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米
- 6755
- 经验值
- 6463
- 在线时间
- 278小时
- 宝宝生日
- 2009-11-07
- 注册时间
- 2012-7-11
- 帖子
- 1205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6463
- 精华
- 0
- UID
- 8002445
   
- 宝宝生日
- 2009-11-07
- 帖子
- 1205
|
多数家长的心态都是想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都想培养成神童,都想考试第一,都想孩子多才多艺。
; \* o# f! c. v说实话我也非常想让自己孩子是最棒的。但是为了孩子好,还是让她自然的发展,顺其自然。 B m$ X V% t/ j5 }! m0 k8 q4 T7 X* c
孩子有什么想做的支持她,让她去做。我觉得这样孩子才能做的更好。
6 J c# R3 s8 w- v! V/ F在网上看到下面的四个误区,我觉得有一些道理。你觉得呢?7 R1 A( B# h; U" Z1 o
1 e' s4 W5 M3 Q6 A
培养孩子的四个误区
3 Y, M0 n- P6 x0 G' t% S$ H$ P1 s
, b4 V5 `7 k! R3 E误区之一:把婴儿当成病人* R3 }$ L: f* E' Y
* O, K" g) z) u9 X: t& o
调查发现,有80%以上的家庭认为婴儿是脆弱的小生命,要像对待病人一样照顾得无微不至。婴儿不是病人,他们从还是胎儿的时候就有了各种能力,一出生则有72种潜能,有惊人的适应能力。婴儿对环境的要求,除了照顾以外,还需要运动、交流,甚至是“冒险”,以挖掘自己身体里的潜能。如果把他们当成病人一样地照顾,他们的潜能就会一个个消失。 }9 |$ w- I, q6 o
8 z. l: Z- J0 J/ o: S
' ?8 p" e+ _* H+ H 误区之二:把教育当成备考5 i# p; E- ]7 i7 w& Y5 O. X: G( c& |& C
0 U! H# ]7 z# i1 g( V" Q8 } u7 h 专家们的调查显示:有90%以上的家庭把教育与学习相提并论,认为学习的成绩就是教育的效果。于是,孩子们在一岁以内开始认字,三岁以内开始学外语,3~6岁的孩子85%以上参加各种培训班。专家指出,教育是能力的培养,不是成绩的取得。教育包括的内容很多,健康的心理、愉快的情绪、合作的精神、思维的方式、动手的能力、语言的表达等等,都不是能用成绩来衡量的。它是要让儿童养成良好习惯,而不是逼迫孩子掌握一项专门技能。
' V3 h$ V3 Y3 d- i9 k8 i+ v+ Z- @& |% E8 `8 t, w! j
. c4 z q$ O/ e, g 误区之三:目标定得太高
, F6 Q( U; M3 u3 \
' V3 Y; i6 _9 H* \( }* Y 在家长们的心中,都给孩子设计了美好的未来,许多家长们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要是晚认了几天字,少学了几个单词是天大的失误。更有一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现在并不出色,以后也不会有“大出息”。其实人生的起跑线不止一条,人生随时都有不同的起跑点。3 T" s+ R6 y/ E7 n, o! `3 k
" Z8 ]1 \+ D# g8 [9 q% n2 O- |2 w- |/ P4 [4 t
误区之四:盼孩子是“神童”, }1 u+ i$ L/ ?' G, z T, D
3 d0 u; P2 Y; D- f& b1 J 调查发现,希望孩子“正常发展”的只有三成,大多数家长希望孩子是“超常”的,最好是位神童。其实,超常和低智力的儿童所占的比例都非常少,90%以上的儿童都是正常孩子。如果家长非要给正常的孩子定一个超常的标准,那结果只能等于拔苗助长。5 |. b( M% D- w5 {: s+ Y, _! W
/ n$ Q% F( E5 D: R9 z, c' I* Y0 N$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