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米
- 374
- 经验值
- 374
- 在线时间
- 52小时
- 宝宝生日
-
- 注册时间
- 2013-3-5
- 帖子
- 67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426
- 精华
- 0
- UID
- 9350728
  
- 宝宝生日
-
- 帖子
- 67
|
不听话行为1 顶嘴8 Y: W1 v; x9 ?) C
4岁的儿子能说会道,你说一句,他顶你10句,且振振有词。比如玩具不收好就去看电视,我说:“不收好不能看电视。”他就说:“我有权决定什么时候收拾玩具。”我气得关掉电视不让他看,他就叫起来:“你不能干涉我的自由。”
% }3 T0 k8 V3 L+ w 专家解密# d6 M9 v0 i2 t* e9 r$ ?, R
孩子的话显然来自家人的版本。如果家庭崇尚民主,对孩子的教育也应该是民主的。此例孩子的话,可以说“句句是真理”,且能够维护自己的权利,他的行为本质没有错。他只是欠缺尊重父母,但前提是父母也没有尊重他。! v( N) Z+ n1 w. S( C
一对一支招
2 i1 m; u5 Q6 e5 V2 H 在孩子回答“我有权决定什么时候收拾玩具”后,父母可以不再言语。事后与孩子讨论:父母希望他立即收拾玩具,他是否应该接受?他希望什么时候收拾玩具,父母是否也可以接受?% H1 n6 `7 n* m* K# T9 g
不听话行为2 批评就摔门. f) f% P5 p( o
每次批评女儿时,她会在你面前“砰”地把门重重关上。' a: m( k W) |/ l1 |
专家解密 {* v. c* C. Z
这是个模仿力强、对人际关系敏感的孩子。若处在良好家庭人际环境中,孩子的人际能力将得到卓越的发展。父母忽视家庭人际(夫妻之间、与长辈之间等)沟通或大人之间戏谑、嗔怪的行为,年幼孩子看到的是表面,而孩子的模仿性很强,就学会了。
6 y6 e6 ]# L7 `8 @4 p 一对一支招3 c( r$ s# X7 S7 z; s: m$ z
成人之间互相关爱,互相理解,多做正向沟通。孩子将很快学会并反馈给你,令你欣喜万分。
& G% e0 f3 t) E( } 不听话行为3 耍脾气- z2 J* f+ [5 s% K4 j$ q4 i8 H
儿子玩起电脑游戏没完没了,我说:“别老玩,眼睛会弄坏的。”他头也不回地说:“你真烦,烦死了。”如果你和他讨论这个问题,就陷入纠缠不清的讨价还价之中,弄得我头都大了。$ ?# V+ S' m1 `# c q2 b U; T3 {% A! W& S
专家解密
, R6 H- f4 J) e- }0 V" _: G) J 孩子嫌父母烦,是因为他必须停止玩游戏,且即使不停止也势必玩不成。而顶撞的言语是家人的版本。& ?0 i: X d7 l0 X& z& n' L
一对一支招
4 r1 o- t/ B# Y3 p 玩电脑时间长了影响眼睛,是孩子已经知道的和你多次唠叨的。正确的做法是与孩子约定玩电脑的时间,并用闹钟或计时器予以控制。必要时父母轻拍孩子的身体给予提醒。平时,要特别夸大地表扬他如何有自控力予以强化。
7 H/ U& u0 [: M( \+ @ 不听话行为4 反驳有理2 ^1 v& m/ m1 w0 n. s
女儿聪明伶俐,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会以各种理由说服我们,如为什么不?为什么要那样?我们可以……比如去外婆家前,我叫她快穿好衣服,她立刻“回敬”:“为什么要快?外婆家又跑不了”、“你不是总叫我做事要仔细、耐心吗”、“外婆也总说慢慢来,不可心太急”……我觉得很难对付她。' l& y( k7 v, [/ X4 M8 Z' e( _
专家解密
