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米
- 117
- 经验值
- 117
- 在线时间
- 227小时
- 宝宝生日
-
- 注册时间
- 2012-3-17
- 帖子
- 12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344
- 精华
- 0
- UID
- 7602142
 
- 宝宝生日
-
- 帖子
- 12
|
我们在教养孩子当中,会感到有许许多多令人棘手、头疼的问题,比如,宝宝以前什么都不怕,为什么现在突然变得认生而胆小?
, `; |( d. y N M% G
8 `1 s9 L. k1 ^3 `* a I7 R为什么宝宝夜间突然惊哭?为什么宝宝越来越好动,是不是得了多动症?宝宝越来越逆反、任性了怎么办?宝宝越来越厌学了怎么办?$ F$ J% j, E/ P7 ~4 V( }
0 Z! @& ?0 P3 e1 Q3 R2 a 两岁的宝宝就学会了撒谎,怎么办?不知为什宝宝突然不与人接触了,变得越来越孤独了等等。这些棘手而头疼的问题往往弄得父母和教育者焦头烂额,不知所措。解决这些问题除了从成人的教育方式、教育环境中寻找方法以外,我想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从婴幼儿心理现象、心理活动的研究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教育方法、教育环境和婴幼儿心理研究三者结合起来,才能使教育者感到轻松而有信心,才能管教好孩子,使他成为健康、活泼而聪慧的好孩子。
3 z3 }+ [: G# C$ R J( K6 k- a3 O* r7 H% B
说到心理,许多人会认为心理很神秘,看不见,摸不着,是无法确定的神秘现象,何况是一个婴幼儿,就更难琢磨了。实际上这完全是误解。心理虽然属于精神范畴,不像物质那样能直接看得见,摸得着,但它可以通过行为及语言来表现,而后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并且也是能把握的, ]0 e6 l# j3 J. {/ O
, B' V e5 `. L1 G% j
一、什么是人的心理。% a0 }# R+ \! p) r: u/ r4 t2 v
1、心理的定义:心理是人的情绪、情感、语言、行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 U" O' Q7 p$ d 2、心理的特点: 4 Q3 k T7 ~1 z$ E
a.客观性。心理活动所反映的是客观的事实,是属于客观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所以在这一意义上又具有客观性。
/ g& a% Y& f, a8 t+ e b.主观性。心理活动中带有个人的情感、情绪和思维等特点,因此带有个人的主观意识。/ W, \) Q$ {& K
c.差异性。每个人对客观世界的心理反应在程度上是不同的,有强有弱,这就形成了差异性。
2 Y$ w7 k( U0 G5 x: O: R9 v7 o9 y7 A2 \
二、婴幼儿常见心理活动
9 U+ ~/ V! N9 m 1.恐惧心理; 2.依恋心理; 3.再现心理;4.模仿心理;* b0 d8 n P, ^. U# n
5.害羞心理; 6.好奇心理; 7.求异心理;8.厌烦心理;
* P" U2 V# p1 @9 e. Z+ R 9.逆反心理; 10.独占心理;11.好胜心理;12.自尊心理;$ f' d" z: e8 s. @7 _. G6 I
13.自负心理;14.撒谎心理;15.孤独心理;16.攻击心理;
/ k3 M4 i u( O7 t/ x4 b 17.表现心理
, [- l( [! S" K" {$ |; W+ @: I9 A. V4 m* j) D6 |1 d! y
(一)恐惧心理。是婴幼儿对事对人存在的一种害怕心理表现。被成人误认为孩子胆小。其实,恐惧的心理也是一种自我的保护。
2 I/ N. M# s: g7 n& x$ S 1、6-12个月表现:怕陌生人;
6 a5 e3 w1 T% _+ \; P 原因:认知和记忆能力的提高,能分辨出亲人、熟悉人和陌生人。8 D& M. s5 [; k, s) ]: q
对策:a.不要担心;b.不主动接近;c.允许回避和观察。. u% X K4 u* N% @& c1 ^1 L
" @, a; [" a: L8 @ 2、周岁至两岁左右
+ E7 s2 p$ W& y2 c N# ` 表现:怕突然出现的陌生人、事物、声音(汽笛声、动物叫声、钟表声、雷雨声…)、毛毛虫、小动物;怕突然母亲不在;怕入睡等。% n5 E# T2 w/ j2 E+ L
原因:生活经历有限,不知道这些突然闯进来的是什么东西,本能地产生恐惧心理。9 G. j6 G' Q7 A" @* W
对策:a.大人要镇静;b.搂抱好孩子;c.离开现场;d.暂时回避害怕的事物;e.不要强迫孩子接近生人;f.母亲不要在孩子的眼前突然离开。) z" }) v& P. g: ^
) U3 ?5 g3 u& j8 {& b2 O+ I+ N 三至五岁左右0 d$ E- }" ^1 L: S& {- I# J z: p
表现:怕黑暗、怕狗、怕水、怕人影、怕从高处往下跳、怕向上攀登、怕玩大型玩具、怕想象中的坏人、怕外国人等等。
( M8 M1 M4 N# m* W 原因:虽然认识和接触了许多事物,但心理并不成熟,对动态的事物没有尝试的经历,因而产生本能的恐惧心理;是迟缓型气质的孩子。 I# G4 M# v! y8 C
对策:a.不要责备孩子“你真胆小,真没用”“还不如一个女孩子”;b.做好保护;c.适当解释;d.不强迫接触;e.做好示范和孩子一起做;f.系统脱敏。
" x9 l: a0 a6 p( d" J: [+ N9 s% s4 ^0 D, N* Q: C: T) N6 H' P
