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两天,好不容易不用加班更没有其它琐事,我有了充足的时间就想到十三陵走走。
这一次我选择了坐地铁和公交车出行,背上包,穿上一身轻便的运动装,出发咯!
在家提前查好线路,地铁坐到龙泽,倒20路公交车到沙河下,倒昌22路,在公交车上售票员问我到哪个陵,我有点茫然,真不知道应该看先看哪一个。
明十三陵有十三座陵园,普通游客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看起,一般情况旅游公司都会把游客拉到定陵和长陵。在公交车上我主动
-
和售票员聊了起来,这也是我独自出门旅行的一个法宝吧。一般情况下售票员都知道路线、知道怎样倒车,有的时候她们也知道什么地方好玩,什么地方不好玩,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安全。这个售票员推荐我先去定陵,然后去昭陵。她说在定陵的大门外有一条小路可以步行到昭陵。按照她的指点参观完定陵我顺利的找到了去昭陵的小路,穿过昭陵村就到了昭陵,路程不是很远,要是走大路,路程可就不近了。 谢谢那个售票员!
出了昭陵我正在踌躇,不知下面的行程该怎么安排。运气非常好,在昭陵的大门外碰上了三个专门徒步游走十三陵的先生,一阵寒暄过后,他们向我介绍了十三陵的游走方案,还给我画了一张示意图。呵呵,我的运气真好,总是在关键的时刻有贵人相助,感谢上帝!
这就是那张手绘的示意图,全凭记忆画出来的,很清楚,可见他们对十三陵的了解之深。佩服!
-
其中的一位先生介绍:徙步十三陵可以分为四个集团,一个是定陵、昭陵集团;一个是长陵、献陵、庆陵、裕陵、茂陵、康陵、泰陵集团;一个是景陵、永陵、德陵集团,最后一个是思陵,它远离其它陵园,比较偏僻,所以把它列为单独的一个集团,陵园附近还有一个王承恩墓也值得一看;还有一个必须要去的地方就是明十三陵总神道。 按照先生们的指点,我先坐昌22路公交车(起点就在昭陵)赶到了长陵,游览完长陵后开始沿昌赤公路一路向前走(不好意思,我分不清东西南北,打听路的时候只能问向左向右,但是比较记道),然后是献陵、庆陵、裕陵、茂陵、康陵和泰陵,4月30号的游走就结束了。这一天徒步走了十几公里,坐最后一班昌55路公交车到昌平倒昌1路公交车到南邵坐地铁返回,到家已经是晚上8点半了。 第二天早上7点出门,坐地铁在立水桥下,倒昌55路公交车,本来是打算在七空桥下车,先去德陵,一路下去看永陵和景陵,然后坐车去昭陵在步行到思陵。结果车上人太多,没听清楚售票员报站下错了站,在景陵村下车,没办法只能往回走,变成了景陵——永陵——德陵。从德陵出来如果再坐公交车到昭陵,公交车比较少,时间恐怕会太晚,只能临时改变计划,沿着昌赤公路一路打听着步行了五六公里,来到了十三陵总神道,走完神道已经下午四点多了,放弃去思陵,打道回府。以后再找时间单独去思陵吧。 两天游走了几十公里,有点累,但心情确很愉快,对明朝的历史有了更进上步的了解,很有成就感。这也许就是旅行的乐趣吧。
-
御道石刻不同于故宫的,这里是龙凤并排在上面的,雕工精细。
-
地宫里的明清花大缸,是用来做长明灯用的。真正的明清花哦,价值连城。
-
地宫被打开时,汉白玉的宝座呈品字型放置,现在这样一字排开是为了参观方便。皇上的座椅扶手是龙头,皇后的座椅扶手是凤头。
-
地宫的大门上方的门檐也是用一块汉白玉雕刻而成的。
-
在陵寿殿上看陵园的中轴线,
-
地宫里出土的陪葬金锭、银锭,站在橱窗前谁的眼睛能不发光呢。呵呵,还有好多的宝贝,我没拍,留给大家自己去看吧
-
定陵边上的昭陵就显得逊色多了。
昭陵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朱载垕和皇后的合葬墓,隆庆皇帝30岁即位,在位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