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5 | 浏览: 785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55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1 09:07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中国是美国转基因大豆的最大买家。IC 资料


% t& [0 F) K$ {5 [+ z  转基因技术和中国粮食安全与主权的话题在历经一年的争论热议,以及多轮政府决策者、非政府组织以及消费者的互动之后,岁末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0 F* g" d- v" P5 b" ~1 Z# X% j5 I  12月8日,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就转基因问题给出官方定调:“推进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应用是大势所趋, 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农的重要战略举措。农业部将积极稳妥地推进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 ^9 t8 U& X! c2 f  12月9日随即爆出消息:农业部机关幼儿园“鱼肉类食品统一由为农业部机关食堂供货的优质水产品公司供货,食用油采用非转基因油”。
0 R) ]& Y  e" A( @  m1 n% M6 B  听其言,观其行,部分民众要求“农业部的机关幼儿园采用转基因食品,给全国人民做个表率”的声音响起。
. ^7 @: K. T7 Z2 v- W2 h' X  在全球范围内,转基因技术也仍是个争议巨大的话题,支持者和反对者的辩论仍处进行时。一面是转基因技术所承诺的解决人类面临的食物短缺、能源危机和资源匮乏等难题,另一面是由于它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潜在风险,如何在促进转基因技术发展和保护人类免受这种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之间寻求一个恰当的平衡,是大多数国家所面临的挑战。对于转基因生物技术的价值和风险,各利益相关者有着截然不同的认知。在这场“辩论赛”中,没有任何一方占据绝对的道德优势,各自代表的利益直接影响其立场和相应的争夺话语权的公关战略。
0 B; V0 p$ n& \7 V8 z+ g2 W1 K+ V  关于转基因和粮食安全话题,早报记者公开或私下相继采访了不少中外政府决策者、产业界和公关人员,盘点中国转基因政策的利益相关者,尝试为读者揭开转基因疑云背后的利益集团及其公关舆论战。! _" x$ w) ~% ~& }- J
  国家战略
% e  p8 a6 \. z$ H5 e, `  美国& e) ]$ h9 D, J
  全球输出转基因技术& O: s( @: z( o5 c# x$ y
  转基因大豆、玉米并非美国人主食,但已成为美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出口支柱。6 v  Y  s' _, q" t! g2 X3 x
  中国是美国转基因大豆的最大买家。作为一个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美国正密切关注着中国的转基因技术政策层面以及舆论的动态变化。' g5 b5 v" ^' `# L2 k; ]3 C) {
  美国地广人稀,农业以高度的机械化和工业化著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出口市场决定美国农业的兴衰与从业者利益。保持美国农业品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主导了美国的农业政策。1991年,由“美国竞争力总统委员会”起草的《国家生物技术政策报告》确立了转基因农业的国家战略,报告明确提出要“调动全部力量进行转基因技术开发并促其商品化”。9 P* j0 G4 G* }/ Z; \2 ~% Z) H9 F
  自1996年开始,在孟山都(Monsanto)和杜邦旗下的先锋良种(Pioneer Hi-Bred)等公司的推动下,美国的转基因国家战略飞速推进。根据美国农业部最新统计数据,2010年,美国的三大转基因农作物大豆、玉米和棉花的种植面积分别占相应作物总播种面积的93%、86%和93%。8 I+ @$ T+ d, a, B! `9 `
  转基因技术因其存在环境和安全等不确定性因素,从其推出伊始便遭遇环保团体和消费者的强烈反对和抵制,然而美国政府的决策者依然不为所动,坚决高举“转基因国家战略”的大旗。美国国内舆论甚至认为,这是由农民和生物技术公司等“特殊利益集团”组成的“农业游说”成功地渗透并公关了政府决策层的结果。; @* P5 f6 l" d& k! V& j
