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8 | 浏览: 1346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7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16:34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你肯定说,这米饭谁不会做啊,简单!放上米,合适的水不就行了! 这你就说错了,我要教你做的是非常好吃的米饭,营养价值升值的哦!
" X3 O# C! @; |' i0 T 9 c% g  ^4 D0 u9 ?
刚学的,现学现卖啊!+ A1 b) i% N; F. n+ ?. I
        提前浸泡最关键:淘好的米,用温水泡半小时再煮会更加蓬松有劲道,特别是陈米,除了口味变好之外,还粒粒饱满,可口至极,还有一些小技巧: 
  i% e- j. Z) K" `) q. v- J% e# @" ^# |* b2 _! ~$ ~2 _2 @5 a
  加点儿醋:按500克米加1毫升醋的比例放些食醋,可使米饭松软之外还易于存放、防变馊,而且煮出来的米饭肯定没有酸味,反而香味更浓。
) [+ R& S, H7 C! o. D/ p7 U, g; [1 b  加点儿油:放入一汤匙油搅拌均匀做出来的米饭,香滑软糯,粒粒分明,而且绝对不会粘锅,这招非常适合不喜欢吃锅巴的

5 E- _- n' O" z0 A       加点儿盐:此法仅限于剩米饭重蒸过程。吃不了剩下的米饭再吃时需要重蒸一下,重新蒸的米饭总有一股味,不如新煮的好吃。如果在蒸剩饭时,放入少量食盐水,就能去除米饭异味。* N4 x6 F- T3 F* X) \/ ]. C: r
  加点儿茶:用茶水煮饭,可使米饭色、香、营养俱佳,并有去腻、清口、助消化的好处。做法很简单,把做饭的水换成泡好的茶水就行了,不过记得用绿茶,而且不要茶叶太多了,否则茶叶的味道盖过了米饭本身的香味就适得其反了。

& Y: S- X5 A$ G) g; |2 V$ j0 ~8 B% D  Y: D+ W/ v; a, j
      上面这些做法共同点就是都少放,主要起到个借味的作用,千万别当调料放,那可就成炒饭咯!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值 收起 理由
火星鲸鱼 + 45

总评分: 经验值 + 45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宝宝生日
2013-10-26 
帖子
2244 
很多方法啊,回去试试
合格团长编号:MW12307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宝宝生日
2008-10-18 
帖子
31823 

招财进宝

学习一下,只有第一种方法试过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650 
学习了,改明得试试~~~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691 
最爱米饭了,回家试试
团长编号MW11312

初 三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2008-07-24 
帖子
400 
学习了,回头试试!
团长编号MW10359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8-08-12 
帖子
1968 
学习了,有机会一一试下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宝宝生日
2009-01-01 
帖子
27812 
学习了,谢谢!!!
团长编号:MW11055

高 一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null 
帖子
1317 
学习,改天试试!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新学的招式,教你做非常非常好吃的米饭!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