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82 | 浏览: 25273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12-02-21 
帖子
6497 

妈网红人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11:03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一口一个橙子 于 2014-6-27 11:30 编辑 7 A( X; p; ^) U# u+ H$ M+ F
4 z/ K- ^! j3 O5 a3 S. D) o0 a
$ f- B# r. a/ J. s+ `
应一些盆友要求,我申请了微信公众订阅号' C3 L: B" |7 z# H  s. a4 [+ h! U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jpg


. I+ `+ v3 B, i0 g7 M. A有一些内容,删改之后会发在上面,或者是一些小的随笔
  v; P1 l/ e( |" W) ^/ c毕竟手机的呈现,可能没有网页这么全面,但是胜在便捷吧' l9 s/ ?( p8 ~
希望大家多提建议* r. T+ G6 {6 x3 f, M! F5 y" F
! a' P" W; d9 k& p

! ]: G& w, W6 }1 x! l& U我的育儿困扰之一——我的孩子出牙晚
6 a% D) v- @! P6 E. @; f4 c3 i% u# i* V4 c, g2 O
隔壁那个帖子讨论攻击行为,说自己孩子内心回避的麻麻也不少,其实我也曾经这样。2 s, A% B2 u6 T" m2 W
我也不是“砖家”,我也有育儿困扰,所以我觉得把我曾经遇到的困扰,已经初步有了结论的,给大家说说,提供一个个例参考一下,如果遇到和我类似的事情,也许就会有个参照$ N6 h/ O  z$ @+ G/ _
3 t0 T. Q7 J9 F* K
关于养育孩子这件事+ ?* v" K: J: A
有人粗枝大叶,大大咧咧,有人尽善尽美,尽我所能
3 `# e. l3 d0 M5 i+ M$ z就看你是什么样的人,不强迫自己,不迷失自己- W! e& Z7 ]5 J# a
我不觉得有多累有多操心,享受这个过程,甚至享受这种思考,所以本文写给有类似问题的、愿意花点时间思考的妈妈们参考用
: r/ P1 s) v) V0 ?" Q" e  j

3 B2 F" i, _5 b我的经历,仅仅是个例,绝对不是范本,仅供参考" a2 w# S9 r0 o; d5 L9 H, d  T4 c
所以请充分尊重专业的判断,不要自己妄下结论0 K6 V# L9 U1 U# ^5 g( ^, g% `: c
: F* C6 u* H& _# u
3 E# o0 o) G( l- Z
我的孩子不跟小朋友玩,大概这样的情况,在1岁半的时候最厉害。她在那玩得好好的,别的小朋友过来了,她收拾东西就走了。其实都是每天都见的孩子,都很熟,也不是陌生人。) X. }/ r" d+ `5 I5 p
她有一个最熟悉的玩伴,就是我帖子里经常提到的邻居,从小一起吃饭,一起玩,天气不好了,就在人家家里玩。所以也不能说她完全地不跟别人玩。3 V8 B/ G. O5 ?+ f/ K$ [8 W! s
* K. ^1 a$ C9 z: p7 a! g
不担心是性格的问题,毕竟她和家人的关系是很亲密的,在家也非常活泼。. [9 v  b7 t6 l/ \
所以我觉得仅仅是意愿问题。
+ p; r1 i! v+ b: ?- y0 E
* {& t" w/ p  w家人的观点+ v8 q1 P5 t3 ^- Y/ O
【我妈妈】很着急,这孩子是不是内向啊,孤僻啊。# w6 X6 ?) u9 }; p  F" F- a+ ?2 A
【孩子爸爸】没事的,我们俩都不是外向的人,也是看人交朋友,不是那种自来熟的人。
9 L) }$ E+ A; K【我】孩子的性格有很多种,不可能每个孩子都一样,我的孩子出现的拘谨,内向,敏感,肯定也受我自己性格的影响,所以我觉得仅仅说这个问题不严重。. \: ~( F. k$ O) G+ c$ v0 h

  y1 |* {6 }* l' g0 J* P所以我们设想一下,有多少孩子,能够在这个时候自来熟,见谁都打招呼,不畏生人,我身边有,但是不多。
1 I5 b: q0 {2 R& H/ t0 Z4 F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说,在这个时候,喜欢独自玩耍,不喜欢结伴玩耍,也确实不代表孩子有什么问题。, j. n/ P7 a: i3 u" O4 H