(二)依恋心理。是婴幼儿对人、对物粘连、依赖的心理表现。这种表现往往使孩子获得安全感。一般在两岁左右至三岁之间最强烈。" X! U( x2 a' M! Y5 R& J
( d' H, G# i8 z# P& K
表现:尾追、粘连母亲;与母分离产生焦虑情绪,难解难分;对喜欢的物品形影不离,不肯放手。从会走路到两岁半是最强烈的时期。原因:形成了母亲敏感,把母亲当成了最友善、最安全、最依赖的玩伴;尚无与他人,特别是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需求和能力;家庭中缺乏同龄孩子作为玩伙,把喜欢的物品当成自己的玩伴。
4 ~" z, b" Y' }2 [ 对策:a.父亲和其他亲人要参与母亲的教养中;b.适当把孩子放到亲友家住养几次;c.作好母亲与宝宝分离训练;d.让宝宝多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e.将恋物转移,让宝宝泛爱多种物品。
0 h: D+ C, T* P5 k7 m
( s+ H- Z6 ~0 N: U8 O4 G (三)再现心理。是孩子对所经历的事,以后会在大脑中产生再次记起该事物模样的一种心理表现。
1 E9 }3 K" j' A& N) q. _ 表现:当时说不记得,事后又说出了一个大概;夜间做梦而惊哭。原因:婴幼儿的记忆是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尚在发展中;大脑调控神经正在发育中,对事情的控制能力有限。
% a2 ~. V, B6 {8 x) X! F, f 对策:a.不要求当时孩子记住事情,要反复多次;b.如果夜间因再现事物发生做梦而惊哭,一是大人不要惊慌,二是弄醒孩子,给予安慰。
* ^1 |, X# C' C# j! o9 t. w, i$ P. B
(四)模仿心理。是婴幼儿本能或有意地模仿他人、它物的模样及语言的一种心理表现。
5 F9 n, b7 E) h+ x4 s; \! M 表现:a.几个月模仿成人吐舌、抓握物品;b.7个月左右开始模仿成人动作,如作揖、再见、做丑相等等;c.一至两岁左右有意模仿电视中喜欢的人物形动、动作及语言;d.两岁左右至三岁左右有意模仿他人的不良行为、他人的外表缺陷等。
4 U+ Z p" a; l6 a/ Z
) |& ?% [* c2 i# G; t 原因:a.婴儿有本能的模仿心理;b.产生了自我的评判价值观,心中树立了崇拜的偶像;c.受好奇心趋使,但无是非评判的价值观。+ K; V5 n3 y0 ?, e! J2 t! y2 c! V* e
/ I& Y4 V: K; j# F" e9 k
对策:a.鼓励孩子模仿积极、健康、有意义的正面形象和行为;b.控制孩子模仿消极、不文明的动作。其方法:视而不见、不要偷笑、转移注意、当场制止、严肃批评、适度惩罚。0 e' L) a/ n E- K! D6 G) m
. M: O# L C, J' j1 k( P3 b+ W
(五)害羞心理。是婴幼儿到了一定的年龄而产生的一种难为情、不好意思的心理表现。fficeffice" />表现:a.见到大人不愿意笑,不由自主地躲避客人;b.在家活泼,有唱有跳,在外不敢表演;c.上台表演时羞羞答答。一般是两岁左右到四、五岁之间最为突出;女孩比男孩更强烈。
( x# e, j& H& {7 U
+ o* q3 ? W4 n2 X1 x! d 原因:a.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表现出的一种本能的心理现象;b.大人的教育方式不当,无意间嘲讽了孩子;c.孩子的表现能力有限。
s2 I/ b, z0 x6 `1 S& j' Y 对策:a.不要把孩子这种害羞的心理现象完全误认为是胆小怕事的表现;b.允许孩子回避大人、客人;c.不要用讽刺的语言对待孩子;d.提供条件让孩子多和同伴一起玩、表演;e.培养孩子一、两样兴趣特长,以利克服害羞心理。
: O1 L" r7 \, ~2 Y, A+ o
. r5 D: Z) z/ }( C2 R; r
" i7 `3 ^, }) }7 W' t (六)好奇心理。是婴幼儿对事物的一种无选择的关注、接触的探求心理表现。
$ W6 a% N1 @; F5 U- D% k' @2 D3 p* G1 ^8 N5 R; C4 g
表现:
, K7 l6 m F+ ~6 u+ i- M2 `' ta.对任何事物几乎都是无选择地去看、去触摸、去玩弄;
* E( d# i! a F& q J" I' L" E, a, d/ db.对成人的用品更感兴趣;
4 w. `9 @" T* R! d5 v, E) h1 zc.不知危险性;
! [& m9 e& n, \& f( q* {% w( Qd.具有短暂性;; K7 E* r* B( C8 Z( Q9 D
e.带有破坏性。* C% b5 h- `: ~7 l7 G
原因:7 s6 k0 Q4 w0 }% n% s0 N; q( b3 n7 I
a.与生俱来的本能探求心理;' q: |) Y* ?3 Z" v
b.人之初,世界的一切事物他对来讲都是新鲜的,没有遇见过的。
% f( r! p% P& Z 对策:
5 s0 o; E7 j% Va.不要把这种好奇的心理都误认为是孩子好动的表现;4 e- @- I$ C' [+ I9 b1 `# b
b.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放开孩子的手脚,让他充分地触摸、玩弄物品;
/ |& r5 ]- L) U b9 hc.和孩子一起玩,使他在某一个兴趣探求的事物上停留的时间长一点;
8 v4 h# I) d1 _0 |d.允许小破坏,控制大破坏(如当场中止、转移场所)。 O2 d. A: N9 ]* L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