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0 | 浏览: 1455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3Rank: 3

宝宝生日
2012-09-27 
帖子
楼主
发表于 2013-6-8 12:27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2 I7 X' X2 F, I# t
1 g1 t" H7 l  J2 v, I0 s
一、孩子把水、牛奶等撒了一桌子。

5 N' F$ `. m7 Z. A7 C5 g
/ \. u4 E4 u* P; U. ~2 n2 r6 l
错误做法:训孩子:“你怎么这么笨?连个杯子都拿不住。”更有甚者顺手给孩子一巴掌。

" M, J: ]& t  f4 E5 r( D5 y% R
结果:大人和孩子都很生气,事情一团糟,孩子学会通过发脾气、打人解决问题
' L, |3 S4 _, T  B1 S

4 W7 |) Y: f( k
正确做法:安慰孩子:“孩子,没事,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下次注意啊。你把桌子擦干净好吗?”

' Y$ A6 V9 n: {7 t8 d- f1 S- z$ P
结果:孩子得到的谅解,马上向大人道歉,并高兴的把桌子擦干净。孩子学会宽容。

0 a) r& ^2 P3 K3 a2 T

* A% x: L9 i1 w# s
二、孩子考试不及格。

  V6 t% }* y, W6 ]  r
4 w' n9 [- _9 [$ S9 v) @- X! Y
错误做法:训孩子:“你看你,考这么点分,你也不嫌丢人?你看谁谁,人家怎么就能考一百?你笨死了!气死我了。” 更有甚者使劲踢孩子几脚。
1 w% l9 K. F7 m0 t8 K3 g, K' t
结果:孩子心情坏到了极点,心里想:“我完了,我这么笨,学不好了,再怎么学也学不好。”

; r" i: r8 i; i9 [8 l! ?& M' _
' E; z# Y% B, u0 q: ?2 b
正确做法: 安慰孩子:“孩子,我知道你心里也不好受,一次没考好不代表什么,关键是我们要找出没考好的原因,然后解决它,好不好,我和你一起分析一下。我相信你,下次一定会有进步。”

) M; z& ?0 }$ f$ N
结果:孩子认真地找原因去了,心里想:“我要努力,不辜负爸爸妈妈的期望,我一定行。”

- X: n% F: N! \* X! j5 Q5 O
" z) S: P8 u" V6 W  N
三、孩子写作业磨,该睡觉了,作业没写完。(孩子作业多,孩子没磨,不在此列)
! n5 }* f1 ?% z! }: H/ P

. P- H  Y! \! c- \3 p
错误做法:训孩子:“你气死我了,怎么又没写完,我一会儿不看着都不行,快点写!我看着你。”

+ K, e- i4 J2 H8 y3 @
结果:孩子并不着急,依然慢慢悠悠,心里想:“写不完有我妈呢。”

. F8 f7 m# h0 V

& V# r) R, A- [& p6 S* m
正确做法:严肃地、平静地对孩子说:“孩子,写作业是你的事,你要对自己的事负责,没写完不准写了,该睡觉了,明天自己去学校跟老师解释吧。”

4 x' |' x: e' u7 B% J
结果: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很后悔,心里想:“这下完了,怎么跟老师说呀,看来明天写作业得快点了,不然还得挨批。”
7 Y+ i" ^7 O1 m
, v& h. X' s$ W9 G* Z4 L' o
四、孩子见人不打招呼,没礼貌。

: |. H% q# |; F
9 i) e  {0 p: p! l, Z
错误做法:当众训孩子:“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礼貌?连问好都不会,我平时是咋教你的,没出息。”

, I3 U% x. q1 g  I$ I
结果: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很大损伤,觉得无地自容,自卑感油然而生。
5 q1 G5 m& t3 S2 P% A

' ?2 P  Y/ U; j0 ^
正确做法:给孩子台阶下:“我孩子有点不好意思,慢慢就好了,他平时也挺有礼貌的。”举个有礼貌的例子。

0 j+ R8 f! X$ h
结果:孩子知道错了,心想:“这次没做好,下次一定做好,不能让父母失望啊。”

& n1 Z: E$ w4 Z! \  r  m

: O# b* r( X# o5 F3 u( Q4 w
五、孩子的袜子脏了。

6 i) N( l5 R9 x

# O5 W* |$ R# ~: \7 M+ `2 V
错误做法:家长:“把袜子脱下来,我给你洗。”
, r: O+ A5 y$ R2 D- F' M9 P. v
结果:孩子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心里认为父母就是为自己服务的,正常,反正他们也不累。

" o' D9 O+ I' \2 H3 i7 A; k
: `+ o5 I7 z5 b1 ]$ z2 L
正确做法:和孩子商量:“孩子,你把自己的袜子洗了,好吗?妈妈今天很累啊,能不能把妈妈的袜子也洗了啊?谢谢孩子啊。”

% Q/ X6 ^* b/ Y' w* ]% w
结果:孩子受到尊重,洗袜子去了,心里想:“我以后要多关心一下爸爸妈妈啊,我也是家里的一员啊,他们越来越老了。”

1 ^5 D- \% n5 R* A
六、孩子早上不起床。
- C9 ^3 B' m+ X* ~5 R, {/ s% N1 I1 M* I
错误做法:发火:“你怎么还不起?要迟到了!”顺手打两巴掌,手忙脚乱地给孩子找衣服穿衣服。
) o3 s1 U* t: k& G% v, g5 |7 a9 i; Z
结果:下次依旧。