同伴关系发展.jpg

6 z  z! Y, ?- A. Q$ C3 h
P244 《儿童发展心理学》  刘金花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H, P( [; C1 ^$ M

5 R9 h; P' P0 Z0 Y8 i/ t所以当时也并不着急,觉得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但即便是自然合理的问题,那我们也得知道. Z/ i, w  x1 ^5 `2 \. h1 C/ V/ I
到底为什么孩子喜欢一个人玩,
1 @1 c7 R! y4 F+ Z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加速孩子融入同伴关系中去,) w( ~, J* z! d, p  f( l. J; h
社会交往中的冲突对孩子的同伴关系有什么影响,, N7 @. E2 W9 h! |
看护者何时应该采取手段去干预或者改变孩子的同伴关系5 B$ W  S" t" e; o1 ~
6 C1 I1 |5 ^# m& b
总之,孩子终归要走入集体,认识社会,所以借“不和小朋友玩”这个问题,我们来一同加深对同伴关系和儿童社会化的认识。( P! i+ A+ x) L5 y* @

* e* S! T& `8 _3 L- T写帖子的时候,孩子2岁3个月多,现在每天都和小区的孩子们在一起玩,问她“谁是你的朋友”,她会数一串名字出来,但是有时也会有羞涩,比如合照的时候;
" P4 |( j& C* Y% o9 {) }4 `小区跳蚤市场买了小哥哥的汽车,人家要跟她合照,她却不愿意;
/ i( A' M' }5 K( g# I# b不是遇到的每一个叔叔阿姨,她都会打招呼,似乎有着自己的喜好(当然不需要强迫去打招呼);

, H7 g7 w: ]7 J! U
7 Q& A8 z) M1 n% @# I% s' U$ X----------------目录----------------
: g. u. [9 O2 V为什么孩子喜欢自己一个人玩
! X- Y. v: d3 G! u+ X独生子女的社会化
4 y1 o+ ]4 J; C4 g+ v4 V5 m# H9 M喜欢独自玩耍和融入公共环境的平衡' i4 C' U/ j: I  }3 b. n1 u# v
协作游戏或玩具推荐
' m1 t0 h8 N6 @4 k/ o0 K- d阅读推荐2 E; c% X! U4 B+ V; d0 p

- s2 j& E9 M/ u7 {9 O" m3 R/ L: T" P* Q% s; J
2 @. N5 M7 ~% b- F' L$ I, N
4 k6 w2 \5 s5 D0 f; {3 z3 t

已有 1 人评分妈米 收起 理由
阿拉密斯 + 80 橙子作品真精彩

总评分: 妈米 + 8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12-02-21 
帖子
6497 

妈网红人

本帖最后由 一口一个橙子 于 2014-6-27 07:57 编辑 5 s) C+ m8 ?1 k" m

3 j0 B2 ^0 l9 ~- D$ h为什么孩子喜欢自己一个人玩
8 L* ?+ V, J% ^1 M) i
" z! J7 l; r: r# E首先我们要明白,特别是对于2岁之前性格正常的孩子,喜欢一个人玩,不说明什么问题。因为1岁之后这段时期,孩子精力旺盛,能力提升,他的主要关注力应该是“征服”,比如玩具,比如捣乱的行为,而较少去关注他人。有的孩子社交化比较早,可能在一岁半的时候就开始关注别人,甚至有模仿和体悟,但通常来说,开始关注他人,开始有交往的意愿,开始主动参与交往活动,应该是在2-3岁这个过程中。
3 }' t7 `: s' U5 S, F1 z/ S0 r; f  F  V* t, H) b
所以我这里分析的“孩子喜欢一个人玩”,主要是指2岁以后的具有明显倾向的,我们有必要适当引导的。我用提问的方式,列出的问题,也正好是有这样疑虑的家长一一判断,便于分析自己的孩子,目前的状况有哪些成因,是不是应该干预。3 K$ j# p2 R9 c& \

