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米
- 280
- 经验值
- 280
- 在线时间
- 10小时
- 宝宝生日
-
- 注册时间
- 2012-4-14
- 帖子
- 30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290
- 精华
- 0
- UID
- 7692916
 
- 宝宝生日
-
- 帖子
- 30
|
“各类土木工程,是地质、气象灾害的主要载体。大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常常不是地震、泥石流、滑坡、海啸等造成的,而是不合理的土木工程建筑所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地震与防灾工程专家谢礼立日前做客世博会公众参与馆“相约名人堂——与院士一起看世博”时,揪出了各种灾害背后的真凶——不合格的土木工程。; b0 l" ]% G4 @7 a
+ `; c5 j' H) o7 g5 h9 w' J: e- I
同灾不同难
1 N5 b! V" }! q: o) C, v% @$ I. f0 X' G, Q* H
前年,汶川大地震死亡失踪人数88000余人;今年2月,智利发生8。8级地震,地震能量增大了16倍,死亡失踪者只有721人。今年4月,青海玉树7。1级地震中,人口3万的玉树县死亡人数超过2000人。4个月后,新西兰发生7。2级地震,地表横向移动3。5米,30万人口的城市却无一人死亡。 T; E0 q' [2 N* Q) ]( o
: H% _! H3 x/ m2 ~+ v! L
同是强震,造成的结果有天壤之别,关键是如何预防灾害发生。谢院士说,中国有全世界最完善的防震减灾法系、最强的地震管理体系、最大的防震减灾队伍和设施、世界上地震预报唯一的成功先例,震后恢复重建水平世界一流,却一直没有一份令人满意的防灾减灾成绩单;最大的教训是一直忽视了防范土木工程灾害,不能将最有效的防震减灾措施,布防在地震来临前。9 t: C9 I; `% X& l( l* f! ?2 v5 s, ]7 j
- O$ n2 A0 D4 G+ i 灾害应可控# E8 \: q* {0 _. P0 ? l
& U+ U& s! Q3 n. E 地球演化自有规律,欲减轻自然灾害,除了土木工程防灾,别无其他好方法。
# H$ A6 a. u9 @- c3 `% ]8 D% t7 G
4 P, i7 z/ G8 r. j1 p 谢礼立指出,地震、风灾、滑坡、泥石流等造成的人员伤亡,以及煤气管线爆炸、地下水管爆裂、煤矿塌陷、溃坝等,均属于土木工程灾害范畴。不当的选址、不当的设计、不当的施工、采用不当的材料、不及时加固等,导致土木工程无法抵御自然灾害带来的各种载荷,最终建筑工程土崩瓦解而“杀人越货”。7 h7 m& C8 }$ [* E/ U+ K* ?
( C6 A8 K! P5 ~9 Y/ r 只要设计合理、施工得当,一个很普通的草房子或者砖木房子,也可以抵抗烈度为11的大地震。相反,土木防灾不到位,即使是钢筋混凝土,也会“楼倒倒”。“从土木工程防灾角度看,无需地震预报。”谢院士说,目前,科学家已经掌握了设计建筑“不倒房屋”的各种土木工程技术。有了“不倒屋”,即使地震来临,也可能避免家毁人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