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米
- 1171
- 经验值
- 1171
- 在线时间
- 283小时
- 宝宝生日
- 2011-08-11
- 注册时间
- 2012-3-21
- 帖子
- 176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1454
- 精华
- 0
- UID
- 7615186
  
- 宝宝生日
- 2011-08-11
- 帖子
- 176
|
本帖最后由 qiji198399 于 2013-12-6 16:21 编辑 ; a$ ?. R! u2 y( E- t
; G7 E/ {6 j" v4 }! ^5 P 孩子一岁时抢小朋友的玩具,因为他以为凡是看见的就是自己的;两岁时,他不肯让别人玩他的小车,因为他不懂分享;三岁时,他常把“不”挂在嘴边,因为他要自己“做主”。我们明白孩子的发展规律,所以我们给他一个宽松的环境,等他慢慢长大。 $ R: B. e- n) w# D/ N
( T7 T/ Q9 g4 b- ? 即便不考虑孩子们性格上的差异,他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父母们正在逐渐意识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孩子不良行为的处罚方法也应该有所转变。我们应该了解一个教育原则,就是年龄不同,规矩不同。那么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的最佳处理方式是什么呢? 3 Y' O' j" B) \* a1 A/ {4 r
; l- q. C$ U4 n5 ]% B7 ~) ^" ]
接近1岁大的孩子/ N9 @# U, A' U8 e
- B4 {8 @9 a$ M4 H3 g 特点:好奇、好动,而且精力充沛。此时他们所面对的挑战和重大任务是探索周围的世界。
2 x) J) ` B x+ Q6 K3 }/ Q
( G7 f W' \) r! W 典型行为:开始认知语言,懂得一句话里字词的前后关系了;他们还不了解外界的环境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比如说,他们并不知道玻璃花瓶摔在地上会碎的; 一旦他们想要,他们就要马上得到,让1岁的孩子等待简直是太困难的事情了。他们没有行为和情绪控制的能力。! y- i2 i0 o. _) ?
* w% p' p9 k/ ?7 D: { 父母怎么办:
7 m% j" u) c7 I6 ^9 ]7 E. K . 合理地调整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可以给孩子做示范,告诉他哪些行为是正确的,但是不要坚决要求孩子一定做到。成人说话的语气和面部表情是让孩子明白教诲的最好方式。说话的态度是坚定的,但是反应不要过于强烈。
/ x! B% p! k2 y .管理的重点要放在预防工作上。保证家里的一切设施对孩子来说都是安全摆放的,把容易摔碎的东西都收起来。
7 p! Y" q6 D8 @! ^# U$ n .可以用安慰和转移孩子注意力的办法使他停止哭闹。) d9 J2 M" q1 o, H( }
! E' C" A% q* B0 f7 u6 w" {
2岁大的孩子
% o. {6 F* H. c, f: s
$ S) x+ u# A/ U2 O& C( n6 C 特点:他们的生活被自己情绪的巨大波动和起伏所占据。他们所面对的挑战和重大任务是了解自己的各种感觉和情绪。
; S+ H8 V4 D( K6 o; c* b! `/ ?
3 h% k* h/ a0 M4 N% o 典型行为:不断地对外界作出一些尝试,想知道其他人的反应是什么;还不能正确地认识和传达自己强烈的情感,有时候,他们的情绪甚至会高度膨胀,无法控制; 他们发现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每件东西都能够得到,所以就频繁地大发脾气和哭闹。2 {4 C* S1 n' U7 k# P0 B
) r7 X7 t$ L. j 父母怎么办:
! T. U. a! B H5 v% u6 e3 _ . 将与孩子抗争的激烈程度降到最低点。清楚地向孩子阐述你的期望是什么,而不要对孩子大喊大叫。不要过高估计孩子的能力,只给他一些简单的选择就行了。如果有必要,还可以给予一些物质刺激让他与父母合作而不是对抗。父母一定要意识 . 帮助孩子控制他的情绪。如果他打人,那么就教导他用语言来表达他的气愤,而且要向孩子解释:“我们不打人,打人会使别人受伤的。” a* Y- ]" t# l( W
* 谨慎对待孩子的大发脾气。有时可以冷处理,不理睬他的哭闹和发脾气,更不能妥协,但是一定要呆在孩子的附近,直到孩子不再哭闹为止,然后再给他讲道理。不主张处罚孩子,也不能让孩子独自呆在房间里悔过,但是可以把哭闹的孩子带到一个安静的地方使他慢慢平静下来。
2 y+ m z. q/ @
$ Q" c h, Q4 U1 G3岁大的孩子) |9 L7 y3 b9 O8 ?# q4 o
" d$ h# a/ J8 R5 ^1 r( ~ 特点:这个年龄的孩子的自立形式是通过任性来表现的。他们所面对的挑战和重大任务是学会更好地控制他们的情绪。9 f8 `, U! K+ L/ |. ? l$ J* _