1 E* k( R  X6 m7 x; I$ [2 i成长过程中的同伴多不多?是不是稳定?5 T) X6 @  @. d; `! e+ z4 }
比如在一个社区中,出生时间比较接近的,或者邻居关系比较熟悉的,一般都会一起带孩子出来玩,长期来说,孩子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同伴群,即便是现在不跟别人玩,但是每天叫彼此的名字,吃彼此的零食,这种情况都会好很多。
* M% j. z. |0 L# U' k7 m现实中,可能有一些孩子的成长环境,比如这样的社区同伴不足够多,或者比如是在一个公共场所,类似公园什么的,大家会见面,但是不算熟悉,同伴关系的潜移默化影响不大,再或者孩子在不同的社区看护,今天在妈妈家,明天送回奶奶家,陌生是巩固同伴关系最大的障碍。
1 \* }. {  \0 H7 ]
; `  i$ ^) O* R6 [4 N是完全不喜欢跟别人玩,还是只喜欢跟特定的孩子玩?  [) ?+ J- C6 D; Z
有的孩子会选择特定的一个同伴,他们有自己的评判标准,比如某个符合他喜好的伙伴,或者是喜欢跟大孩子玩,不喜欢跟小孩子玩。这个很明显,我遇到的不少小孩子,都喜欢跟大几岁的孩子一起玩,特别是看哥哥姐姐滑轮滑,滑滑板车,跳绳的时候,特别高兴。
  ?9 |$ }6 a, }8 ?# T" Y8 a# F! ~# ~如果是有欣赏,交往的愿望,喜欢跟特定的孩子玩,那也不担心什么,顺其自然就好,适当地引导。
* g2 h% Y8 J* q2 i: _* s如果是特别回避整个群体,那我们就要分析是什么缘故了。; O/ t0 Z4 U3 g7 d

+ m) e5 Z/ O( i0 B, {玩伴之间的互动活动有哪些
* s  D+ h% _' {# C5 n& C2 s! {7 @. g如果仅仅是大人带着孩子,大人聊天,孩子散着玩,没有特别吸引孩子的互动交往活动,那这样的同伴关系也不会诱人,在孩子眼里,也是可有可无的。  |8 M1 q  z, ^3 D" H8 d, J
比如有没有分享零食(这个的安全问题,大家自己判断,不能一概而论说好还是不好),有没有分享玩具,有没有在大人陪伴下的互动。
& Z* j( B' B) r% ]  X3 ?) W* x! j* S  ?' a" D
既往的同伴关系,是不是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印象# p9 D, u( n/ d' q# d3 ]! m
比如曾经的同伴冲突,抢玩具什么的,大人是不是很好地处理了。
% E2 ^; f! r9 M$ S0 O或者在我的孩子的眼里,其他的同伴“没有吸引力”,比如他们的玩具不好玩,他们从来不带好吃的。这种当然我们需要大人之间的沟通,而且也需要启发孩子去发现同伴的吸引力。. B7 K- k" V7 x

, z! I( o0 N; |/ P5 H4 A# q不要忽视孩子的恐惧感
$ _& \( p' ]3 N- @

儿童的恐惧.jpg

8 E7 |! P$ F" Q0 X; A% a
《孩子的世界》(第11版)  帕帕拉等著  郝嘉佳等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
/ W& S& Z% @" m1 {6 U; ^P389
+ t0 z2 {% j. s- D/ j
: L4 B; Q9 x2 A' q可以看到,对于2岁的孩子来说,不熟悉的同龄人也是恐惧的来源,我们可以这样解读,不被信任的同龄人,不被小朋友认可和接受。
; e1 o6 L+ @! G+ y- X/ n" j我还想补充一下这个观点,甚至不熟悉的看护人也会让孩子感到恐惧,或许你看看他的玩伴,换了看护人,孩子的反应。
# h  r0 Z: C% }1 a$ K7 i
& R1 @" ~# O- X& B: L$ f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孩子的气质有差异+ {# Z( ~2 g: Q8 o8 X
每个孩子的性格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又成长于不同的环境,必然会有内向和外向,自来熟和拘谨的区别。4 T9 i% m, a/ A3 U/ r
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孩子都一样,那么梳理完上面的原因,如果孩子都是很正常的,也就不要太在意这个问题,不要给孩子扣上什么样的帽子,顺其自然地发展。8 W: T. B( d4 u+ B0 A  K