  其实,美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大豆、玉米并非美国人主食,粮食安全的风险相对较小,而大豆、玉米、棉花这三大转基因作物因其成本低、产量高,成为美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出口支柱。此外,美国在转基因农业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和独家知识产权在向世界各地传播的过程中,除了获得巨大的商业利润,还进行了重要的战略布局。6 r$ n; e) F/ M! o2 Q! n7 ~. q
  目前,中国是美国转基因大豆的最大买家,同时中国每年进口的玉米和棉花也大部分来自美国。作为一个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美国正密切关注着中国的转基因技术政策层面以及舆论的动态变化。, v+ |- i4 S  n: Q3 k/ K; }" u. o" }* S" M
  阿根廷
, R5 y* j0 c1 n0 n5 C: c" P  悲情的反面教材  r1 Q- b6 B7 Q9 P) R( h& y) z
  在目前出版的有关转基因的书本中,阿根廷几乎都以悲情的反面教材形象出现。
: R( \& C: k/ h  作为世界上第二个大规模推进转基因农业革命的国家,阿根廷在全球的大豆和玉米市场上已是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也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对华大豆供应国。但是,阿根廷不具有转基因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所有的种子和技术均来自美国。" J8 p, L3 M; Q" ~1 f0 u
  阿根廷是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大规模推进转基因农业革命的国家。目前,阿根廷境内可耕种面积的50%被种上了转基因作物,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棉花的种植面积分别占相应作物总播种面积的98%、80%和60%以上。与美国相同,阿根廷的转基因农业也是以出口为导向的。上世纪9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爆发,阿根廷背负巨额外债,通过农产品出口还债被认为是阿根廷农业转基因化的主要原因。单从经济收益来看,据2007年数据统计,阿根廷转基因十年,农产品出口所得共计200亿美元,额外增加国内100万个就业机会。
7 o2 l* d, f5 Y0 Z- ?$ {0 l- b7 P* U  与美国不同的是,阿根廷不具有转基因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所有的种子和技术均来自美国,确切地说,来自美国种业巨头孟山都。无数新闻、研究报告记载了关于孟山都与阿根廷的种种恩怨:孟山都如何最初免费派送种子,在成功占领99%市场份额之后又开始收取高额专利费;与孟山都种子配套的杀虫剂如何破坏生态环境,杀死其他庄稼,引起动物后代器官畸形,使人出现恶心、腹泻、呕吐和皮肤损伤等症状。在目前出版的有关转基因的书本中,阿根廷几乎都以悲情的反面教材形象出现,诸如“阿根廷:全球第一个转基因实验品”,“阿根廷在哭泣,孟山都不相信眼泪”等标题,比比皆是。4 f/ F. |: _, U$ `$ @$ F0 i/ d
  尽管如此,阿根廷在全球的大豆和玉米市场上已是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阿根廷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对华大豆供应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玉米消费国,中国2010年从美国采购的玉米已达到150万吨。随后便传出中国2011年将从阿根廷进口550万吨玉米的消息。阿根廷农业部长公开预计,阿根廷2011年玉米将有2000万吨盈余,中阿正在就阿根廷玉米进入中国进行谈判,两国有望在2011年上半年签署转基因玉米植物检疫协议。而中国农业部则反驳称,中阿两国农业部从未就进口阿根廷玉米事宜交换过意见。
! x* m7 {( B# |3 o6 O  一名美国农业部的官员私下对早报记者表示:“中国和阿根廷官方的不同表态,非常有意思,值得回味。”该官员同时称,他也注意到中粮集团从美国进口的5.4万吨转基因玉米因被检出尚未被中国批准的转基因成分而被退货,以及南非农业部官员接触中方官员、兜售南非滞销的转基因玉米等消息。
) ~* \% r$ T4 G" r  中国
  Z" K1 y; n* F3 \3 ]  商业化种植之争: `5 C- Q6 m$ L: ^
