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 | 浏览: 896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2010-12-25 
帖子
59 
楼主
发表于 2013-2-26 11:21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0 ?: C. O: t) Q- ]/ w5 _5 s家庭生活是我们学习情绪的第一所学校,孩子情绪学习经验深受父母的影响,面对孩子闹情绪,以下八种父母常见的反应其实是负面的情绪教育,无助于提高孩子的EQ…' ^- f" [1 i* N% E
$ J4 ]8 h; D. P0 a! H( r1 B$ j
家庭生活是我们学习情绪的第一所学校,孩子情绪学习经验深受父母的影响,父母同时也是稳定孩子情绪的最主要来源。0 _1 ^  [0 N. D, b1 z. m& S
根据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高特曼的追踪调查发现,父母扮演情绪教练的孩子,比较有能力处理自己的情绪,挫折忍受度高,社交能力和学业表现也比较杰出。提高孩子的情绪能力,已成了现代父母的必修课。
% D8 R; B/ o+ [2 x, O0 {
0 l% {, |1 d; q7 V( W/ Q0 D面对孩子闹情绪,以下八种父母常见的反应其实是负面的情绪教育,无助于提高孩子的EQ─) i' E! J. \7 q
$ e! b, R7 D$ j
一、以暴制暴:「再闹,就给我试试看!」「不乖就把你赶出门」之类的严惩、恐吓和威胁话语,不但会扼杀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甚至采取自我破坏和被动的攻击行为当成报复。
+ o. `7 x7 _( [: r+ E: N* @! q4 n4 j' f' H
二、当孩子情绪的奴隶:「不要哭,就带你去吃麦当劳!」「我买玩具给你就是了,别难过了!」用贿赂、哄劝的方式息事宁人,避免孩子体会不好的情绪,反而让孩子学会了「情绪勒索」。
* Y+ m5 t- W! v- f7 x; l1 D. _2 s3 _+ ^) C& N5 x! [* l
三、男孩别哭:「男子汉不要哭,勇敢一点!」哭泣不是懦弱的象征,男孩也有各种心理需求。一旦哭的权利被剥夺,男孩的情绪表达就容易出现障碍。1 g1 A. u# {* p  D% w; N7 C" |! a
  x0 _; b3 Y" r; Y5 y5 _! F, y+ G9 q
四、为孩子的情绪贴标签:「你这个坏孩子,为什么这么粗暴?」「真是爱哭鬼!惹人厌!」你贴在孩子身上的「负面标签」,会轻而易举地扭曲了孩子的自我概念。2 c% i5 e9 b: J. X* ]- e* f% l
# O; o9 L7 d0 J7 o$ F
五、流于说教:「你看!我不是早就跟你说过了……」当孩子伤心、难过、生气的时候,情绪已经主导了全部意识,根本不是灌输规则与训诫说教的好时机。
3 a- l1 o& R# P: b8 t, a  n3 e. f0 a# ^6 P% G8 z/ G: t
六、回力球效应:「你再闹啊!干脆把我气死好了!」在孩子闹脾气时,无法保持冷静,反而回以愤怒,形成「你来我往」的恶性循环,最后「发脾气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想法也将深刻在孩子的心上。
+ b& u% Y0 c: V) s5 _
3 e4 r1 [$ `5 L' n/ B1 H4 ]" y七、阻断话语:「怎么垂头丧气的?振作一点!」对孩子的情绪视而不见或轻描淡写,不但阻断了亲子沟通,也让孩子相信情绪是不受欢迎的,进而筑起一道心墙,变成一个对自己和他人的感受都显得麻木的人。8 }2 H$ v) \% Z- q, C2 v% _
) l( A+ R$ o% R2 Z  N8 y" z
八、归咎他人:「跌倒了不痛!都是地板害的!」当孩子遇到挫折时,为了安抚孩子情绪而归咎外界环境的做法,会让孩子无法对自己负责,失去从错误中反省学习的机会,容易养成遇到挫折「只会怪别人」的恶习。
- ~; M2 O! R. B/ y% c9 p0 [
8 N1 |8 v( V+ g4 E; l( }. g8 D对于经常亲子阅读的家庭而言,绘本具有社会化、提供生活体验、娱乐以及纾解情绪等功能。许多研究和相关文献都证明,具有情绪疗愈效用的绘本,不论对大人或小孩,都是最佳的「心灵处方箴」。' E% W% N9 a0 g8 F- w
1 I% m( L* k& V, M
遭逢情绪问题时,父母或师长可与孩子一起阅读绘本并进行讨论,以引导儿童改变想法,并学会以较成熟、乐观的观点思考,面对问题,进而解决情绪困扰,这就是所谓的「书目疗法」。以下是一个「书目疗法」视频可以作为了解的相关参考:
) g+ E9 h0 L- e* G( A* ~5 S2 c, a7 G6 h. I; q) C8 G1 ]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Q5NDY4ODI0.html?f=5605479
- y# ~6 q, D+ y: C【故事妈妈】书目疗法/ M8 d( z- `9 M! E  h& V

9 _4 L. j4 w5 R/ [( ^                                                                                                   ——摘自陈念怡 7 {) f9 A6 `# h4 ]! _  H; _. T! q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孩子闹情绪,父母绝不能做的八件事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