$ w* z8 M4 ^$ O$ D0 g! C' |我上大学的时候,班主任给我们每个人写贺卡,给我的是“***,我知道你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但是……”,这句话后来也成了大家爆笑的笑点了,有人说看到这句,都要笑cry了,我就是我们班著名的那个人,“老师上课突然说,今天上课怎么这么安静,同学答:因为***今天感冒了,嗓子发炎,不能说话。”$ I( o+ C, T, L" D  T
很抱歉给大家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 b$ M4 H0 A% ?% {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12-02-21 
帖子
6497 

妈网红人

本帖最后由 一口一个橙子 于 2014-6-4 14:15 编辑 ( J( y& P. n- f( b+ N* x% i6 h

8 d6 ~4 L! m- l8 {0 C. o喜欢独自玩耍和融入公共环境的平衡; D$ c3 }* e5 ]0 C

( R) M( d2 J% y* S! y3 b8 R7 c我们往往会觉得,孩子总是自己一个人玩不好,得带他融入集体的环境,所以想着带孩子去早教班,去各种游乐园等公共场所。- @5 P; Z0 }+ S, t7 w* ~
我有时候路过早教,会看到有的小朋友不愿意进去,在门口哭,家长和老师在劝。' V7 h: T! Z5 g5 [
我一直都没办这些,因为我办的各种卡,从来都不是我说,妞你去什么什么玩吧,从来都是她决定去哪个玩,我去刷,然后进去玩。所以对于我这样的情况,我只能顺着她的意愿来。
5 b2 f( G, a  r2 w! |7 b$ |9 z( M那如果正好孩子喜欢早教的环境,愿意参与其中,那当然没问题,也不需要强迫。! ?3 J' S- F& m" D
& S9 D+ l4 U' n9 \' [5 g& ~
在这样的公共场所里就有一个问题,本来孩子就有点害怕,不愿意跟别的孩子玩,那再遇到爱欺负人的孩子,可怎么办。
$ d1 d( @& A6 s" k: ^在隔壁帖子我写了一段《公共场所的同伴关系——争夺、协作、孤独、安慰* [( d5 Y$ u( ]) R" _
' E- J1 C& D6 s8 q" @7 E
原文贴过来- i6 [& T" \8 {( `, \
/ }; ~+ q. X% k0 V3 d( y+ E
前面讨论过,如果是我自己的东西,我有权利主张我的诉求,这事很简单。) ^- b2 k% k( N, c2 J" ~% G6 z; R3 L
但确实有一个问题,对于公共场所的玩具,该怎么去对待。特别是现在孩子们经常去一些公共的儿童乐园,玩具卖场,这种环境里的孩子的看护者参差不齐,孩子的性格气质差异又很大,确实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2 D7 n$ _0 l/ \
我说说我自己的几个经历。& p; i( |# ^4 _
. P# |" l1 S' i
我妞经常去游泳,她特别喜欢一个大概像天鹅一样的游泳圈,可以坐在里面,她管那个叫“马马”,几乎每一次去都要玩一会。我的方式一般是引导,我们玩一会,我会说,我们换一个,别的小朋友也喜欢的,这不是我们自己的。我觉得这是公德。但是架不住有的家长不是这样想的。
7 R$ `( p# z0 V9 A5 u' W
1 D) P6 ?0 T  U* k' j! \+ H有一天,一个大概五岁的女孩一直在玩那个,最开始,我说你等等,姐姐玩好了就给你,但是过了一个多小时,还是没放回去。后来女孩的妈妈叫她回家吃饭,她下来了,我们开始玩,没多久,她又不走了,又回来抢,就抢走了。因为孩子大,家长不在泳池陪护,所以没有人阻拦。
) d" v+ c) `! W我妞就一直哭,哭得特别伤心,撕心裂肺的那种(后来回家还不停说姐姐拿马马,不给,晚上说梦话也在说),当时因为是公共玩具,不是我自己的,我作为大人,我是肯定不能去抢回来的,我只能是说“小朋友,你看妹妹哭成这样,你给她玩一会好不好。”别的工作人员,其他家长,都在帮着劝,估计是我们哭得激起民愤了,别人都没法玩了。最后这么有一搭无一搭地僵持了十几分钟,那个大孩子走了,这事才算消停。
$ j& F, G6 q) w- E' w% u2 Q) e+ Q$ i3 m" |8 |/ W
一直都很喜欢游泳,碰着这么一次“难忘的”经历,给孩子确实也造成了伤害,公共玩具,我们不能去特别主张什么,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不是足够完美,我只能是想,我不希望这个事情给你留下阴影,我希望你始终能觉得这样的场合,这样的活动是充满乐趣的,千万倍因为这个事情以后不游泳了。
. V4 p0 E9 p$ ]* i3 ?3 _6 V1 {2 i+ X) O" n# T
好在孩子是忘xing很大的,后来再去游泳,一直没遇到那个女孩子,但是也遇到给她泼水,抢她东西的。我觉得逗乐玩玩,泼水,或者无心的那种抢玩具,特别是家长也善解人意的,都不是事,也算是孩子的一种经历,不需要干预。/ M" O4 |3 u# Q
; R. }2 `5 u$ H+ {# h* Q$ q2 L+ k
有一次她遇到一个小男孩,比我们小一个星期,两个人互相给玩具,你帮我捡球,我帮你接水。她特别高兴,那天我还拍了一张照片,就是他们互相给帮捡东西的。! e+ Q# ^* e! \: ?0 v8 ~