  中国至今没有批准转基因大豆和玉米在国内商业化种植,但是现在国内市场上几乎已难觅非转基因豆油的身影。
& @( n# z% r( M" G  国内专家和从业人员担忧,玉米将重蹈大豆覆辙,“被转基因”时代即将再次到来。1 p! _8 Y; G1 k
  与美国耕地面积广阔、高科技做后盾不同, 中国需要用世界7%的可耕地面积养活占世界23%的人口;与阿根廷出口为导向的农业不同,中国长期坚持“自给自足”的农业政策。对于转基因技术,中国官方一直持谨慎支持态度。. o1 `* @* U3 X  a7 d5 w
  1997年,中国政府正式批准商业化种植转基因Bt(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棉,这也是迄今为止惟一在国内获得商业化种植许可的转基因作物。全国转基因棉花种植面积已从1998年的380万亩,发展到2010年的5240万亩,占到总种植面积的70%以上。把此视为成功典范的一方认为:自带抗棉花“天敌”棉铃虫基因的Bt棉降低了农药使用量和种植成本,提升了棉花产量;而反方则认为,Bt棉虽控制了棉铃虫害,却使原先的次要害虫盲蝽蟓(又名臭屁虫)暴发成灾,农药和种植成本不降反升,打击棉农种植积极性,导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和总产量连年下挫。
) Y  G* a0 R! |0 v0 y$ L, f, [  无论中国Bt棉商业化种植是成功还是失败,美国的公司和棉农都有方案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如果棉农选择继续种植,2015年孟山都公司含抗盲蝽蟓基因的Bt棉种子将进入市场,如果棉农选择继续放弃种植,美国棉花正好可以大举进入中国的市场。
0 o2 D6 n. f4 U& ~" |& }  中国至今没有批准转基因大豆和玉米在国内商业化种植,但是现在国内市场上几乎已难觅非转基因豆油的身影。自从2004年农业部授予孟山都5个转基因农产品安全证书以来,美国和阿根廷的转基因大豆以价格低、出油率高等优势大举涌入中国市场,彻底挤垮国内非转基因大豆种植业,目前牢牢占据国内90%的市场份额。而2010年中国从美国采购150万吨转基因玉米,创下自1995年以来进口玉米的最高水平,也被外界解读为中国多年来玉米净出口国的地位正在松动。农业贷款机构荷兰合作银行最新报告更是大胆预测,2015年中国对进口玉米的年需求量将高达250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玉米进口国。国内专家和从业人员担忧,玉米将重蹈大豆覆辙,“被转基因”时代即将再次到来。$ W! G: a3 w' q* y
  而外国观察人士则普遍认为,是否要进口,进口多少,中国的选择余地很小,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国多年来“自给自足”的“神话”正在被打破。
8 x( ?3 o( i1 Z- u  12月8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国内某知名财经杂志撰文指出:“粮食的产能越来越向水资源更为短缺的北方地区倾斜,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粮食供求平衡和国家粮食安全,其可持续性如何,令人忧虑。随着某些农产品进口量增加、自给率下降,国际市场价格对这些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就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4 R( Z: M. P9 F3 z* S
  12月9日,国际主要通讯社,大宗商品杂志均不约而同地部分翻译了陈锡文的文章,并冠以“国务院官员:中国粮食‘自给自足’可持续性堪忧,自给率将逐年下降”的标题。《华尔街日报》除了解读了陈锡文的文章,还单独撰文称“中国将重塑世界粮食市场格局”。
3 I! L; ^  K/ w' i0 v  农业部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额有望突破1000亿美元,其中进口额约占60%,出口额占40%。美国农业部官员把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战略总结为:“以劳动力换耕地,中国主要进口大豆、玉米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而出口海鲜、水果深加工品等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陈锡文也指出:“保守估计,按中国的农业生产水平计算,中国进口的农产品至少相当于利用了境外6亿亩以上的农作物播种面积。”
