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让我自豪的留学女儿 女儿放假回国了,去美国一年了,回北京刚刚一个礼拜,在与她沟通的过程中,我明显感觉女儿长大了,而且从心底为女儿自豪。 在女儿的美国学校里,中国的留学生并不少,但是我的女儿确实非常突出的,甚至得到了大学校长的特别关注。究其原因,是因为我的女儿的独特性,可以说她是极具中国色彩的中国留学生。 和她一起在美国读书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吃着麦当劳必胜客长大的,其思维和行为在国内的时候就已经逐渐西化,他们喝可乐的次数远远超过喝茶的次数,他们对哈利波特的兴趣超过了对西游记的兴趣,对LADYGAGA的崇拜也超过了对港台明星的崇拜,就连上网也都更愿意使用GMAIL而不愿用国内的邮箱。这样的一代人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在中国思想开放的历史环境下又遇到了信息技术发达的全球化时代,所以他们的学习速度远远超过了我们这代人,他们今后取得的成就也将远超我们这代被历史耽误青春的人。 但是,这样的一代人还有中国特征吗? 我和先生早年也留过学,所以很早的时候就关注这个问题。从我们孩子小时候开始注重中国特征的教育,因为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日后不管在哪个国家工作生活都具备典型的中国人特征。我觉得文化是一个国民的核心特征。我们的法国朋友都极具人文关怀,大都精通艺术,因为法国人正是以法国文化为自豪,杜德的《最后一课》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我们认为我们的孩子也应该具备中国人的文化特征。 许多人对中国的文化不以为然,认为中国的文化太世故,让人不堪重负,但是我觉得中国的文化很厚重,很有韵味,值得细心的去品味。 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开始让孩子更多的接触中国文化的东西,现在流行的弟子规等我们曾经在家给孩子耐心的讲解,哪怕上班回家已经累的筋疲力尽了也在坚持,外出旅游,我的先生总是事先去图书馆查阅旅游地的历史文化事件,这样我们在游览的时候就能够脱离俗不可耐的导游无聊的讲解而有针对性的告诉女儿这片土地曾经历史上的辉煌。除了我们的教育之外,好的老师也非常重要。女儿在史家小学上学的时候遇到一位好老师孙蒲远老师,她是女儿的班主任,是一位和蔼可亲又可爱的奶奶,她身上散发出的中国人特有的宽容大度将让女儿终身受益。还有一位国画老师孙元老师,这位严格而慈祥的画家老师对女儿的影响非常大,将近6年的国画书法学习,使女儿掌握了中国水墨艺术,更是将中国人的坚韧毅力传给了女儿。 女儿在美国留学了一年,结交了很多不同国家的朋友,在交往过程中,女儿以诚待人,不急不躁,明显超越了同龄的中国学生,得到了学校的高度认可,女儿在美国还坚持写中国字,画中国画,有时还当做礼物送给同学老师,这些极具中国色彩的作品被认为是奇迹般的艺术作品,为此学校准备在今年年度在学校的图书馆为女儿举办书法国画展,这也让促成了校长和女儿的第一次深入沟通。 现在女儿在北京,我们还准备带她去听相声,我觉得相声里浓缩了中国人生活的酸甜苦辣,犹如喜剧之悲,耐人回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