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米
- 641
- 经验值
- 591
- 在线时间
- 8小时
- 宝宝生日
- 2011-02-19
- 注册时间
- 2014-10-13
- 帖子
- 92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599
- 精华
- 0
- UID
- 24154798
 
- 宝宝生日
- 2011-02-19
- 帖子
- 92
|
. Q3 u9 N8 ?# y x% E( T5 d$ t) H" r, P7 h% h
$ T: D' D9 }+ F, r) F+ E% Q
1岁至1岁半的宝宝已处在从语言理解和模仿阶段转为语言表达阶段的过程,了解这一时期宝宝的语言特点,才会使亲子之间的交流变得更顺畅、更清楚。
* K: K- X' x5 C* V6 m7 Q
. [5 p* l g2 e! l
* Y+ ]; C: S- V3 s. m; M! g0 l毛毛妈妈育儿摘录
. f. X: V9 f) ]. v% k, R" z; M+ K 女儿毛毛1岁3个月的一天,在家里玩着玩着,突然对我说:“毛毛喝水。”我没有听清楚,后来,又隐隐约约地听她说“宝宝渴”。这个发现让我有点小惊喜:“女儿会用自己的名字啦。”要知道,在这之前,毛毛只要口渴,只会说“妈妈喝水”或“妈妈渴”。
* d8 t V# O6 U( [
# R' y; l# _& \- V; g0 K) F8 C6 H5 f" m6 h7 l3 f
后来,我发现毛毛几乎说什么话都会带上自己的名字,看样子,女儿正在尝试用自己的名字来表达自己。其实,宝宝对名字的认识和宝宝的自我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宝宝的这种自我意识出现的时间也是不尽相同,有的早在1岁多就出现了,有的则要等到3岁才出现。5 W0 ]- d" o" \9 q3 H/ V
4 Y0 S7 z- R$ n- @
2 ?0 K, b* Q8 w" {
在这之后,我又发现毛毛开始会用抽象的人称代词“我”和“我的”来表达自己了。不过,以她现在的年龄还没有形成对你、我、他的认识,还分不清“你”和“我”。当别人问她“你爸爸哪去了”的时候,她还不能把“你”替换成“我”,只是说“你爸爸上班去了”。% k. ~- b# Z9 M5 F
/ i9 i0 M* P9 g w6 N
9 k H; {/ `. P& q% t" X! r, Q: \ 为此,我也没有一意孤行地去纠正孩子,在这方面,我和家人也是达成一致意见,当宝宝不能区别你、我、他的关系时,就让她你、我不分地使用吧,这可是宝宝语言发展中一个自然的阶段。! C1 c& H2 k" H* i
* U# n" z$ F2 q0 u; L, C" c) W7 S- V2 \% K3 W9 m
毛毛1岁4个月时,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天,她看到墙上有一只虫子在爬,由于掌握的字词有限,所以还不会用语言告诉我,就拉着我的手,指着墙大声地说:“妈妈抢,妈妈抢。”毛毛从小是奶奶带大的,满口的山东口音,山东话里把墙念成“抢”。
! y/ h* M, x7 ~+ C# w/ | p& V+ C
4 p9 q) j7 [! d% A 当我看到墙上的虫子时,才明白女儿的意思:原来虫子在墙上爬啊。只见毛毛一只手拉着我面朝墙,一只手指着墙(虫子爬的地方)。孩子是多么聪明啊,已经懂得通过非语言的手段——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了。在她看来,一个词和一个声音、一个手势、一个姿势、一个表情是完全一样的。
* H8 ] f A4 ~) q7 x1 k& J2 W7 d* O6 d4 n" J. p( V( m
7 E, D+ T! \1 p- G( }; ? 不过,转念我又想了想,对于毛毛的这一行为,我不应该立即去满足她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记得有一次,毛毛想出去玩,就用手去指大门,我没有当即就顺着她的意思,把她带出去。在我看来,这一时期孩子有需求,父母不要马上满足他,要“逼”他用词或短句来表达,哪怕是一个字也好。
- H$ p# |3 d; L
% m; I+ d: \2 r$ p
5 K2 x1 d8 Q. F3 Y, t 于是,我蹲下来,耐心亲切地对毛毛说:“妈妈知道你想出去玩,你应该说‘出去玩”。渐渐地,毛毛习惯了这种沟通方式。我发现她的词汇量丰富了,情绪也不容易那么激动了。; x5 R2 @/ i9 A- z1 \# _" E