6 l! S; W" d8 S2 V" G  “中国粮食未来供给的基本面对美国农产品意味着无限商机,虽然面临来自阿根廷等大规模转基因商业化国家的竞争,但我觉得中国政府在进口转基因大豆和玉米政策面上不会发生重大调整。”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专为美国农业部、美国谷物协会等提供大宗商品市场咨询服务的分析师对早报记者表示。
2 j/ _" X; T" w  2009年8月,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教授的两个转基因水稻品种获得在湖北省生产应用的安全证书,这也是中国首次为转基因水稻颁发安全证书,外界解读此举为转基因水稻在中国商业化种植清除重要障碍,甚至有人预测转基因水稻将在3至5年内上中国人的餐桌。& K& J. Q0 I, g/ u
  上述分析师说:“中国如果最终批准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这才是政策层面真正的爆炸性事件。世界上还没有国家开放主粮转基因商业化生产,从袁隆平到张启发,可以称为农业‘大跃进’。”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557 
腾讯网友 ~浪客剑心* 34分钟前我是一名医科院校的学生,前几天在学校宣传栏上也看到了一个类似的宣传单,希望我们不要食用转基因食物,因为不安全啊,大家想啊,要是安全的话,为什么美国人自己不吃呢?却只卖给我们吃呢?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557 
腾讯乌鲁木齐市网友   对妞谈情 15分钟前吃转基因食品的害处,只能在儿孙身体上才能实现!驴和马交配生产来的是骡子,而骡子丧失了生育能力,你琢磨一下转基因食品的害处有多大吧!中国的汉奸们在祸害国家和人民,戕害着国人的身体,摧毁着中国的大豆产业链! 这就是这个外资品牌的卑劣!!你还买金龙鱼调和油吗?你还敢吃吗?吃了它使你不能生育后代,它能让我们的后代断子绝孙的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557 
我近几年购买食用油首先看一看是否为非转基因原料,否则一概不予考虑!顺便说一下,金龙鱼是外资品牌,基本都是用的转基因大豆。本人拒绝一切骗人的外资食用油,它们太没良心了,自己不吃却拿来伤害中国人民,实在是太坏了!!!!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557 
福建多部门联合发文 禁止销售转基因大米
! t" q, }' k. r% N  h0 o9 h: s2010年12月05日03:20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字号:T|T
: ^/ U" c/ r2 H; R' t' R" j  福建省多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转基因大米监管的通知》,通知称今年福建省陆续接到市场销售转基因大米的报告,目前社会各界对转基因大米的安全性及潜在风险存在争议,我国尚未批准转基因水稻进入商业化生产,为确保人民群众大米食用安全,福建省要求各环节严查转基因大米。, l  s( d! k( V$ n( V* ~

* J; o2 O/ f) ]! ^$ q, p5 S  据介绍,转基因大米和普通大米相比可能更具有抗涝、抗旱、抗虫害等性质,而且大米里也增加了蛋白质含量等。但是目前社会各界对转基因大米的安全性及潜在风险存在争议,举个例子,转基因玉米会杀死雄性的精子,导致不育。这一点国外一家研究公司已经证实。转基因研究最先进的国家——美国明确规定转基因食物不准进入人类的粮食市场,也就是说,在美国,转基因食物是不被政府允许作为食物的。我国水稻专家袁隆平曾经说过,政府应该特别慎重批准转基因植物商业化。因为目前,科学家仍然不能完全预知对生物进行转基因改造有可能导致何种突变,或许会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 y9 L1 N: ]0 Q8 i- w8 ?/ V
1 D5 ^/ h! ~! y+ I+ B
  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组织转基因水稻品种鉴定,尚未批准转基因水稻进入商业化生产。私自种植、加工和销售转基因水稻及加工制品的均属违法行为。福建要求各地粮食、农业、工商等部门加大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法规的宣传培训力度,要重点加强储备粮、政策性用粮经营环节转基因大米的把关,对可疑转基因大米,要组织抽样、送检,发现转基因成分的大米,及时向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对转基因粮食案件进行查处,依法维护粮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有留意你的食用油吗?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