_$ H% B' w' H3 w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爱“说道理”的家庭。孩子不能理解不同场合人们的行为需要弹性和灵活性,他们受思维发展(思维刻板性)和生活经验的局限,运用的是一种特殊的推理(转导推理),并据此反驳父母教育理念的自相矛盾”。
$ g n# h6 A. ~ 一对一支招
8 H3 c2 F1 q9 _ 减少笼统的大道理说教,注意具体事情具体要求。本案中,如孩子说“外婆家跑不了”,你的回答是“但外婆会著急”。针对“你不是总叫我做事要仔细、耐心”,不可回答“特殊情况例外”,否则,孩子下次又会用这句话为自己找理由。父母可用日常生活中孩子经历过的事例,以故事的形式,具体指导孩子的行为,逐步发展孩子的思维。
7 y8 \' \. X! l2 W0 u! u8 p4 l/ t* f# m 不听话行为5 不理你
. n$ T: z0 x( |4 g. e) B: g$ \ 说好午睡起来去公园,可午睡时间到了,儿子还在玩,我们一遍遍催促他:“宝宝乖,赶紧上床,要不来不及去公园了。”可他就像聋子似的,毫无反应。) v# m7 j, P- p2 r
专家解密3 d' Y( h4 [0 l
要看到很好的一面,注意力集中,并有很好的对策“不予理睬”。这样就不会被轻易干扰。时间是抽象的,幼儿普遍缺乏时间观念,这种现象是正常的。
6 s9 t; N5 @# n$ X2 ~( E 一对一支招3 r6 V) F; S# x7 n$ K" z5 S
日常生活是有作息时间的。父母需要制定规矩和运用策略。如给孩子有限选择“要么睡午觉,可以去公园耙么继续玩,不去公园”,视孩子的游戏内容而定,如他正在搭火车,就说“晚上到了,旅客和司机都要睡了。下一站是儿童公园,大家睡好了有精神玩”等。如果孩子的游戏内容难以暂时告一段落,则应允许其完成(不可随意打断孩子的游戏或活动,因为培养注意力也很重要)。! }) y0 q' V% a$ H: a8 [ C
不听话行为6 化妆品刷墙! G3 W- x2 @7 E
3岁的儿子太淘气了,一眼没看牢,他就把我的化妆品、牙膏挤到墙上“刷墙”,把摩丝喷满房间,说是“下大雪”。: F0 Q$ G" o( [! r
专家解密
& _/ u p) W6 C% t: z: N 庆幸!你有一个充满创意并敢于尝试的儿子。千万不要骂他,如果你“制止”成功,你可能扼杀了一个“爱因斯坦”!
% o5 ], v% Y! t# V 一对一支招
/ a4 V1 j8 v4 J; U' A% k 孩子的行为提示:他对探索自然感兴趣。请和他一起把厨房变成实验室,带他做油盐酱醋糖“搅和”的实验。或为他提供各种颜料,让他混合,观察变化,并提供丰富的科普读物。最好,从此你对科普也发生浓厚的兴趣。$ f2 _& E! E$ h4 H5 b0 `
不听话行为7 用虫吓姐姐0 w$ A; J# W& W' G3 [; _
儿子知道小表姐特别怕虫,他就会抓支蚂蚱甚至蟑螂放到姐姐头上,弄得姐姐尖声哭叫。6 ]9 ?. Y1 g/ ?, {
专家解密
3 {2 h) h" B/ P, ~ 这是儿童的恶作剧,也是儿童的幽默。他要的就是“姐姐尖声哭叫”的效果。须知,幽默是智慧,幽默是乐观,不可粗暴扼杀。7 X T! A4 F7 [1 m; O
一对一支招! @: k) k1 x( L- N
常带孩子看幽默漫画,讲幽默故事,同时关照孩子使人生气、害怕的行为“不可以”。平时,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也可运用幽默的技巧。如孩子想去游泳不得而大哭,父母说“有个人哭呀哭,哭出两缸眼泪水,结果就在泪水里游泳了”,孩子会觉得很滑稽而破涕为笑。% m: i. n5 T# O: ^6 F
不听话行为8 不断要新玩具+ ?3 ~1 B# N2 i6 C& H
下班回家,儿子第一句话就问:给我买玩具了吗?他爸爸出差,从外地打来电话,他抢过话筒就叫:给我买玩具!弄得家里玩具成堆,可儿子还是不断地说要买。" A2 r9 }4 u- k: s7 V, [) y4 m
