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反串鸭仔角色,让人更有体会,鸭仔的成长更是孩子的成长。 这个角色的反串,从出生到成长从笨手笨脚的愣头小鸭到独立帅气的哨兵鸭的华丽转变。刚刚出壳时粘妈妈的感情是婴儿依恋妈妈的展现,到知道妈妈不是自己真正的妈妈的那种叛逆就像孩子十一二岁青春期发现妈妈不对的时候和妈妈反着干的场景,最后鸭仔独立离开妈妈时正是十七八岁孩子独立的一个写照,所以,这部动画片大家可以从鸭仔的成长了解孩子的成长,或者说会议还是的成长。
2 N; {6 @) e8 O8 K, {5 [; b6 l- f, n$ W4 n9 Q& C! F& u$ X
2、《 鸡妈鸭仔》这部动画片会勾起妈妈对宝宝的回忆,画面很感人,有些事情是妈妈一生也不能忘的。 映入第一个感人的场景是,鸭仔出壳。这个是让小雨姐姐忆起自己和孩子见面的情景。即使是在产房,但是见到宝宝的第一面,做为妈妈是一辈子也不能忘记的。这个画面很感人勾起了妈妈的回忆感人至深。第二个是阳光下小鸭子发现和鸡妈妈的差异时的画面,这个是很触动人心的…… 3、
0 p. f2 v0 L1 t4 {4 q# R S, B妈妈和孩子的分离次次伤心与《鸡妈鸭仔》中鸭仔离开时鸡妈妈的心是相通的。 7 O7 @; J6 z- l& n7 P5 e: Z9 w3 |
动画片中鸭仔长大后,想离开妈妈的时候妈妈很伤心。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妈妈要和孩子经历多种“分离”,每一次的分离,妈妈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担心、依恋或者焦虑等等。这里面大部分是妈妈对孩子的贪恋,对母子感情的贪恋。其实当孩子有了走出去的过程,反过来妈妈会发现孩子离开妈妈都是必须的,因为只有这样他的翅膀才会丰盈,才会变成“哨兵鸭”。 * S. `3 H5 U+ L2 S' U
4、 谈谈幼儿园入园前需适应,上幼儿园其实是孩子离开妈妈走出去的第一步,是必经之路,一些担心真的是多余的。
. F, W: o8 w( x2 l) j, @; X& ] 时下正是入园高峰期,又到了“第一次母子分离”的时候了。很多妈妈开始了焦躁不安,宝宝因为还小也开始了各种不适应。作为一位已经有了19岁孩子的母亲,小雨姐姐给大家肯定了一点那就是“这种担心一定是多余的!”有的家长因为担心更不想送去幼儿园其实这种想法也是没必要的。小雨姐姐建议一是去幼儿园之前可以带宝宝去提前适应,给他介绍自己将要面对的东西,让他熟悉。另外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尽量选择离家近的幼儿园,孩子更容易适应。 4 t) S3 }- q8 }5 y3 \" ~* d3 E: |9 f
5、幼儿教育不能过多,学习的太多过度教育反而对宝宝的成长不好。 , b8 a# _/ |3 u
现在幼儿园五花八门,各种早教幼教机构也遍地开花。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学习更多,接受更多的知识,恨不得让孩子提前把小学的知识都学会了,看似是在给孩子争取时间,实际上这种反作用对孩子有很多不好的影响。小雨姐姐说,家长让很小的孩子学习更多的知识尤其是提前接受一些以后学习中老师会教的知识,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并不好。专家研究,在小学有很多患多动症的学生,往往是因为已经学过了老师讲过的知识而不专心听讲的,注意力长期不集中就会导致多动症。所以建议家长一定要适度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