; \# `: d. b" \: B& I. P3 L) U就在我写这段话的,昨天晚上,睡觉前,我俩聊天,她说“反斗城弟弟不给玩具”,我想起来,上周日在反斗城,那是玩具卖场,里面的玩具当然不属于每一个人孩子,都是大家随便玩。她正在玩一个火车,这时一个小弟弟过来要玩,她就哭了。这个倒还好说,哄一下就好了,而且那么大,不玩这个换别的就是了。没想到她还一直记着。" d( O1 o1 V% p8 O8 P- C" X- f/ _
- ~3 n3 d' \1 K0 @
于是我就问她,那你游泳的时候,姐姐拿你马马了,你哭了没。她说“我叫姐姐,谢谢姐姐,给我马马”,她能这样想,我就挺满意了,至少说明心里没有什么阴影了。
  T' \7 R. C( \- l1 l
4 j& _4 @6 w0 r- D- `! X所以我想说的事,公共场所这种情况,不是我自己的东西,不好太主张什么,孩子哭一哭,表达自己的诉求,可能除此之外,没有太多的办-法,毕竟大人不能参与太多。但是应该不刻意保护她在封闭的小环境,还是应该多鼓励她继续在这个环境中去认识人间百态,发现美好的东西,让她的内心强大起来,千万不要因此回避公共场所,最终,事情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y. N! I5 z6 `8 T$ M& v

* t3 m9 B& m/ D( n; B' m1 u不知道我的这个个人经历,是不是太片面,仅供参考
; w9 o4 O7 X; L
' r3 ]. h# {& R. v
所以,我觉得无论如何,2岁之后是建议让孩子多融入这样的公共环境,在我们的陪伴下,及时帮他解决问题。不怕遇到冲突,其实冲突本身也是一种学习,让孩子学会解决纠纷,当时不能解决的,学会理解和改进。* G( L, H; }  j- j* v) ~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12-02-21 
帖子
6497 

妈网红人

本帖最后由 一口一个橙子 于 2014-6-27 09:35 编辑
! Q0 Y# N. G' I9 q. b- D
' q5 i9 c" i8 H6 l0 d5 l阅读推荐& K/ Y, q9 x( I6 ~8 T

  ^8 I: K2 v$ L+ w% L9 `我觉得关于友谊,关于情绪管理,一直是国内童书出版的短板,其实看起来这些话题的书不少,但是从孩子的视角出发的,不要看起来太像思想品德课本的,自然流露,润物无声的精品书,还是有限,真的希望市场能越来越成熟,给创作者更好的回报,激发这个环境健康成长。
: {0 Q$ i( ]" N$ f, v  D/ H' V# |7 X( W
Gyo Fujikawa's Little Library3 [- D+ b( Q7 t, b* ^% a
这是一套纸板巴掌书,不怕撕,所以1岁+都可以看了
, p& T: G$ @& y7 z整个四本没有文字,你自己发挥,讲的都是孩子和伙伴一起玩耍的场景,很好发挥# u  g. T' E8 i8 A7 F2 l
; X% s4 s! S$ s, T# V# B: K  [

