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0 `+ {) v4 A! U总希望孩子掌握许多知识,却忘了对他说声“加油”;总在孩子做错事时厉声责备呵斥…… “其实,有些话,父母切记说不得。” * y/ t3 C. R( p1 S& z# O1 `
■情绪式—— / ^" f( q& v A) n" H, i! S
“你怎么这么笨?”
) i" k* h' R9 r- L “我被你气死了!” % _8 U4 z& q- d' {' h2 C/ \
“求求你别再这样了。” 7 R0 I4 d" V2 R$ l1 ]& {2 d# M
这些话对于解决 问题、辅助成长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造成孩子的负面情绪和行为。即使在怒气发作时,父母也应尽量克制自己的过激言语,尝试以支持性的话语鼓励孩子,如“这次错了没关系,相信你下次一定会做得更好,我们一起努力。”
5 L0 l0 Y' `( k- a1 c( ]4 c ■打压式——
5 [3 ~" {( `/ I+ J; y “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 @0 g1 I: l) q: q: |% O) I/ r “告诉你多少遍了,又做错?” 3 f9 A, a1 t1 x9 E! M( E7 N' }8 G
“没有‘为什么’,照我讲的做。” + d$ m/ O2 y5 T6 ^* g8 K( N
长此以往,孩子将对多数事物失去兴趣,缩手缩脚、自信不再。专家提醒,理想的 亲子关系理应包含相互的尊重与关怀。 - t6 \! Z6 U/ y/ o* O
■悬赏式——
3 i: |: q. U* X) X1 ~ “如果你把这碗饭吃完,我就给你买……”
3 }$ M/ ]( c5 c, _ 奖励本身没有错,但完全以冷冰冰的物质作为刺激孩子进步的动力,难免会让孩子陷入“错觉”——成功为了获奖,与我的喜好无关。这样的认知可能形成被动消极的 人生态度,对孩子成长不利。对此,家长应积极引导孩子自己发掘学习的乐趣,并帮助其树立梦想动力,切忌将**世界的“交易”过早带入孩童世界。 + Q2 V( F9 g5 R; K4 ~1 q G
■对比式—— ' i, M+ M: r! J `- l7 `
“××和你一样年纪大,已经会……” - U- c, [* [; g
“爸爸当年学这个比你快多了。” + X, z9 L w6 o o& S8 s
这会大大挫败孩子的信心。聪明的父母应该学会用理解的口吻陪伴孩子度过种种困难与障碍,如“爸爸当时一开始也学不好,后来多练几次就好多了,所以不要担心,再努力一下!” 北京积木宝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