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蕾妈妈提问:- l+ w& w' B8 k3 O
我的孩子马上升中班了,由于家附近没有比较好的公立小学,想利用剩下的两年时间给她准备备考民办小学。请问在英语学习方面有些哪些建议,可以帮助孩子比较顺利地应对英语面试?
1 ~$ X- Y, K H* \4 R2 o* ]
, S7 v! X/ |4 L; z4 z6 R% V家长心态很关键' R7 Y5 X9 |; W$ z6 l& Q4 ^
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任何学习的首要目的都不是单纯为了所谓的知识的积累,而是在积聚一种内在的探索兴趣和能力,英语学习也不例外。因此,家长可以首先给孩子提供一个兴趣的土壤,让他们发现还有另一种语言可以让他们跟不同文化的人沟通。父母心态的放松在幼儿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千万不要为了应对幼升小面试,给孩子增添过多的学习负担或是应试压力。 Q- T2 o+ ]% W1 [' b: h, B C
, D4 Q% P7 ^, l7 F) Z1 ~$ B7 Y
; w$ U* F: z% j, K4 j! l5 z+ o7 @( }
专家支招:四招一式助力幼升小面试
7 u4 w6 G3 a+ F" }' b$ k 在幼升小英语面试中,老师们主要是在观察孩子是否具备基本的听音辨音能力,英语的节奏感,还有自信的交流态度。虽然每个民办小学的面试题目都会有所差别,但一般要求孩子有一些简单的对话能力,有些学校可能会让孩子跟着老师读一些之前没听过的句子,来判断孩子的听音辨音和发音模仿能力。因此,建议家长采用以下几个亲子学习方法,帮助孩子锻炼听音辨音和英语会话能力,提升自信心,成功应对英语面试。
$ V* x, H, n: C" O ( Y6 i& ` J- H; P5 k4 @" l
% I/ Q4 z( n* _. D+ U5 A0 n g
! [# g9 B a6 Y& M0 M5 b两招: 大幅提升听音辨音能力! y+ X: t7 w2 k/ C0 M# ]. ?+ ]
1)亲子英语故事阅读和角色扮演。孩子天然对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故事阅读,尽量多选择有原声朗读的故事书,和孩子一起聆听。在听故事前,可以多提问来进行孩子兴趣的引导。故事讲完后,还可以和孩子进行角色扮演的互动来增加学习的内容。孩子在这个阶段应该会要求反复朗读自己感兴趣的故事,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英语听和说能力提高的过程。/ g$ H- N p( {) H) w
2)一起观看一些适合孩子能力的英语动画片。注意精听和泛听结合,观看第一遍时可以不带字幕让孩子自由理解,观看第二遍时可以搭配字幕向孩子进行解说。另外,也可以找一些有TPR (全身反应教学法)的英语歌曲 (网上素材或DVD, 如“英语启蒙”系列), 跟孩子一起唱歌跳舞,来培养英语节奏和语感。
$ [. s2 V& i4 ~6 X) c; y6 ?+ S/ L
5 y+ Q% G6 h9 R
两招: 快速提高沟通交流能力 X: |) A; S* I8 C5 S8 _
1)一起做亲子游戏。可以和孩子一起做菜,干家务和做游戏,期间只用英语和孩子沟通,可以教孩子一些相关的单词和句型的用法。让孩子在帮助父母的过程中,也可以练习英语。# l4 f( d7 M- R6 b
2)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参加师资过硬的英语培训机构。一般来说,孩子在一个集体中,面对同龄的小朋友,会有更多交流的机会。而专业的老师也会更擅于调动孩子的兴趣,通过各种互动加强孩子的语言交流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孩子克服怕生害羞的心理。在选择教育机构时,家长要关注的是,老师是否灵活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点,及时调整课堂活动内容和形式。
/ D1 k. y/ z: ]/ U
( }8 q! V7 c2 x" Y$ T [: `* A5 v# M! e- u
一式: 诚实自信很重要
7 t0 N" V% J9 m2 R8 D. _ 告诉孩子面试中要保持自信诚实。其实英语面试更关注的是孩子的未来英语学习能力和自信,而不只是现在会说多少。所以大胆地告诉孩子,如果有听不明白的,就大声的告诉面试老师,“Sorry, could you say it again?” 如果实在无法回答问题,就直接诚恳地回答“Sorry, I don’t know”。自信诚实的孩子一定会加分不少。
q6 n, U/ n% P" ^
8 k. R4 Z1 d2 P& I$ N9 z( e; n, ]% f/ K. y( |+ Y7 ~
揭秘:幼升小英语面试到底面什么? i9 ~( x" b. ?4 R: J
+ |" u, _) T- G/ ^' d 每个小学面试的题目会有所不同,但大体考察的方向差不多:第一,孩子在幼儿阶段学了哪些内容;第二,孩子有没有哪些生理障碍;第三,孩子的学习习惯是否良好,在面试过程中是否有仔细听;第四,孩子的语言天赋如何。其中,第二点和第三点是学校关注的重点。对于学校来说,孩子在幼儿阶段学习了哪些内容并不重要,知识的欠缺可以在入学后弥补,但良好学习习惯和自信的态度格外重要。
; o2 H$ [) L4 Y5 B( P- |6 w* D, O2 U)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