Gyo Fujikawa\'s Little Library包装.jpg


! u4 I4 O  G2 A6 U) Q& ?1 p% c- Z9 ]2 ]2 i# k

Gyo Fujikawa\'s Little Library内页1.jpg

" n, ]1 M4 `7 G" J# \2 X: p5 o

+ o8 s% \/ o1 Z6 s1 }在我的阅读日记里还有更细致的说明,链接
1 h5 j' e+ {0 }) P5 H
  v5 B4 `( K7 G+ T6 F7 X
+ f' |" a3 ?9 m( H/ X" @4 e3 i2 v! [
一本感人的关于友情的绘本——Leon and Bob
; l& w4 w# k9 g/ G
8 `( v# Z& b; s% ^
6 U- o$ T& U4 G8 m5 [! S2 x1 I; b! q" c) v8 [8 A- y3 V/ Y
这本不太适合很小的孩子,4岁+应该读起来会好一些1 S& v- D8 d: D6 a
这是一本能让人对友情充满信心的书,这种感觉特别像张爱玲的那句话,大概是“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9 t# D. K# @: t# F) z. F

! C1 R5 {% K" {) X) C在我的阅读日记里还有更细致的说明,链接
% b) {# P/ u2 W5 G, v1 m6 m5 n" C5 e) h/ T$ J
1 s' c: z. u( q( j8 G$ U+ B6 s/ F
8 N" D6 |2 g2 p# j+ k
跳蛙(Leap Frog)的点读书——How do Dinosaurs Play with Their Friends
2 Q/ u1 ]6 U2 ?* U2 @# _+ C5 r& n$ G% ?9 J6 k( _7 i: O! N/ T

leap frog点读2.jpg

1 D. p. o5 s" w5 k! \5 J/ }+ G
% P2 A; C# ?1 B, y. C
是这里的第二本书,关于跳蛙的点读书,详情看我阅读日记,链接
$ ?8 s0 r  P1 i( V8 Z8 ?! M/ |8 F) o$ z; o# B3 B# Y0 `& \& n9 x

dinosaurs.jpg


( R' }1 v6 B, N" Z6 F# ]
% t! E; G( Z' ?6 z* i讲的是分享的故事,如果不会分享就没有乐趣,所以如果我们能带着孩子来读这本书,克服语言的障碍,那就能充分利用它的价值,这本是从内容到形式都很值得给赞的
7 Z  y) U/ t( ?* S
" J- O" W- k- y& l) N这里面的恐龙画得真萌,前面那样不给小朋友玩玩具,自己霸占秋千、滑梯的,简直就是现实生活中某些孩子的写照,不知道他们看了之后,是不是心里会有反思/ V2 j/ f; q8 C. }5 w3 D

( Q8 R1 B: ~. l2 k! [总之,这本也是跳蛙的Junior Tag系列里面我第二推荐的一本书# U+ A' L2 U- U3 U, T

. o1 ^2 w3 P% s0 B* F* z( B: r4 n

# T1 |8 P1 B" P0 U7 A
# A1 ]9 Z( g6 |. d8 N
+ S5 o/ O! U7 x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宝宝生日
2012-04-24 
帖子
130 
本帖最后由 amyniny 于 2014-6-4 13:38 编辑
/ k. |8 O9 ?, H* I. E8 i' D0 ]+ n' Y1 L
这话题,简直说的我的心坎上,我家就是这个问题,还是升级版,不是不和小朋友玩儿,而是“害怕”小朋友,有可能是我家孩子是个特别慢热的孩子,举个例子,每次带回家的绘本、玩具,要足足在他面前放上至少半个月,他才会喜欢起来。一岁~一岁半,不和小朋友玩儿,但也不害怕小朋友,一岁半以后,尤其是过了冬天很久没碰到小朋友,春天出门多起来,他看见小朋友就会哭闹,要求抱着,还要求马上离开,但成年人没有这个现象,对成年人可以打招呼,但只要是小朋友,除了那种躺推车里的极小的宝贝,只要是可以行走的小朋友,他都会极其“害怕”,其实很多小朋友都是打小一起的,他在家每天都会念叨这些小朋友的名字,但白天出门,一见到就会急切的要求抱着离开。我也曾为此各种担心,不和小朋友玩儿我理解,因为这么大的孩子根本不懂得合作,一起玩儿我知道得3岁后,但如此“害怕”是我觉得有些难理解,而且“害怕躲避”的往往是熟悉认识的小朋友,越熟悉的,他的表现是越强烈。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每天带他出门晃晃,从这次五一去爷爷奶奶家以后,他有了明显的转变,这次他和一个小朋友比较长时间的在一起来着,呵呵,那是他的小表姐,6岁,开始也是各种害怕躲避,但经过一天的接触,他终于接受了,可以和小表姐一起凑凑,从那时起,再回来,和熟悉的小朋友也终于可以在一起,而不再害怕躲避。我想一方面,和之前几个月的积累有关,另一方面和他的年龄有关,他满2岁1个月了,再一方面,他和小表姐接触时间超过了他的慢热临界点,继而他对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渐渐有了自信。我其实想说的是,孩子的很多问题靠时间是可以解决,但是这里面一定要有父母家人的积极引导,仅仅靠时间是不够的。另外父母也要适当放下焦虑,积极做好自己能做的,剩下的静待花开。哈哈,我现在说的好像云淡风轻,之前我焦虑的,真是整天就差抓耳挠腮了。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12-02-21 
帖子
6497 