专家解密& M' g# X9 ?5 I2 w0 c) ^' c
这样的孩子有很强的探索欲,同时喜欢新玩具,这也是孩子普遍的心理。但孩子真正在意的不是玩具是否“新”,而是一种“新”的玩法,这是孩子探索的需要。此外,这与父母购置玩具的特性也有关,如漂亮的玩具汽车支能开来开去玩,孩子玩两天就厌了叭羰强刹鹱翱杀浠辉煨偷钠车,孩子就能反复琢磨玩。要是父母再加以引导和鼓励,孩子就更能玩出创意玩出名堂。
. D" e2 W0 s: e1 r- t) ^: l7 h4 g 一对一支招
7 [2 X1 [' h3 q: ^- u& k 多提供结构性玩具,让他们拼拼拆拆。引导孩子旧玩具新玩法或把废弃物当玩具,他也会兴致勃勃的。如把旧报纸揉成球当足球踢,孩子一定大为开心。# m7 _& @& D& [$ C: P& |; @! m
不听话行为9 故意做坏事,还做鬼脸
; ?2 r: D6 q4 L6 R 吃饭前让4岁的女儿放全家人的筷子,她却故意将筷子丢到地上,我骂她,她还自得其乐地向你做鬼脸。* M/ a% z' m8 @+ V5 v0 z
专家解密
* x: F/ g0 [* O; D7 J ~ |* d( z 有两种可能,一是不愿做,二是想以此引起父母的注意。特别是有客人时,孩子有时会感到被忽视,而故意“不听话”引起大人注意,即便是挨骂。做鬼脸,很可能是有次她偶尔做了,获得成功:父母因忍俊不禁,化气为乐,不再处罚她。# u% v4 S, C: W. V- B" N
一对一支招' |( @; g5 t$ r- h4 ]) v" j0 Y
对她的鬼脸不予理睬,平静而坚决地要求地把筷子捡起来。若孩子坚决不捡,也不要坚持,自己处理好,饭桌上权当没发生这一幕。因为即使2岁的孩子也会产生内疚感。事后沟通,让她知道,生气时可以扔靠垫(不会摔坏)叭绻想要大家注意你,可以用语言表达,如“我觉得没人理睬我!”平时不要忽略孩子被注意的需要。
1 Z/ | H$ i# o 不听话行为10 缠人撒娇5 ]* }4 L1 r) K: O" i1 L4 Z
女儿常提出种种烦琐的要求并夸张地诉苦。比如说好上街要自己走,可到时她准会哭哭啼啼地说:“我脚痛,要背(要打的)”八前故事讲好该熄灯了,她又嚷嚷著叫我过去,一会儿说怕黑,一会儿想喝水,一会儿又哭叫:“要妈妈陪呀……”
9 v% [# }) [! u7 I- x 专家解密
8 V p; @- s4 w7 F. Q" ~ 早期母子依恋没得到满足,孩子就可能特别粘妈妈。
5 _; T, W* Y5 T4 ` 一对一支招
) z) B- R O7 M! o `! ?* R7 Z/ q5 T2 E 妈妈要注意主动亲近孩子,而不是在孩子粘你的时候才予以满足。如果必须由孩子粘你,你才注意她,那么,她就学会粘你。每天约定一个特定时间,让孩子知道这个时间妈妈属于她。如果孩子总是处于不知妈妈什么时候会陪伴她的焦虑状态中,妈妈一旦被她“逮住”,自然就不肯放手。
& x$ U" L0 }. Z6 u 不听话行为11 上幼儿园哭
9 z6 q8 U; i) ^' L) V; a 周一早晨上幼儿园,总要哭闹一番……1 q# L* P1 g. ]3 k# A
专家解密% r3 p: g/ N# ]- l( y: \
这是分离焦虑,多发生在刚入园或因病长时没上学的孩子身上。若非上述情况,原因就比较复杂,可能是老师、小朋友令他不愉快,甚至害怕,也可能是孩子自身依赖性太强,不习惯幼儿园环境对孩子独立、规范的要求。. V/ A' D8 w* S5 E0 B
一对一支招
3 \ x1 ^8 p- o2 v 和老师沟通,老师对孩子是否喜欢幼儿园起关键的作用叭羰呛⒆幼陨淼奈侍猓在家要逐步培养其独立性。比如孩子在家吃饭要喂,那么,他会因“吃饭”的挫折感而想赖学。改变就要从家里做起。1 B) t) p: i. \! \ \7 G( D: g
