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米
- 485
- 经验值
- 285
- 在线时间
- 2小时
- 宝宝生日
- 2010-12-27
- 注册时间
- 2011-8-9
- 帖子
- 53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287
- 精华
- 0
- UID
- 6228726
 
- 宝宝生日
- 2010-12-27
- 帖子
- 53
|
上个世纪80年代,叶义言教授被公派至英国跟随国际儿童生长学开创者泰勒(Tanner)从事儿童生长的研究,回国后近30年里,他一直从事儿童生长发育研究和临床工作,并结合中国人实际,创建了“叶氏骨龄评分法”作为中国儿童检测骨龄和预测身高的标准。叶教授告诉记者,国际上曾一度认为中国人矮了,是人种问题。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人在以每10年增加1.5~2厘米的速度递增,为什么会造成个体差异,关键是人体外部环境造成。
$ r( Q6 w. ]7 c+ s" m骨龄监测要从出生到成年
( \! k9 |# J% f# [& |' H+ \& q) Q5 j$ A7 i6 x1 Q
叶教授表示,在国外,尤其在西欧,经常有家长为身高带小孩看医生;可在国内很少见,几乎没有家长知道孩子一出生就需要进行骨龄监测,每年应监测1到2次,并持续到成年。通过骨龄监测,一旦发现孩子生长曲线向下,就要及时找原因。其中几个节点和时期尤其重要。# A1 t; N: g! A+ Z6 W
! F2 H/ L% E- K4 r% I1 ] 第一个节点是孩子2岁时,因为这时是第一生长高峰结束,第二个节点是青春期开始前,因为人体即将迎来第二次生长高峰,必须进行骨龄监测。同时,婴幼儿期(2岁前)和青春期(10~15岁)这两个阶段生长最快,2岁前约长高30~40厘米,青春期约长高25~30厘米,这两个期间必须保持骨龄监测。最后,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从出生到成年的生长曲线。孩子不断在长高,若生长停滞,或年增高不到4厘米,或突然特别加快,都要找到原因。总之,定期监测骨龄,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是最重要的。' M+ K% ~% j' x% P
Z/ f+ c- f5 a9 B2 f& Q t( Z! a要长高还须防性早熟出现' i, z% f' K/ B' k: S" F. T1 ]2 \, J: f
凡青春征象出现在7岁前,或初潮出现在10岁前被认为是性早熟。叶教授指出,性早熟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骨龄提前成熟。医学上,也是通过监测骨龄来判断是否性早熟。所以,孩子要长高,必须防止性早熟情况出现。而且性早熟具有蒙蔽性,往往性早熟的孩子比同龄孩子还要高,但生长期肯定结束得早,等家长发现孩子不长个的时候,孩子的骨龄已经成熟了,这时候要增高就已晚了。所以,孩子最好一年检查一次骨龄,一旦发现骨龄增长过快,就要找原因。
7 y, j8 x3 j+ ]' g% b) p* w$ z' j# d L/ f6 S9 S* C
目前我国已有较好的控制性早熟的药物,问题是性早熟通常都很晚才被家长发现,这时孩子的骨龄基本成熟了,要长高已经很困难了。所以一旦通过骨龄监测确认儿童性早熟必须及时进行医学介入,延缓骨龄成熟,确保儿童继续生长。6 w1 U1 J5 w# L) C N/ J2 a, [4 L
+ b4 j5 I! r3 E- h1 c) ^" a/ c
最后,叶教授一再强调,孩子矮小就是一种医学病症,要增高必须找掌握有关技术的专业医生或专家进行正确诊断和治疗,否则不如听其自然。8 m( W5 q) y4 t+ K
2 A6 b( ]$ |4 l孩子吃得太饱也长不高, w/ l* d. y% p1 [) v/ b
叶教授还表示,儿童的身材高矮跟睡眠也有直接关系,人体在23点到凌晨1点会由大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但如果此时人体处于清醒状态,生长激素会停止分泌,所以青少年最好在晚上10点前睡觉。这样,入睡1小时后正好赶上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期。
Z/ q3 v s0 X! C4 J" g. v
7 [# [4 Y: `; A6 ]/ k% \2 @& E y 值得一提的是,众多家长普遍会犯的错误是总是让孩子吃饱,这会直接影响儿童生长,因为人在血糖低的时候,也就是饥饿状态下,会在客观上促进脑垂体更多地分泌生长激素,刺激儿童骨骼生长。所以,小孩吃过饭后,就不要再喂零食了,特别是那些垃圾食品,不但阻止饥饿状态下生长激素分泌,还造成儿童性早熟,让孩子彻底成为矮个子。
1 z4 ^3 a( e. n) }% |1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