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 | 浏览: 706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暖风向着好花吹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11-06-18 
帖子
26984 

油菜花

楼主
发表于 2011-6-23 08:33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参加过一次幼儿园面试,考了拼图、找颜色,还要唱一首歌。前两个简单没问题,不过我家孩子不会唱歌。正当我们准备说不会时,宝宝咿呀地"唱"了起来,一句歌词也没有,更别说有什么调子。不过人家表演得很高兴,自己很得意,完了还说了句谢谢大家。”8 K/ m* }6 i8 y# i9 A# V
, ^! H/ ^* D' m. |
  “我家孩子面试时,背了三字经,还唱了一首儿歌。老师问了家住哪里,父母叫什么名字,爸爸在哪里上班……”. U- B4 w7 n  Q" ~" m! f3 J% b( z) T2 b  E

0 p7 o& h( u: R3 o  “孩子快两岁了,还不太会说话,如果入园面试的话肯定不占便宜……”
4 w9 h7 L+ m, x3 I+ l
1 A: o/ g0 q0 W/ w0 `  “儿子也被面试过,但是那时候基本上还什么都不会呢!区别颜色,区别形状,说自己的名字、年龄,用小勺盛串珠然后放在有一个洞的盒子里。别担心,幼儿园的面试主要看家长”……! i% `$ h* }% Y( }

# c5 Y4 v* m( A  如果说,升入小学意味着一个人正式开始接受教育,参与入学面试不足为奇的话,那么,入幼儿园也要接受面试,在一些家长看来,就感觉有些不可思议了。
8 d( |# l# l  Z5 m% K% F& v# r1 d' b3 @: @6 G. o/ r
  入园面试主看孩子“适应力”, P) N' A0 K" W1 M7 H1 [
/ H- r- ]& J3 L5 ~* \
  公办幼儿园,特别是优秀幼儿园报名人数过多,使得“入园面试”成为园所采取的普遍做法。然而,不同的园所所看重的面试重点各有不同。% s- R) o6 V9 K$ E

  z* N2 |/ E' X. r+ W6 u  崇文区第三幼儿园园长范佩芬表示,该园进行入园面试主要考查孩子三个方面的情况。( q* k3 ]- ^0 q) x# \3 q6 t! n
6 |4 j8 J: s8 i; q; V
  第一,孩子是否适宜集体生活,这是面试的主要目的。比如,面试的老师会跟孩子对话交流,如果孩子3岁入园时还不会讲话的话,就代表了其缺少自主表达能力,建议家长可以在家再训练孩子一段时间,等适宜的时候再入园。“特别是那些生日偏小的孩子,相关能力的发展会缓慢一些;或者是家里娇生惯养,不太注意儿童自主表达的家庭,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V! B( t6 t. ]' i
# `; m8 X- K* M9 G% e$ t% d: ~
  第二,孩子的自理生活能力。孩子在入园前,应该具备相对的自理生活能力,如会自己吃饭、喝水、如厕等,幼儿园会通过跟家长、孩子的沟通来了解孩子的情况。然而,“坦白说,只是通过简单的交流,幼儿园对于孩子的自理生活能力并不能进行准确的把握。更多只是通过教师,观察面试过程中家长对孩子是否进行过度保护等。”之所以幼儿园会对这方面十分看重,就是希望尽量避免孩子入园后产生的集体生活障碍。; y4 b8 b3 g# u
* O! C. H1 A% `0 Z" J
  第三,观察孩子的身体协调性发展。如今,体现在婴幼儿教育上的问题是保护太多,家长带孩子出门时,或推着车,或抱着走,或坐车,无意间减少了很多孩子的活动机会,使得协调性弱的孩子较以前增加了很多,易发摔倒、骨折等危险。因此,孩子入园前一定要能够独立走路,入园后才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各种游戏活动中去。
( s6 |+ m7 i# d/ o& C5 g& {0 W" {+ ]) d2 L# t
  家长也是面试“对象”
. u: w" X1 h8 o
+ Q& i5 G7 F, _' q1 C( Y" A  除了考查孩子的实际能力外,不少幼儿园还会通过同家长的沟通进行生源的筛选。北京新东方学校副校长王海波指出,对于家长的了解,一些园所也从三方面进行“面试”。
* D3 I7 E, d  C3 A( U; c, M$ K9 ~* F1 Q) g9 u. W/ w
  首先,家长的教育理念是否和幼儿园相一致。比如有的园所追求给予孩子自由的发展,如果家长更强调知识传授的话,就与之不相适应了;有的情况则恰恰相反,如果彼此的要求不相匹配的话,即使入园,家长日后也难免会同幼儿园出现分歧。其次,遇到一些个别情况时家长的态度。如,孩子在幼儿园和别的小朋友打架或摔倒了,家长会怎么办?有的家长说发生这种情况绝对不行,那么对于幼儿园来说,就会被列为“麻烦家长”。其三,了解家长的背景,包括父母从事的职业、教育背景等。
3 n4 j0 S; Z- r1 `/ X! o0 V$ G$ x5 m' g1 [' l
  家长叶先生也深有同感,他告诉记者,除了家长外,有些幼儿园还会通过将孩子带入布满玩具的教室,进行自由活动的方式,观察孩子个体的表现。有的园所会对充满灵气、动手能力强、性格好的孩子表示欣赏,同时谢绝掉相对应的“问题孩子”平衡能力差,玩具到处乱扔。最终通过对孩子与家长的综合“表现”进行打分。“这种做法我本人并不认同。一个群体中,孩子性格各有所长,才是符合他们成长特点的教育方式。”
2 M! _+ E3 N7 i+ i+ R
1 a0 m8 Y7 g' Y  早期教育重在心智能力、协调能力: O7 ^4 H) M, V4 I# ~  k