不听话行为12 乖孩子换了一个人
5 L# J ?, C# J6 t' f 5岁的儿子越来越懂事,常安静地自己玩或画画、看书,可欣慰之时,发现他又突然不听话了,嘟嘟嚷嚷地缠人,动不动就蹬掉鞋子跺脚,仿佛退回到2岁。我十分纳闷,那个“大孩子”哪去了?
0 M' K _* v7 h% ^/ q( M 专家解密4 B* i6 l4 J( ^6 e' b
这是需要引起重视的信号。“不听话”必有原因。请仔细回顾家里或幼儿园有无重大事情发生?幼儿表达痛苦、悲伤情绪的方式和成人不同,事发时,他们好像无动于衷,事后,当大人逐渐淡忘时,他们常以非正常行为表现出来,看起来像“换了个人”。特别是很乖巧的孩子,他们因为太听话,也更加容易受到伤害。
6 [- ~0 K" `$ `, W 一对一支招 _) h6 f5 ~# [ B
如家里没有重大事故发生(亲人病、亡,父母吵架、离异等),要和孩子或老师细谈,有些事情大人不经意,孩子在意。, \- d$ @$ O( K3 X3 d) p" K2 e
不听话行为13 情绪戏剧化3 N: t; _: {: R( D: t" ` \
女儿情绪非常戏剧化,刚见到小朋友时会欢呼著冲过去,但转眼又哭著来找你,一会儿说找不到想要的玩具,一会儿又哭著来告状。
% H& Q) W/ t. n; e3 I1 R 专家解密 A1 M: ], D; _6 Q
每个孩子的气质、情绪稳定性都会有差异。一般而言,孩子越小,情绪稳定性越差,成熟也意味著情绪稳定性提高。父母要检视自己的情绪状况,神经质的父母很容易带出情绪不稳定的孩子。$ D# ?& Z9 I9 v* ?
一对一支招
5 v" K' x# ~$ B6 K% Z- E 父母务必情绪稳定,视变不变,视乱不乱。处理事情态度温和但坚定,以健康、稳定的人格去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并帮助孩子学习控制情绪。同时要准备打持久战。所幸,孩子的可塑性很强,随著年龄增大和良好的教育,其情绪稳定性将逐步提高。! L3 N0 i' i: ~/ f3 ]1 v1 i; b
不听话行为14 当众大哭大闹
8 Q9 ?' x& F( Q3 h 在超市排队付账,女儿看到架子上的巧克力,闹著要吃,我不理会,她就大声哭叫“我要吃……”,我感到自己被众人不赞成的目光所淹没。* z) W) J8 j* [$ t4 ~% i
专家解密
) r& K/ E j1 S4 J, E) N) } 巧克力对孩子具有特殊的诱惑力,抗拒诱惑不是容易的事,但自控能力可以培养。若孩子因哭闹而得到满足,他将学会以哭闹要挟你,控制你。
( }/ H% F8 V% n. u 一对一支招' ~) r: ?7 y+ C4 D1 T6 Z, ^" r
倾听孩子并适当满足他。超市不是天天去的场所,带孩子去一趟,给他买块巧克力也不算过分。若肯定不能满足他,就不要带他去超市。面对超市琳琅满目的诱惑,孩子若什么都不要,也非正常现象。) N5 x+ s& {% {8 K- `, _
不听话行为15 要玩,不肯回家# \2 J3 L" T) m- ?, f; p; _
每次带儿子去游乐场,他都哭著赖著不肯回家,弄得我们筋疲力尽。
0 \2 ?$ g G: L 专家解密
" o0 F+ X* W7 Y/ i3 @% v0 w; |. s 这种孩子精力特别旺盛,玩性特别强或是平时玩得太少而玩起来不肯收场,这是人的天性。玩性正浓时让孩子离开,无疑需要巨大的意志力。请理解孩子。 q4 l/ f% V% _; [3 E7 N6 u# F
一对一支招
/ V9 ?( k) E: W9 [ 让孩子尽可能尽兴玩。平时给孩子更多的户外运动机会,使其充沛的精力得到释放疤崆案嫠呃肟时间(如再过10分钟回家),给孩子一个心理准备,会取得较好的合作。平时,父母要强调并做到“说话算数”,还要夸大地表扬孩子如何遵守约定。
5 ?8 m% n5 y* N/ J* i7 B 不听话行为16 要吃冰镇饮料8 a9 J, f; ~- `. w- [
儿子喜欢吃冰棍等冷饮。我们怕他吃坏肚子,不允许他多吃,但他总是不听。4 I+ t9 u- d; _- u9 X4 x" U1 o8 Z
