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米
- 2671
- 经验值
- 2631
- 在线时间
- 34小时
- 宝宝生日
- 2010-11-13
- 注册时间
- 2014-12-24
- 帖子
- 254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2665
- 精华
- 0
- UID
- 26944023
   
- 宝宝生日
- 2010-11-13
- 帖子
- 254
|
*** 杜威 ***
5 k4 P$ x& r n+ o/ Z2 s, x
0 t- C! @8 i, A2 `4 U2 n3 N8 P! X杜威是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
) ]+ X5 j5 n/ s: e& A) Q8 z* A% n1 g& B) h; ]2 s
1)主张“教育即生活(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学校即社会(学校本身必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校内学习应该与校外学习链接起来)”。
- A5 Y* N/ e' k. x/ }% P% m" G8 i5 T6 R) r
这一点对我们的启示,就是幼儿园不能仅仅把孩子们关在教室里,应该走入社会。研究消防局的时候就去实地看看,研究超市的时候就去超市考察等等。同样的道理,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要多带孩子出去走走,不要担心天气、安全、健康啥的,其实这些也是学习的一部分。2 }" R/ I* L* M, k. v. R" Y2 c
& P" s2 \6 X; S5 s$ {
但我们国内很多城市的教育主管部门,却因为怕出事,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严禁幼儿园使用校车,严禁幼儿园做户外教学。真是以逆历史潮流而动为乐事,却不管孩子们最后成什么样。, g4 D# W0 ?$ K4 e% Y; {' g A
6 s. w: ]* f, }' O
2)教育的过程在他的自身以外无目的,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过程之中,反对把外面强加的目标作为儿童生长的证式目标。换句话说,家长对于孩子是否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到什么,或者最后的结果是否正确太过焦虑,过程就是学习。
: ?$ E9 D, F6 q, z( i0 @+ @* V& u. O# L9 v" S6 t
3)提出了著名的“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脱节的形态,认为教育应该是为生活做好预备工作,知识起源于实际的生活中。在学前教育这个阶段,不要去教孩子脱离生活的东西,比如认识太多文字(有其他教育方法,见后面的全语言介绍)。
! D: O& D& N4 u$ r$ h+ s
8 N. t' r8 i9 | 我前几天看到有人在论坛卖那种教孩子通过想象字的形状认字,什么四岁认识上千这种东西,简直就是对儿童的摧残,这种黑心生意还是不要做了吧。
5 K5 ?8 `& S$ K! ?. c! g; a ?
* M" m5 |( W# F% ]6 E# @" t" O 家长选择幼儿园的时候,可以看看学校的课程发展,是否都是与生活相关的,整天讲比如恐龙这种东西,就是有问题的教学了。/ E/ d" K& M6 q
* [) P8 l1 K/ }& m9 A7 ?0 |
4)学校必须提供可以引起思维的经验的情境,“思维五步”:一是疑难的情境;二是确定疑难的所在;三是提出解决疑难的各种假设;四是对这些假设进行推断;五是验证或修改假设。由“思维五步”出发,杜威认为,教学过程也相应地分成五个步骤:一是教师给儿童提供一个与社会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情境;二是使儿童有准备去应付在情境中产生的问题;三是使儿童产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假设;四是儿童自己对解决问题的假设加以整理和排列;五是儿童通过应用来检验这些假设。这种教学过程在教育史上一般被称之为“五步教学法”。
' S5 V( T2 A% m8 J9 N* ]( P, P$ h; f7 x" O; l
这个对于家长的启示,就是在观察幼儿园体验课的时候,看看老师是不是就是一直在说啊说,讲啊讲,而没有给孩子机会去真正思考和解决一个问题。3 \% _) u& M4 f0 D! G9 L
, O- j0 g6 \ D' P5 i2 u# m% S
另外一个启示,就是在家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个情境,比如引起孩子的兴趣,用旧纸箱搭房子,讨论需要准备的东西,需要解决的问题,怎么才能解决,材料都可以从哪里找到,等等,这个过程到最后完工,可以做几天甚至几周。这种教育模式,虽然需要家长付出更多时间,但绝对是对孩子学习有利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