6 B- c3 W$ Y& O9 n/ q) T
5 O5 F0 f0 F. I* D" _% I
正确做法:平静地说:“孩子,我就叫你一次,如果你不起,就会迟到,会挨批,这是你自己的事,你自己处理好。”孩子没及时起床,没吃早饭,还迟到了。
! z; X6 D$ P5 w+ o
结果:下次一叫就起床。
3 E/ C/ e( T% U, F4 [7 b
, L; b! E. b1 C0 F+ {8 J
七、一直看电视不睡觉不写作业。
; T1 \3 A5 X/ {- Z
错误做法:怒气冲天地把电视关掉,吼叫着叫孩子去写作业或睡觉。
4 M7 g1 ?8 ?; [1 e7 L3 \% ~
结果:孩子满肚子不高兴地去了,心里恨你,说你是 暴君。

1 m  d: z$ V! J4 [- y
  Y% @& _1 p* _7 ^; A
正确做法:平静对孩子说:“孩子你该写作业了,如果写不完会挨批。你还想看多久?”孩子:“我再看10分钟行吗?”家长:“行,说话算数,到时间就关电视。”双方各退一步。
( K8 U9 l( |) o9 `
结果:时间到了,孩子主动关电视,去睡觉或写作业。

( }* y6 u) t' n
6 X/ L# ]& W9 v! }4 K+ g, f, ~
八、孩子正在写作业。
8 Q0 d7 d8 j& a: w3 l3 S' e9 k5 x
错误做法:一边看电视一边监督孩子,嘴里不停叨叨:“写快点。”“别磨蹭。”“不准看电视,好好学习。”
6 l1 c' X9 d8 N" C) E5 I* H
结果:孩子不高兴:“凭啥你就能看电视,我就不能看,真不公平。”
  b9 @2 o1 M3 t# G! e8 X$ W

5 q2 B% c5 d; \" t3 H$ K$ F* K
正确做法:大人也看书,不打扰孩子,家里学习气氛浓厚。

  r  O# W) v$ q* s0 `1 @: Q
结果:孩子心态平和,心思都在学习上。

4 S- j' x" d* W( g

9 A8 i0 f* o6 W8 M( y
九、大人做错事了。

- m$ o( ]7 V& C) m+ Q7 E  \
错误做法:强词夺理或视而不见。

8 g" B& ]9 ]/ ^" I  d  @& x0 ?
结果:孩子心里想:“凭啥你犯错误就不承认呢?嗯,当大人好,有错也不挨批。”

* S! A. F0 o% _- A0 |' N) K$ q  T) u
' V0 S. U2 m# ^* H9 a1 }* H
正确做法:承认自己的错误,向孩子道歉。
5 c) G3 @* I5 I; ^4 w' Y
结果:孩子以后做错事了,主动道歉,觉得理所应当。

3 ^' ?( C% e0 T0 G" Z* e+ h

2 h* H0 b+ ]# a( f/ k) D5 x
十、家长会老师告状,家长挨老师批评了。

- V0 w$ f1 ~1 e: D2 o5 x" @3 D
错误做法:一回家就把气撒在孩子身上,对孩子又打又骂。

/ T+ k1 o* U$ u- O* r3 x- }
结果:孩子没任何自信,要么学会暴力,要么胆小,一句话不敢说,学会撒谎,不敢和父母说真话,怕挨打。

" p  J  F2 k( \4 D! a) ]6 Y0 F$ e

' _3 \2 k4 N) f+ Z' X4 X
正确做法:先把孩子的优点讲讲,然后分析不足的原因,鼓励孩子,相信孩子下次一定会有进步。

2 b. B3 n) a9 J) ?( i
十一、孩子的日常生活

3 X( j9 L3 N$ n; `' }! ]
错误做法:家长把孩子的生活安排的妥妥当当,一切都是大人的意见,孩子遵守就行了。

( G2 \1 j5 U! z9 I0 R) u# _
结果:孩子成了木偶,不用动脑,被动执行。胆子越来越小,越来越没自信,能力差,不会做家务。心离父母越来越远,自闭。

/ R% B: i# b8 [" E
+ y) P* ^5 N$ E/ D
正确做法: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还鼓励孩子做家务。家里有事和孩子商量解决,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认真听取。
- `+ [: @! V8 ?2 g$ P
结果:培养了孩子家庭责任感,知道心疼父母,喜欢和父母交流,性格开朗,有自信,遇事有自己的主意。

8 a8 H# K3 j/ V, B6 H9 c# R. j7 }1 z

* _6 i& q9 Z% p! x  |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10-9-30 
帖子
1392 
很实用啊
振翅高飞

四年级

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2008-05-02 
帖子
90 
教育小知识,却又大作用,学习了
凯妈

二年级

Rank: 6Rank: 6

宝宝生日
2010-04-13 
帖子
43 
很实用,谢谢分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2012-01-24 
帖子
846 
感谢楼主的分享,进来学习了

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2011-08-08 
帖子
很实用,孩子慢慢都会有自己的思想,要多跟孩子沟通呀!
凯妈

二年级

Rank: 6Rank: 6

宝宝生日
2010-04-13 
帖子
43 
真不错,很实用!

Rank: 1

宝宝生日
 
帖子
谢谢分享

Rank: 1

宝宝生日
 
帖子
谢谢,很管用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正确和孩子沟通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