专家解密
% b( ]0 b$ n) ^ 孩子口感多喜冷饮,但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吃多了不好”,什么才是“多”?6 R: U# k+ F. M8 z% R( G9 v
一对一支招
; K* O' @( j! H7 {3 S9 x 从一开始就告知“一天吃一支棒冰可以,两支不可以”,孩子多会乖乖接受。已经错过了“一开始”,可采用讲故事的方法,让孩子了解冷饮吃多了拉肚子的道理。重要的是,故事宜在平时讲,而不是孩子已经开闹才临时抱佛脚。: U8 q6 w2 r: ~( b$ Z% T
不听话行为17 一再挫折激发怒气! d( c& F/ s4 i) C2 _# V( F' d
2岁的儿子爬上桌,好不容易够下了墙上的地图拼板,就被奶奶抢过收起来。他刚想哭,看见墙上还有温度计,转身去拿,结果又被奶奶拿走。于是,大发脾气。' B8 ~% x, _* ~" ], w
专家解密
6 p5 D V) [2 W: A9 o 一再的挫折容易引发负性情绪积累、爆发。对不听话行为的规范和要求,父母要有“红灯区”、“绿灯区”,还要有“黄灯区”,让孩子清楚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笆裁词焙颉⑹裁葱形他可以略为“越雷池”。* q! E* Z# i4 A0 \' A$ t5 T' C
一对一支招8 L m2 Q. t# b x
制止玩地图拼板是奶奶的错,因为拼板是孩子的玩具昂⒆幽孟挛露燃疲奶奶也应采用讲道理、交换方式。如允许他玩拼板或允许他坐在大床中间玩温度计,既满足孩子的探索欲又不会摔坏温度计。若奶奶有文化,还可教给孩子有关温度的常识,引发孩子对温度现象的兴趣。7 m+ H1 f. O$ ]2 S4 {1 f+ i9 F, K l
不听话行为18 霸道的孩子( W4 `0 s2 F4 s X7 k+ M( B
在儿子眼里,玩具永远是别人的好。看到邻居家孩子玩什么,立刻追过去抢著要玩。别人骑木马,竟会把别人拽下来,自己骑上去。: n" g' T# k0 F, Z! [) r
专家解密
# F# H; n* \1 ~3 K% T3 T' w- Z) U+ J9 l4 w- U
若孩子2岁,这种行为属于正常,4岁值得注意,8岁就是霸道。说明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孩子自我中心没能随著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减少,仍然停留在2岁的水平上,认为支有武力才能解决问题。
( }1 t |" {" x 一对一支招8 |6 U: q* ?% ?! g3 g$ H/ N0 l3 {
态度坚决、口气平和地制止抢夺行为,但不能训斥打骂(不可以暴力对待其半暴力行为)。孩子哭,就让他哭一会儿。事后再就事论事讲道理。请给孩子温暖的关怀与理智之爱,这种氛围会让他不轻易动武,且不可事事以他为中心。
5 y( v. V/ u% l4 ~4 r1 C 不听话行为19 罚站逃走
t( O$ N3 e+ s* `2 k+ t/ B- o 我制止儿子用石子扔小猫,说:“你想罚站墙角吗?”他仍旧扔。我把他拉到墙角,让他站好,但一松手,他就跑掉了。6 U; v, \2 t6 j. Y, }
专家解密- Y) `6 y% l( u: K9 K
不听妈妈的话,是父母造成的。给幼儿立规矩,支要父母认真,孩子是不敢轻易抵抗的。孩子第一次“跑掉”是偶然,但成功了,他就学会“跑掉”(操作条件反射)。" T; C% a% P$ M7 t% x
一对一支招: q" P }& ~) Q! g
引导孩子扔合适的对象,如向小河里扔石头或将报纸揉成球,投掷树干。通过故事教育孩子与小动物友好相处及攻击动物的危险。
E0 s0 x! _+ f( n Q7 p& l1 z1 U4 U, b% J) C& T; ^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