/ D! o) c2 |7 M
& j1 K. O- _; G9 f5 Z) _ 现如今,很多孩子都已经2岁多了还不愿说话,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本该在学词汇或是短句的时候,家长顾虑到孩子又哭又闹不好管教,就习惯性地满足了他们身体语言的要求。这么看来,如果父母不逼孩子说话,他就总不想说话,其实,哪怕是“逼”孩子说出一个字也是好的。& e; E3 [, v* d4 C2 _" W
8 s: v, n8 _3 C' e2 C0 d& x4 v说给宝妈听
1 X5 G/ F' Z/ V8 N" {& E+ P' |) ~ 宝宝在1岁~1岁半的时候,喜欢和周围的亲人说话,懂得用极少的字表达自己。但是,由于他们能听懂的词语远比他能说出的多,当他们想表达自己的要求,可是又不能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时,总会表露出一种懊恼的情绪。
8 Y8 G; f( s. `& }; J
3 q5 @5 p5 O/ r$ X7 n; d1 c, f* ?5 Z+ V% j& T! b+ v
宝宝在学习语言阶段,每天都会说出很多有趣的语言,令家人捧腹大笑,而且不少有趣又经典的语言,实在令成人都震惊叹服,建议父母把宝宝所说的这些精彩话记录下来,作为送给宝宝的又一份珍贵礼物。当孩子的意愿得不到正确表达时,会急得嗷嗷大叫。这时的父母要作出最大努力,了解这一时期宝宝的身体语言及其他语言形式的含义,帮助他们度过这一特殊时期。
: X; G4 @6 \: q4 P0 t& B* ~3 T5 P# R2 I) w
2 n+ A" u/ z8 K
比如,父母在继续用词语或短语与宝宝交流时,特别要注意将语言与行为结合起来。像带宝宝出去玩,就对他说:“宝宝,我们出去玩。”爸爸回家了,就对他说:“宝宝,爸爸下班了。”+ |. R. S$ l! M$ y: R' y
6 C- U' P: N( ] L" I1 s5 t Q: K
" G2 P% p9 T _2 H) m 比如,生活中遇到什么事物,父母就要教孩子说出这个事物的名称,这是教孩子学习说话的基础,说出事物的名称越多效果越好。再比如,父母在生活中要经常对孩子说些简单明了的短句,像“宝宝笑”“吃饼干”“妈妈坐”“出去玩”“爸爸关门”“宝宝乖”“讲故事”等等。. U: R8 w4 B% ]" p5 f0 q
% v% R( }# [" O/ v9 F! g" _
* Y! t3 C2 t/ K8 N/ I 孩子听多了自然就会模仿。下面这个情景练习,就可以很好地引导孩子表达出这些简单句。当父母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大家都开心地笑了时,爸爸可以问孩子:“妈妈怎么了?”引导孩子说出“妈妈笑”的话来;又如爸爸做一个关门的动作,妈妈可以问孩子“爸爸干什么”,再引导孩子说出“爸爸关门”这样的简单句。% z" |! ]! X, c
7 F1 w+ Y5 Y% v, T! i2 o6 [9 T- \/ b% u9 A4 M& Y$ z
亲子小游戏0 f% G4 x2 N- K' U1 B/ k
经过一年多的语言准备,宝宝开始说话了,这让全家人欢欣鼓舞。为了让宝宝的语言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可以陪孩子玩玩下面几个亲子游戏。1 C7 [/ x0 [% m5 m, d: y
5 D1 E, |1 d; f
1 y0 [& o) j9 D' x【游戏1:小兔在哪里】
8 V9 m1 B% _7 H* M$ F# i" R 开始游戏喽:家长和宝宝一起看动物画,让他指一指什么动物在哪里,学一学小动物怎样叫。. C x4 N, }/ x3 K1 W
再叮咛几句:这个游戏既可让宝宝学会根据成人的语言提示指认事物,同时又能练习发音。
, B6 }" y6 V, Z$ D- x5 ^
4 P5 Z0 e" y' G; T$ {: X4 G: l5 U9 X5 f3 u! X) W5 ^
【游戏2:看看谁来啦】
( ?& p, S) y- j5 J6 s; N! d' _ 开始游戏喽:家长先准备两件小动物玩具,再手拿其中一个放在背后,并对宝宝说:“看看谁来啦?”然后出示给宝宝看。# y1 i2 M) {9 C8 R* l
5 t; V# i$ e# n Q1 b, ]8 A
) H9 b; @' R' q* a再叮咛几句:通过游戏的方式可以教宝宝学说话,宝宝会觉得很有趣。
% f" Q: E' E+ ~# q4 e5 W
: x6 P! A/ r. b- E.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