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米
- 758
- 经验值
- 758
- 在线时间
- 225小时
- 宝宝生日
- 0000-00-00
- 注册时间
- 1970-1-1
- 帖子
- 87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983
- 精华
- 1
- UID
- 5429409
  
- 宝宝生日
- 0000-00-00
- 帖子
- 87
|
妈妈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在许多家庭中,最重视孩子教育的往往是妈妈,对儿女在教育方面最具体实施% B, c0 B. n7 N0 m4 A5 D
的也是妈妈,很多伟人的成就都少不了好妈妈的教育。因此,如果在家庭教育方面妈妈的处理方法不妥,就
. Q, r+ c: U+ A容易与孩子发生冲突,不仅让亲子关系变得紧张,也会耽误你的宝宝成为“天才宝宝”哦。9 f" Z3 M9 }8 O
传统好妈妈标准:
* j0 ^5 s. ^2 B2 S; t3 l 1、善于理家,如清扫、做饭、做针线活等;/ z( @" r! L1 i% |; I& [
2、照顾孩子,安排好子女的吃饭、穿衣、洗漱、安全等;! {0 @2 v. k( _$ a. x
3、训练孩子懂规矩,养成良好习惯,安排孩子的生活;2 R) v' D! M% `$ ?0 z- v' I! L( L
4、教育孩子守秩序,听话,奖励他们的好行为,纠正他们的错误;
6 } c) w5 J( E 5、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和性格,建立宗教信仰等。
7 _- d) r) s: \ Y7 P6 q 现代好妈妈标准:( q! t( w& q: A2 W) a8 ?
1、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鼓励其独立性,教他们适应生活;: W2 I8 ]# B/ _
2、注意孩子的情绪发展,使孩子保持愉快、满足的情绪状态;
/ W3 b9 G- L: m% P- M0 f8 p/ ^ 3、促进孩子的心理发展,培养他们的阅读和计算能力;+ D. F1 A2 e, R5 u. p1 \7 U
4、爱孩子,与孩子分享快乐,引导其在儿童水平上安排生活;' z9 f* I" Y: d6 a% ^
5、对孩子说的话感兴趣,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 M# P9 u0 ~/ |7 j+ g
6、镇定、愉快,有幽默感,经常面带笑容。
+ C+ u3 X9 N: F- J/ n' i5 m 孩子长到2岁以后,逐渐发展“自我意识”,要求独立、不愿被父母干涉,并且开始逆反甚至全然不顾& F8 C) B- J `* N$ V5 `
父母的命令。作为妈妈,情绪激化进而打骂孩子,或放任不管不问、任其发展,这些都是“不聪明”的做法9 p7 l" l$ `6 l# p
。想找到好办法,看看现代好妈妈应该怎么做吧。
' D, f0 G' _0 K; i8 Q' ?! ?9 U 现代好妈妈育儿准则1:言而有信+ }+ e+ a( n6 h' e/ m+ Q: k. {! c; [' e
如果从1到10代表正确管教儿童的原则的重要程度,数字越高越重要,那言而有信、言行一致就可以用12来表示了!很多妈妈都知道,身教胜于言教的道理,而现实生活中,却常常让孩子处在“言教”与“身教”的矛盾中。一边给孩子讲“粒粒皆辛苦”,一边却随手扔掉不合口味的食品;一边给孩子讲“孔融让梨”,一边却争先恐后地挤车抢座;一边告诫孩子要好好听老师的话,一边却又背后对老师评头论足……诸如此类的矛盾行为,比比皆是。如果妈妈都言行不一,即使你再理直气壮的要求孩子,也只能让孩子口服,不能让他心服,未来成为“两面派”就是可预见的了。
) X$ F7 w8 X1 k$ b 操作指南:2 D2 C4 E( x+ t% L/ K; {& {# M
1、对孩子承诺过的事情,就一定要兑现,但是对没有把握的事,绝不轻易许诺,哪怕孩子再哭再闹,只要认为不合理,绝对不能答应,千万不能有“先答应他不就是了,省得孩子掉眼泪”的想法。而对孩子的褒奖,只要答应了他,无论事情有什么变故,我们都一定会做到。久而久之,孩子就能适应这样的教育方式,知道哭闹行不通,也知道自己说过的话就一定要做到,所谓“一诺千金”,做人,就要“言而有信”。