3 m& ~( n6 l% t2 V, @& ] 典型行为:在父母的要求中,孩子们有能力做到的事情,他们也愿意去按父母说的做,比如睡觉前要洗漱。但是,父母别指望孩子能够始终合作;他们能够理解原因和结果这个概念了; 孩子发脾气和哭闹仍会经常发生。他还会噘嘴生气了或者哭哭啼啼地抱怨。不过,他能够慢慢地更好地应付挫折了。! T/ H5 q" j( P+ x' O" d, R0 I
' A7 x; T, H, e1 t( o
父母怎么办:
7 U1 G6 `, X9 n; \! [8 P$ } .交给孩子一些“工作”去做。不要因为他没有坚持到底完成而惩罚他,而是对他的每个努力都表现出非常赞赏。
1 O2 f+ |* Y9 W& M, S . 让孩子用做游戏的方式来表演一下好的行为举止。比如,放一段音乐,让孩子在音乐结束以前要作好饭前的准备工作:洗手、摆放好他的小碗和小勺、双手交叉不摸东西等着开饭。+ O5 A4 ?; e2 f7 ]
* 惩罚孩子的时间要短。虽然3岁的孩子已经发育到能够承受面壁3分钟的惩罚了,但是为了避免事态的严重发展,还是让孩子少受点挫败的折磨为好,尽早结束惩罚,想办法让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 c) N+ J6 ]* [# }) o$ P. h% n
0 P$ F2 P* n' O 4岁大的孩子" u; d( \9 x9 S# A+ G: a
2 }: Y+ G& d6 i# L: Z1 F 特点:这个年龄的孩子的社交能力不断发展。他们所面对的挑战和重大任务是学会合作,使自己的需求与其他人的达到均衡。9 H, ?& T' ] L& z/ A3 h6 y
+ I( V9 j9 w( Y1 | 典型行为:更加专注于游戏和各种活动。因此,当他们玩得正起劲的时候,让他们放下玩具或者停止游戏就变得格外地困难;因为他们更加了解自己缺什么和想要什么,所以他们会用更加强烈的方式来抱怨;有时他们会隐瞒事实的真相来满足自己个人的需要。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这样做是在欺骗,是错误的行为。. `6 C" i. p8 K6 j/ C( P
8 m* A! M8 @4 Q* i' N
父母怎么办:
% x/ ~! w% I* K% D. a9 \3 c .给予孩子充足的时间去结束游戏然后再做另一件事情。0 T4 A3 D( h6 S) m
.对孩子的哭闹置之不理。不要对他的哭闹过于关注,也不要有明显不同于往常的反应。3 n6 s& b6 y! t* g9 ^ k
.冷静地对待孩子的谎言和欺骗行为。处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有这种行为是正常现象。不要因为他做了什么或者没有做什么就贬低他,使他产生羞愧感。, E4 G+ n9 I. I, s/ Z$ d
6 q2 C" Z( o5 ~1 ~& p 5岁大的孩子3 k2 o/ a7 P. Q+ i
. y* a. a# S7 C$ x0 S
特点:他们能够领会父母具体的要求和规则了。他们所面对的挑战和重大任务是依据自己懵懂的道德意识去做事。
3 H# U* K* j9 ` H0 f 2 n, x7 E' c6 ` O. F
典型行为:开始学习站在别人的立场想一想对方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已经能够懂得遵守规则,也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事。但是,他会超越界限试探你,看看你有什么反应; 虽然距离理想的目标还很远,但是与以前比较,孩子到了5岁就能够更好地控制住自己的冲动。如果他们的欲望不能够得到满足,他们也很少摔门、打人或者大哭一场了。
7 ]* _0 q5 @) ]& ~ A& f9 `7 o
' C2 D' Z. w' \# j* S9 C 父母怎么办:
3 t7 ^, |# D& @8 J7 l' G# n: N: O . 拓宽孩子的视角。可以问孩子:“你喜欢别人这样对你吗?”然后告诉孩子他这种行为给别人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向孩子解释清楚为什么要遵守行为准则。
5 O+ e2 u. }; J2 ~. H& P8 i . 制定并尝试一种行为管理体系。比如,每天早上把画的三张笑脸贴在墙上,如果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就把笑脸变成苦脸,并注明犯规行为是什么。一旦3个笑脸都变成苦脸,他就要受到小小的惩罚了。如果一天下来哪怕还剩了一个笑脸,也要给孩子一些鼓励。: {& _" P" {) F2 n& a
. 设一些限制使孩子明白自我控制的重要性。比如告诉他:“给你3分钟的时间停止大哭小叫,否则你就得自己呆在房间里不允许玩玩具了。
; t1 r4 J4 Z4 Z4 @
+ O$ S3 D+ X" c+ Z5 s8 |6 |9 m) S; u
3 c) u( Y- J( N; p" }" z7 `- o, C& f# e)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