妈网红人

amyniny 发表于 2014-6-4 13:35
5 \2 [# L  d- z, H5 z5 o, V2 W这话题,简直说的我的心坎上,我家就是这个问题,还是升级版,不是不和小朋友玩儿,而是“害怕”小朋友,有 ...
; R! n" D, @8 y5 G
其实我现在写的也云淡风轻的,那会,就是跟你说的一样“其实很多小朋友都是打小一起的,他在家每天都会念叨这些小朋友的名字,但白天出门,一见到就会急切的要求抱着离开”,我妈特别担心,“我们这孩子别是自闭症吧,都是你们俩,书读多了,把孩子整得抑郁了, Z9 \. d6 a5 V8 e. ?

  Y8 E! U3 C: J" u一个就是你说的,那会的问题,随着时间的变化,和孩子情绪的发展,沟通能力的增长,就会慢慢好转,其实你帮我了个忙,我们共同说明了,这些问题,可能在孩子能说话,能一定程度交流的时候就是缓解的开始。: L/ }% T! m# |5 i; y6 R+ m5 H
/ a/ }# Q  O9 `2 \) m, k
第二,小时候确实容易亲近大人,我自己觉得是孩子和大人,特别是家里好几个大人接触,他对大人的认知比较全面,但是小孩子的接触很有限,所以特别容易“异化”,认为那不是一个群体的,排斥他们。7 X: E" H  u! U! [6 A
) S3 b! u$ V( A6 w1 @; J
第三,确实有可能愿意亲近大孩子,我前面提到,我们也这样,不理其他同龄小朋友的时候,但是特别喜欢一个4岁的**姐,每天追着别人,让姐姐跳舞,唱歌。; H2 \7 z  z6 _* Z, `4 F

& r9 q0 n- g8 o6 V# T也许我们有点类似的经历,能给其他有类似经历的家长,一点参考吧' |% M' u# M& A. q4 }+ k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宝宝生日
2011-04-04 
帖子
11907 
小孩有伴是更好一点,
朵朵

高 一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2010-09-03 
帖子
390 
有时候孩子的问题根本不是问题,是现在的父母和家人关注太多了,就成了问题了。给孩子一段时间,一些问题就自然消失了。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宝宝生日
 
帖子
2890 
回复 一口一个橙子 的帖子
( L4 g  D3 M3 }5 z' ^# e, O% B- {% L8 \
这种彩虹伞在早教机构很常见,每次课程结束的时候它都会登场,老师会叫上家长和孩子一起,玩儿法很多样,几乎没有小朋友不喜欢

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10-02-10 
帖子
4963 

文昌星

  又是一个精品,写的很详细,学习了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12-02-21 
帖子
6497 

妈网红人

本帖最后由 一口一个橙子 于 2014-6-5 08:02 编辑
: h, r( i, f9 Q& F" M
玻妞园园 发表于 2014-6-4 16:36
1 p: P# F9 m  K9 v回复 一口一个橙子 的帖子
# g: g3 @0 X# Q% v4 m8 Y9 c" _4 m" i5 M" \7 b2 G
这种彩虹伞在早教机构很常见,每次课程结束的时候它都会登场,老师会叫上家长和 ...