5 n3 E: g- @7 q3 X 2、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对我们大人也是一个无形的督促,有时为了打发孩子,也曾经有过想随便找一个借口的时候,希望能蒙混过关,但这种情况下,孩子反而会成为一个监督者,让妈妈能从自身做起,注意言传身教,不让孩子挑出毛病。这样教育起孩子来,不仅省去了不少口舌,而且还培养了孩子“诚信”的美德。
2 r7 J8 v7 r% |; X" Q% B 现代好妈妈育儿准则2:尊重孩子,惩罚有道理) T7 ^, N$ z/ b0 \8 q- g
大声喊出孩子的名字或下一个定论,像“你真是粗心大意”是两个最无效的方法,这只会伤害孩子的自
; O6 I5 S0 ~8 x; b6 j尊心。所以,尽量吝啬你对孩子行为一刀切的批评。理论上讲,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处罚,能够
+ R5 r7 m$ y4 w2 E8 y }; X% |$ f使孩子明白行为和后果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教会他什么是责任,承担这个后果就是他的责任。如果父母决定) n0 f3 X3 x6 d. ^0 Y; w
使用这种处罚方式,那么最好事先向孩子解释清楚后果将是什么,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警告。: D. y! C5 `: O. S- Z7 Y7 b! N
操作指南:5 q; P1 e8 I" o7 e2 U0 a* V$ E
1、有时我们对孩子的行为并不能先知先觉,那该怎么办呢?合理的反应是,看到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2 r4 i1 I; f0 y& h0 ^* e
,妈妈就必须针对这个行为想出一个适度的处罚结果,然后马上执行,决不能缓行。比如说,你带儿子去超
& U% k; o) Y( c4 a5 g, B市买东西,他总是在货架的过道跑来跑去。此时错误的做法是,对他说:“下一次买东西你必须坐在购物车
( _$ D" G0 k/ S! M0 g% z0 U里了!”,正确的做法是,马上就把他抱进购物车里,告诉他这一次就必须坐在里面了。! [% ^# `. _2 } ~% Z
2、比如孩子打人,有时候妈妈需要把孩子带走,离开当时的处境,反而能够使他冷静下来,认识到' y3 t3 I# l. ~9 h, d1 `* l. b! G6 r
自己的错误。一旦孩子犯错,有些妈妈就喜欢针对问题喋喋不休地说教。与其这样,还不如带他出去走走,
' @. H5 L/ D( O- e ~3 B: H: D换个环境。走一段时间过后,再告诉他:“我很爱你,但是我决不允许你打人。”有的人或许会产生疑问:
- b; m2 R* z( X% H0 G这就是对孩子打人的惩罚?这明明没有任何惩罚呀?确实没有任何惩罚,因为妈妈用各种方式管教孩子的最
! Y8 G* |! g+ P# D3 V终目的是给孩子的过激行为降降温,使他不要再有这些不好的行为了,所以,一些低调的缓和方式有时也可8 |2 a( ?2 x% A% I3 k& m7 Z
以试用,也许就足以达到你们期望的效果呢。; M8 d1 H' @" U; P2 V7 `
现代好妈妈育儿准则3: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
& n, x, h/ h7 G3 l$ d+ _ 妈妈变成“母老虎”?恐怕很多母亲都不能接受这样一种说法,反而觉得孩子太不理解父母的心意:“
/ `' a5 V$ b9 P8 l3 |我如此严格地要求他,都是为了他好啊!要知道‘爱之深,责之切’,我要是不为了他好,我何必要如此辛
( ?8 p" J" c! N# ^7 [5 _0 M苦照顾他呢?”吃亏不讨好,估计很多妈妈都不明白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喊大叫、摔门、态度粗暴,不是只& T2 t$ f7 L# @; L; O
有孩子才会犯错误。很少有父母可以夸口说自己在管教孩子时从没失控过,我们多数都会在事后为自己的行
4 P$ M& O' `* Y1 s为感到后悔。现在,不少母亲好像都明白了“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的道理。/ J4 Q) q. W1 F. f
所以,不少妈妈对孩子在家、在学校的表现十分关注。而这种关注往往就是时刻要抓他的“小辫子”,
/ K6 l3 A7 r4 J' L只接受孩子的优点,不接受孩子的缺点,不能容忍孩子犯下错误。失控的怒火会影响你管教孩子努力的成果
