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核辐射危害,要先做到以下几个基础的防护措施:
5 o4 m: i8 v3 m5 n) m, Z t" Q- h. w 1.尽量避免外出,尽量留在室内密闭空间。如果一定要出门,就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或带口罩,并尽量减少裸露的皮肤和空气接触。
; m+ l1 z& @3 W( n+ g+ ~: U2 W( P0 a$ k, N# o
2.关上门窗同时避免换气扇进行与外界的空气交换。6 a* Q8 \) R3 l3 o5 F
2 {% l$ y8 Y7 [1 Z# Q" B u 3.如果核电站发生泄漏,附近居民首先应该撤离,距离防护是第一位的。5 [5 m3 H3 D% l# j8 j
* M7 J# ^* l( Q* m6 u+ n
4.服用一定量的碘制剂,可预防核辐射的作用。1 O8 J. _. t' o
9 W5 W; E) J m( c' q& _! v% ~
这就是说,短信里提醒大家要注意戴口罩,多摄入含碘食物,每天洗澡等说法是正确的。
' H% p: ~2 T* [. T' |9 P- `
& c( Y2 M u" K/ R- ]8 x% u% x( _ 防治辐射也有“专业食谱”
5 Y: i; j+ K( p E( R: U “抗核辐射食谱”:1 _/ I: l9 U5 {' |( H2 Y
% ]: P! \) m& Y- o2 S. b# T" c 蔬菜:多吃胡萝卜、豆芽、西红柿、海带、卷心菜,要确保维生素的摄入量,这对防治辐射损伤及伤后恢复均有效,如VK可减少出血,VP减轻呕吐、恶心,VC使血细胞再生加速等。
! c5 a( I% o5 Q" N- v% A+ q, Z$ U
肉类:多吃瘦肉、动物肝脏,注意减少脂肪的摄入,要增加植物油所占的比重,其中油酸可促进造血系统再生功能,防治辐射损伤效果最好。还要注意摄入的蛋白质品质优秀,数量充足,以减轻放射损伤,促进机体恢复健康。 . s# E5 n9 s% u2 |- n+ E, z7 x
饮料:多喝绿茶,多喝蜂蜜水。
9 {) N! z7 F! h9 X. I6 `/ A* t9 s* r3 q2 D( o& f" F/ t
此外,要注意无机盐供应宜加量。在膳食中适量增加无机盐(主要是食盐),可促使人饮水量增加,加速放射性核素随尿液、粪便排出,从而减轻内照射损伤。' X$ m: E8 T8 o" k. U1 g; J* w
生活中的辐射还有哪些?: c9 Z+ m. q& ]% o6 N
0 i$ N" ?# S7 M! x' o9 U
其实,辐射在我们生活中,并不少见。0 u: K0 Z2 q6 Y& ^
1.医院检查。在医院接受治疗的一些患者,也会受到核辐射,如放疗,同位素治疗,X光片等。# h9 N0 |( B+ X: u; S* k
: x2 w& n' k3 U8 u0 U 2.家装材料。天然大理石会缓慢释放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放射性元素。3 b$ M& J& K4 n+ x; c) s' E
6 x; c' @/ Y1 @ 3.计算机。其实不单是电脑,很多家电在使用中通常会产生一定的辐射。( [0 G Z% E+ o4 U5 S
: G3 {, m' T4 }& c4 W9 y 什么是核辐射?
. C' A6 A7 D. m$ G( C) }& T9 X9 M! ^ 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又分直接致电离辐射和间接致电离辐射。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α、β、质子等带电粒子。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光子(γ射线和X射线)、中子等不带电粒子。
9 i3 K8 C+ V8 F; v/ ~$ a5 R
2 U9 p' e2 _: `8 G% a2 ] 早期核辐射在核爆炸最初十几秒钟辐射出来的人眼看不见的伽玛射线和中子流。它是核爆炸特有的杀伤破坏因素。早期核辐射接近光速呈直线传播。当发现闪光时,人员早已受到射线的作用了。早期核辐射能像X射线那样穿透人体和物体,能穿透几千米的空气层。当射线照射到人体、杀死细胞达一定程度时,人员就会得放射病;照射到土壤、食盐、碱、食品和某些金属器具上,还会使这些原来没有放射性的物质产生感生放射性,也能对人员造成伤害。它还能使光学玻璃变暗、胶卷曝光、化学药品失效,并能影响电子仪器的性能。$ W3 I8 i# G" f9 x* s
5 g, y7 j9 l1 F0 M 在放射医学和人体辐射防护中,辐射剂量的单位有多种衡量模式和计量单位。较为完整的衡量模式是“当量剂量”,是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强弱的辐射量。其国际标准单位是“西弗”,定义是每千克人体组织吸收1焦耳,为1西弗。
: T9 T: c( g$ T
& ^- j. S2 a! E' n4 P. G! _$ B 人体受到核辐射会有什么表现?
5 L. x: {1 N% J3 G8 a* a0 g; K. x7 {! x
. G9 [- F' V4 q3 \9 [7 d 人体遭受过量辐射,可能导致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一般来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
7 E$ \3 D9 _3 Y* J
/ V7 g0 `( z. n$ Z 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制定的标准,辐射总危险度为0。0165/西弗,也就是说,人体每接受1西弗的辐射剂量,就会增加0。0165的致癌几率。西弗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通常使用毫西弗、微西弗。1毫西弗=1000微西弗。据我国核电安全专家郁祖盛介绍,根据我国的标准,每人每年受到的辐射量应小于2。7毫西弗。事实上,人体如果短期受到低于100毫西弗的辐射,也并不会造成影响。辐射剂量超过4000毫西弗,则可能致死。
$ Q. i! d0 z' p9 ~: I @-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