即便不用家长去刻意提醒,他也能够达到一种专心观察的境界。
( k5 I9 z6 V1 d" ^  \3.多让孩子做一些手工制作。0 Y* |2 S5 `& y
做手工即需要动手,同时又是很好玩的事情,在孩子静下心来用心琢磨的过程中,也能慢慢培养他的注意力集中性。如剪纸、折纸、做泥艺、制作航模……都是很好的既能动手,又能安静的机会。$ u5 R( W7 |, R3 z( j$ V1 ~: o
我的一位朋友就突发奇想,曾给自己好动的儿子报了一个陶艺学习班。学习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不仅好动的行为减少了很多,想象力、创造力、思维力也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 n: L4 S+ h/ K4 z: B( @6 ^家有外向型孩子的父母不妨也借鉴一下这个方法,只要是能让孩子“安静”动手的学习班,都可以鼓励孩子参加。
1 Z* z" Z! C( e' s& ?7 {2 s4.经常进行身体放松法。8 x. X$ W  E( \4 M4 W' F- a
对于多动的孩子,一位医生朋友还告诉我这样一个调节方法:由于孩子好动,身体的各部位总是经常处于紫张状态,如果能让孩子的肌肉放松下来,多动现象就会有所好转。具体的做法很简单,如下——
. D& b# K% G+ Y# d* q让孩子安静地卧在床上,轻轻闭上眼睛,先吸一口气,然后缓慢地呼出。在呼气的同时,心里想着身体某一个部分的放松,每呼一次气,就放松一个部位,引导全身肌肉逐渐放松。放松的顺序一般是从上到下,从外到内。例如,从头、颈、上肢、胸部、胆部、背部、腿,到最后全身肌肉放松。每天进行一次即可。
8 a# x. x- d* p7 }# {" ^4 O" u' o3 y. I" N. h, @2 \
节选自云晓老师的作品《培养20年后最棒的男孩》(另有女孩版)9 R0 L% `( j& w: ]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早教狂人——一位妈妈的早教经验整理!!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