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 | 浏览: 6067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9Rank: 9Rank: 9

宝宝生日
2011-01-01 
帖子
44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09:50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在这个月份里。
  宝宝可一个人坐很长时间,要能够学会不用大人帮助。
  自己扶着东西就站起来,也可从坐着的姿势变成俯卧姿势,会用手和膝盖支起身体来爬。可握着杯子的柄拿起杯子,会挥手作"再见"的姿态,也可拍拍手、拍拍娃娃等。
  "时间是累积经验换来新技巧,也是让技巧熟练的唯一利器"。小宝宝的脑神经发展表现在身体各部的动作,这句话就是最好的说明。
    动作方面,
  一、独自站立:在宝宝有能力较稳地扶溶血性黄疸如何治疗栏杆站立后,可训练小儿独自站立片刻。一开始可用一只手扶着站,或靠着后面墙站,逐渐使小儿独自地站立片刻。要注意成人在一旁做好保护,并逐渐延长时间。
  二、扶栏杆慢行:开始先拉着宝宝的双手慢慢迈步,逐渐地可让小儿自已扶着床栏杆迈步,在前方放一个玩具引逗,经过努力能得到玩具。
  尝试到快乐后,就会对迈步行走更有兴趣。
  三、从站立到坐下:当他在扶站的状态时,在床上放一些玩具,引逗他坐下,旁边提供能扶的东西,使他慢慢扶着坐下。
  四、搭积木,玩拼板:用硬纸板做一个拼板,上面有三角形、园形、方块的小槽。再做上三种形状的小硬块。
  边说出它们的名称,边把它们放进相应的小槽里,再让宝宝取出。经过反复练习。
  渐渐地宝宝一听到某个形块的名称,就能立刻把它拿出来。
  五、玩具进出"百宝箱"与投入训练:把几种不同种类的玩具放在宝宝眼前。
  让他看着家长把玩具一个一个地放进"百宝箱"里,边做边说"放进去",再一件件"拿出来"。然后,让他模仿。这时,你要指定他从一大堆玩具中挑出一件,要他"把小狗放进去"。一件件放进去后,再让他按要求一一拿出来,从而使准确抓东西放下的技巧得到训练。在小儿能够有意识地将物品放下后。
  训练他将手中物品投到小的容器中。比如:将小木块放到一个小盒子中,把小球放入小桶中。还可给小儿选择一些带孔洞的玩具,让小儿将一些东西从孔洞中放入,或教小儿将一些小粒的东西放入瓶中。
  以训练手的控制能力。
  六、动作模仿:教小儿模仿各种动作。
  大人做出示范后让小儿学着做。比如:把木块叠起来,打开或盖上盒盖,拿勺子在碗中搅等。训练小儿的模仿能力及用手的能力。
  语言方面
  妈妈或爸爸离开宝宝时,总是对他招招手,一边说"再见",或者抱着孩子去送客时。
  拿住孩子的手教他招手,一边替他说"再见",孩子会很卖力的招手示意。
  孩子说出第一个词时,要比听懂第一个词晚些。模仿语言必须靠听觉、视觉、语言运动系统协调活动,让孩子看着成人的嘴,模仿口形动作,要尝试协调唇、舌、声带等发音器官的活动,学会控制发声气流。
  在孩子"咿呀学语"时,一定要舍得花时间和孩子说话。即使孩子暂时还听不懂您说的话,这种交流也是有益的且必不可少的。这种交流,让孩子能较多地听到妈妈发出的语音,接受语音听力如何检测怀孕最准确的训练,看到发音时的口形,增强视觉判断力。同时,尽早在语言听觉和语言视觉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这对今后学习说话将大有裨益。
  在可能的范围内,鼓励孩子用词。
  或者用接近词的发声提出要求。
  为了让小儿能理解语言。
  有些事可一边说一边做,并训练小儿与成人进行简单的对话。
  认识能力的训练
  一、认图,认物:给孩子一些最好是单个物体的图片。再给一些玩具配上相应的图画,教孩子正确名称。例如:"这是书包"。
  "这是钟"等。千万不要对着汽车说"看这是笛笛"等。应告诉他物体的正确名称。
  以后再教用途、特征等。
  不要让小儿将名和用途,特征混淆。
  为了让小儿更好的认识物品和图片,可在数种图片、实物中让小儿选择、指认,同时教他模仿说名称。
  二、认识五官:先从娃娃开始,拿来一个娃娃,拿着小儿的手去指,例如眼睛、耳朵,逐渐脱离帮助让小儿自已去指。再教小儿指自已的五官,并把自已的和别人的区分开。
  个人-社会交往
  一、和成人合作: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做事情,给宝宝穿衣盥洗时。
  动作要轻柔。
  态度要和蔼,多用语言鼓励他。
  使孩子愉快地配合。要结合穿衣盥洗和宝宝讲话,发展孩子40周脐带绕颈两周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如穿上衣时,叫他"伸手";穿袜子、鞋子时"伸脚";洗手时"伸出小手"。
  洗脸时"闭上眼睛"等。要教会他认识各种衣服的名称。
  懂得动作的名称和做法。还可以用游戏的方法。
  使他乐于配合。如穿裤子时告诉他要做一个"小鸭钻山洞"的游戏:先捉住"小鸭"--小脚丫,再让"小鸭"钻"山洞"--裤筒。要用亲切、丰富的语言和表情、欢快的音乐、有趣的方法,培养孩子爱清洁讲卫生的兴趣、能力和习惯。吃饭时,让他自已拿勺子吃。
