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米
- 52111
- 经验值
- 49290
- 在线时间
- 569小时
- 宝宝生日
- 2012-02-21
- 注册时间
- 2011-8-9
- 帖子
- 6497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49290
- 精华
- 25
- UID
- 6228827
    
- 宝宝生日
- 2012-02-21
- 帖子
- 6497
|
我的帖子里写过一段话,你参考0 R& b; a( b1 [4 p1 _
& c! H6 Z/ p* P, A2 I6 e$ N《儿童发展心理学》里有这样一段话
" t: G; u% v0 @ u9 g“(Patterson,1967)这个研究发现当一个儿童猛冲过去,去抢另一个儿童的玩具时,若受害者作出哭、退缩或沉默的反应,那么这个进攻者以后还会用同样的方式去对付别的儿童,也就是说,消极的反应会强化儿童攻击行为。相反,如果一个儿童受到攻击时立即给予反应,或者老师立即制止攻击者的行为,批评攻击者并把东西归还原主,那么,这个攻击者的攻击行为就可能要收敛一些,或者改变这种行为,或者另觅进攻的对象。* \: y9 p* _) P Y" U4 D0 i# j
不但攻击的行为可以为受到攻击的儿童行为的反馈而有所变化,而且受到攻击的儿童也可以学习攻击行为。由于他的反击,成功地阻止了别人对他的进攻。这种情况若经常出现,实际上又会强化受害者的攻击行为。同伴间行为的影响是交互的。”/ P/ S6 n0 T' L6 p" `$ b7 N4 R+ S1 v3 j
! u* E6 a6 F( J1 p5 u2 e
我们当然不想看到这样的局面,哪个孩子逐渐变坏,都会影响到其他孩子。我的亲身经历,玩伴中,有一个在2岁前后曾经是被攻击者,被别人抢玩具的角色,他没有及时反击,家长也没有及时伸张“正义”,现在2岁3个月,他成为这个群体中攻击行为最厉害的了。. m" k; o" m3 n4 B
' u: J% n% v0 f0 U! D* ~3 t7 v所以我们心里要有一个宗旨:不强迫孩子分享,从小学会拒绝。
4 v k( ~6 m% J0 z5 v( o$ c: a& I; h2 D+ b* O, D- D% t
有多少人,成年之后会觉得自己不会拒绝,无法表达自己的诉求,都源自我们从小的谦和隐忍的教育。我不喜欢,我为什么不可以说,我应该照顾别人的感受,但是为什么我不能表达自己的诉求。/ B7 L" h* E+ z& e3 ~
, i* _# w5 l" Y3 b- y5 B如果你愿意分享,我给你大大的拥抱;
" ]# _1 _, {& M如果你不愿分享,我给你深深的理解。% G+ h: j+ P7 F: a
- y9 h# W/ q% ]; x- ]
所以,确切地说,不是让你教孩子打人,而是教他明辨善恶,保护自己,捍卫自己的利益,主张自己的诉求,这一点无关善良,是最起码的本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