/ }/ n, G, m! L& t  通过多年来对于幼儿教育的实践和总结,崇文三幼范佩芬园长发现,幼儿园和不少家长对于孩子入园前所拥有能力的期待彼此并不相同。“如今的家长,最为关注的反而是孩子的学习成果,而不是孩子在3岁左右最需发展的集体适应能力。”如果孩子进入一个群体后,发现自己和其他小朋友差距较大的话,最严重的问题是会影响到孩子自己的心理发展。9 d/ B5 G0 h  G

' d* }0 i* n2 [6 H/ h  现在,很多孩子在来幼儿园前都会出现哭闹表现,其原因是面对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且由于不能自理生活而产生的心理抵触。幼儿园之所以强调入园前养成“集体适应能力”,是因为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的职责所在是要关注大多数的孩子每个班只配备两名幼儿教师,限制了其对于每一个孩子的绝对关注。8 C- k. S$ u2 G  {; G
- ]3 L# P+ u6 `9 _# V+ |
  “简单的入园面试其实也不可能将孩子的情况进行完全准确地了解,再加上一些家长不会实事求是地回答问题,依然会出现孩子入园后不适应环境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范园长提出,每年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们对孩子入园后的适应能力表示出极大的信心,但没有两天,孩子可能就不来了,有的甚至会一下子“修学”半年。
9 A4 O9 {% E, A, M, M' N& J- t
1 E7 B' k" b* C; a. H  因此,教育专家提醒家长注意的是,相对于智力发展,小孩子的心智能力心理独立能力以及其身体协调能力更为关键。否则,不重视孩子的这些基本能力的培养,就直接让他们进入幼儿园,对孩子的心理会造成很大伤害,甚至形成心理障碍。“我也希望能给幼儿教育进行"平反",孩子不愿意来幼儿园,有的家长会想是不是教师对孩子不好,或孩子在幼儿园受小朋友欺负了等,这些都是臆测,更大的可能性是因为孩子由于不具备基本的自理能力,而无法适应集体正常生活所造成的。” 本报记者 王怡  X$ ]4 C( }) |. A2 `, B

. f0 `) W1 C- M. T
7 `. F3 Z9 R1 [2 y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帖子
553 
那幼儿园干吗呢?不就是为了让孩子进去好好培养习惯的吗

点评

KAZZA  园力有限,所以有的孩子就录取不了了  发表于 2011-6-23 09:11

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2014-08-07 
帖子
9410 
怎么这样啊,这个就是卡人的地方吗

点评

KAZZA  shi a  发表于 2011-6-23 10:20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幼儿园面试不是走过场 家长也成面试“对象"转贴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