/ J& @( F! g) }- o1 J( R+ k。如果总是大喊大叫,孩子学不到什么。相反,一旦他习惯了你的这种方式之后,会将你的话当作耳边风,0 \1 k0 o' q: Z9 x7 C: k% [
慢慢就会变成,你的批评或表扬他都听不进去了。
' }* A' _' |! v. m8 j 操作指南:
" w& y) G3 T3 Q8 E, C1 J; l3 \ 1、用冷静的头脑对孩子进行管教,会让孩子感觉到你的教导是客观公正的,并且,他也愿意带着极大
. ^/ S' y4 G2 e- R% X; ~的兴趣去做到你对他的要求。
$ k- m* E" ]( w# ^1 o' _ 2、想好今后在你将要发怒的时候怎样使自己平静下来的方法。从1数到10,或是深呼吸几次,亦或是走
1 [8 s1 {4 o/ D' l* _- R9 I开一会儿。但如果这些方法仍无济于事,最终你还是失控地对孩子发了脾气,记住事后要真心地向孩子道歉
. e& C& b! y5 q4 I/ y1 H,告诉他,你也是人,也会犯错,但你能承认并改正错误。
/ q' R. s4 {, y0 [# c+ r 3、如果你特别生气,完全可以表达自己的情绪。但经常发脾气的话,当你再生气的时候,孩子也就见2 f2 I( v) J# R7 L% b- m
惯不怪了。
5 n; S$ i1 T0 N3 M9 V* |' H" l5 W 现代好妈妈育儿准则4:表扬有分寸 d0 x- m- G& ?1 o U
相当一部分父母误解了“赏识教育”的基本原则,他们以为“赏识教育”,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找出夸孩
2 k1 a& w& {! }3 ^4 I子的理由来,甚至认为,“孩子本没有这些长处,你夸了他,他不好意思否认,自然就会朝这个方向努力。
& |! H1 f+ k) f. T7 N/ i4 K* G”事情果真有这么简单吗?孩子对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清楚得很,他会怀疑父母这样夸他是有他们自己的! E$ N8 E0 e8 Q3 M* V& d
目的,“他们为了让我乖乖就范才这么说,他们很虚假。”为了表扬“真正的自我”,孩子很可能得到的赞
. g& X, O3 I! E9 }* h扬越多,就越顽劣。心理学家吉诺特发现,“幼儿受到过分表扬,反而会引发反感和不安。”对了,一旦孩: K2 f2 Q3 ]) z2 S7 z6 W
子发现父母的鼓励带有“哄骗”性质,他有可能抵触心理越严重。7 E! o# @5 X; T* L' j- j2 M; ^
“你好乖呀!”“你真是懂事的好孩子,你是爸爸妈妈的骄傲。”“哦,今天早上你表现得像一个天使
# M6 X$ u/ a3 G" b* o1 ~3 G! _!”对于小于5岁的宝宝来说,这样“抽象”的鼓励毫无意义,他根本不明白他的哪些行为像“天使”,哪/ B: s* l* s( {# |/ @
些行为又成了爸妈的“骄傲”。
0 q7 S- J4 j" u0 @6 Z 操作指南:
- n+ ]6 | z4 D 1、鼓励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宝宝的好行为,那么表扬应该越具体越好。我们会发现,一旦我们指出孩子2 y H' F5 E& n3 M/ T
的哪些行为“有进步”,孩子以后会遵循这些行为规则去做事情,他就会自觉自愿,我们的养育过程就会“ s8 Z" h; m1 a8 I* [0 t/ p
省力而见效”。具体到某一个细节的鼓励往往是低调的,比如,“你今天早上主动帮妈妈铺床,我真高兴,
& C7 d& n# O; z) M谢谢。”“你主动帮妈妈摆放碗筷,下楼时主动搀扶爷爷,真不错!”低调而具体的鼓励听上去随意而亲切! Q4 W2 A; Z0 N# ^ m
,具体而低调的鼓励,听上去才不会很“假”。9 C/ q+ @6 ~9 l( n
2、宝宝尝试着用小肥皂洗袜子,原本可能是因为这是一种“全新的游戏”,“很有趣”,你如果大惊" K9 C( C |* B0 O+ u9 s
小怪地为此奖励他一辆遥控汽车,也许宝宝下次会为了洗手帕再跟你要一辆玩具汽车,而自由自在地与肥皂
( w* i l5 {9 P; ^ _1 |、清水玩耍的乐趣,反而在此功利的目的下大大地减少了。不要将物质奖励与宝宝的做事欲望挂起钩来,下$ L" h( c+ _9 l0 W% E1 O+ e- f
一次,他再有“嘻(洗)刷刷”的欲望,对他说一声,“你真能干,能自己做事情了,真让妈妈高兴。再说,+ B+ A% j" N: W& F
洗袜子本身也很有趣。”这就够了。
" P& I/ P, k0 A) N3 D: _* S" d8 q0 H: Z)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