  二、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当孩子做事情做得好时。
  应该称赞他。
  不可用太多的命令去困扰他。
  也不可为了要让他服从而使用物质贿赂他,引诱他或要求他。婴儿闹脾气时,家长不要被吓住或立刻妥协,可以不理他,甚至离开房间,让他独自哭啼。过一会儿,孩子自已哭得没趣,自然会停止。若婴儿耍赖,您就"让步"。
  或是您以为孩子还小,可以娇惯一些,以后再管也来得及,这些做法会使他刚愎自用,以致于在和别的孩子游戏时,稍不如意就发怒"不玩了"。
  礼貌待人:如果家里来了客人,可以教孩子拍手欢迎;朋友给孩子东西,应教孩子点头谢谢。要鼓励孩子和小朋友一同玩耍,把自已的玩具宝宝吃什么钙拿出来让小伙伴分享,讲求互爱精神。
  在饮食方面,随着辅食的添加促进了消化功能的成熟,能适应食物性质的转化。所以从第十个月开始,逐渐改变食物的形态,由稀饭过渡到稠粥、软饭。
  由烂面过渡到挂面、面包、馒头,由肉末过渡到碎肉,由菜泥过渡到碎菜。罗宋汤、排骨豆腐汤、小鱼、蒸蛋、布丁。
  水果泥、肉泥青菜泥,都是宝宝的美味佳肴。但是口味要相当的淡,因为宝宝的肝、肾系统还很娇嫩,不能给太重的负担。
  十个月的宝宝,一昼夜喂奶2~3次即可,但一日奶量不易少于600毫升。每天早晚各喂奶一次。
  中餐、晚餐吃饭和菜,并在早餐逐步添加辅食,上、下午可供给适当的水果或饼干等点心。
  下午可酌情加喂一次牛奶。
  也要正确认识宝宝饮食的变化。十个月后宝宝的生长发育较以前减慢,因此食欲也较前下降。
  这是正常现象。
  不必担忧。吃饭时不要强喂硬塞,宝宝每顿吃多吃少可随他去。
  只要一日摄入的总量不明显减少。
  体重继续增加即可。不然,易引起宝宝厌食。
  注意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1、可让孩子与大人坐在餐桌上同时进餐,进一步培养自用餐具的能力。2、进餐环境要安静,不要边吃边玩,边吃孕前检查注意事项边说,否则易分散宝宝的注意力。
  影响食欲。
  十个月开始,就可以考虑给宝宝断奶了。断奶对婴儿来讲是一个危险的时期,如处理不当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不良后果。孩子断奶必须经过一个准备阶段,就是按时添加辅助食品的阶段。随着辅食的添加,胃肠道消化能力也慢慢地能适应一般的饮食。待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发育成熟了,即可断奶。一般一岁左右,最好不超过一岁半到两岁。时间选择在春秋季较好。一定要注意断奶的方法,做好合理添加辅食的准备,通过米、面主食及辅食的增加而相应地减去母乳喂哺地次数,逐渐地达到断奶。另外婴儿患病期间不应该断奶。
  宝宝饮食三大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糖的比例应为1:1:4~5。
  因此要注意荤素搭配,干稀搭配,粗粮细粮搭配。适合九到十个月宝宝的一周食谱:
  星期一牛奶鸡蛋面包,水果,米饭香干芹菜肉末,水果饼干,鸡肉菠菜面条;
  星期二牛奶鸡蛋煎饼,水果,米饭青椒肝丝,水果面包。
  芝麻酱糖花卷青菜豆腐鱼肉丸汤;
  星期三牛奶玉米粥炒干丝。
  水果,米饭三色肉丸,水果烤馒头。
  糜面小馒头虾仁黄瓜丝汤;
  星期四牛奶蛋糕,水果,米饭炒青菜豆豉牛股票技术分析方法肉末。
  水果饼干,金银蒸卷豆腐青菜;
  星期五牛奶麻酱花卷,水果,米饭豆腐鱼肉萝卜,水果红豆米粥,鸳鸯汤面;星期六牛奶鸡肉青菜面条,水果,米饭鸡蛋炒菠菜,水果豆包,菜肉包子豆腐西红柿汤;
  星期日牛奶红豆米粥鸡蛋,水果,米饭豆干肉末炒土豆丝,水果面包,千层糕白菜肉末汤;
  安排合理的生活制度
  吃、玩、睡是宝宝生活的三大环节。根据宝宝的生理节律。
  只要把吃饭和睡觉的时间固定好,其余的时间就是醒着活动的时间。这样,每天的生活就有规律了。
  10个月的宝宝,辅食已逐渐变为主食,每天吃饭吃奶共5次,两次饮食间隔约4小时左右,白天睡觉可逐渐由3次改为上下午各一次,每次2小时左右,晚上10个小时,一昼夜约睡14小时左右。
  生活制度应根据不同孩子和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但已经制定就要认真执行,使宝宝养成有秩序的生活习惯。户外活动可根据季节、天气和温度适当调整,但尽可能保持每天2小时以上。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帖子
312 
路过的,拿走了

Rank: 9Rank: 9Rank: 9

宝宝生日
2011-01-01 
帖子
44 
婴幼育儿
回复 心MM 的帖子

拿走仅供参考啊,个体发育存在不同啊。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十个月的宝宝应该注意些什么?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