1 W/ t( B7 u/ Y4 W8 H$ I( t; s8 y. [3 I- K( D8 H, _& z
哈哈,我也是看了amazon的评价,说金宝贝里面用的这个,所以我要整一个,尽量多创造点集体游戏,不然像老鹰捉小鸡,丢手绢那种这会都玩不了。6 @( [% H% w2 L/ L- g
那早教的是不是得特小啊,我看这些全都说3岁以下,我有点怵所以迟迟都没买。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宝宝生日
 
帖子
2890 
回复 一口一个橙子 的帖子
8 J; ]; k$ H% W# {" [' G& G' _5 {) A. M2 n; f8 L
早教中心的都是很大的,十来个人围一圈都没问题,有时让宝宝坐在伞上,有时在伞下,有时宝宝和家长一起就着伞,有时弄成一个长条通道然宝宝在下面穿梭,变化挺多的。家里用没那么大的地儿,要不就带到小区里面招呼小朋友和家长一起玩儿。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12-02-21 
帖子
6497 

妈网红人

玻妞园园 发表于 2014-6-5 09:06
7 ^1 [: M  R* @5 B! P% K7 f回复 一口一个橙子 的帖子$ ~" ]! r- v' T: [
0 ?! d7 |, n5 c- P
早教中心的都是很大的,十来个人围一圈都没问题,有时让宝宝坐在伞上,有时在伞 ...

% T3 J, \6 p6 y! V我觉得潜在危险就是如果是孩子玩的话,有可能太小会拽摔倒了,明白了,其实你们没怎么让孩子拽。
4 ]. E3 s7 x& `3 b我下单了6' Parachute with Hand** and Carry Bag by PACIFIC PLAY TENTS & T: t+ x, ~6 a) G
太大了我出去不好带,准备暑假我就带院子里的孩子们玩了,我给他们上课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宝宝生日
 
帖子
2890 
回复 一口一个橙子 的帖子
) V( u  a, S( \1 }  Z  n- x
) K7 q* y  M# p7 e& n是的,主要是家长老师拽着,孩子一般很享受坐在彩虹伞上,转圈,被蒙在里面又打开,配着音乐,再来些泡泡,效果很好。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3-05-15 
帖子
791 
回复 一口一个橙子 的帖子" A' ]9 z  h  }6 N4 G$ N) K
: Z/ _5 V0 l6 N
南京大学风笑天教授做了一系列有关独生子女的研究,他有一篇论文题为《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研究发现独生子女在社会化的诸多方面跟非独生无显著差别。- ^/ V. N: ?( e( r' v
http://wenku.baidu.com/view/08565b22af45b307e8719744.html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3-05-15 
帖子
791 
回复 一口一个橙子 的帖子
6 I+ l5 {7 A0 M" h1 a5 X3 K0 x4 p
我觉得这个时候需要认可她的情绪,东西能不能拿到不是你能控制的,而且不能“随心所欲”是人生的必修课,但是她需要有人认可她的愤怒、失望、无奈等负面的情绪。
; Y' @; k+ ~; S# S4 ?可以试着问问“你特别特别想玩那个马马,姐姐拿着马马不给你,你很生气,对不对?”,或者接着还可以问问有多生气,然后想个办法让她把生气的情绪处理一下,比如如果有10个生气,就踢10下水,或者把生气打一个包,回家去解包(回家让她撕撕纸,扔扔枕头),我没试过啊,我想着可能可以这样。
& V" L" r& w& i' C3 f2 V+ \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3-05-15 
帖子
791 
回复 一口一个橙子 的帖子
. e" f5 X; k0 H5 ^% d8 @
1 X- n5 `- c+ P# R我觉得这个时候需要认可她的情绪,东西能不能拿到不是你能控制的,而且不能“随心所欲”是人生的必修课,但是她需要有人认可她的愤怒、失望、无奈等负面的情绪。: |" X1 K' n3 z& O) W9 M. M/ P0 L
可以试着问问“你特别特别想玩那个马马,姐姐拿着马马不给你,你很生气,对不对?”,或者接着还可以问问有多生气,然后想个办法让她把生气的情绪处理一下,比如如果有10个生气,就踢10下水,或者把生气打一个包,回家去解包(回家让她撕撕纸,扔扔枕头),我没试过啊,我想着可能可以这样,2岁多可能能理解了。
团长编号:MW12787

初 三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null 
帖子
231 
下孩子应该多跟小朋友们多多沟通的,宝妈找下突破口。客服一下孩子的心理障碍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橙子出品]我的育儿困扰之二——我的孩子不和小朋友玩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