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米
- 3251
- 经验值
- 2957
- 在线时间
- 227小时
- 宝宝生日
- 2009-01-12
- 注册时间
- 2010-2-8
- 帖子
- 1042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3184
- 精华
- 0
- UID
- 3870884
    
- 宝宝生日
- 2009-01-12
- 帖子
- 1042
|

本帖最后由 Zhangduoduo 于 2011-8-1 16:53 编辑
6 ^8 b" s* r/ s# Z# k; l2 k
8 w: r, d5 ?" o* _3 R& O; U【转载】+ |0 b. Y/ V* k3 Y- `5 {6 J/ H
一个带孩子很有经验的老太太说过这样一句话:“小孩子长到和桌子一样高的时候,麻烦就开始了。”尽管她可能从来没有听说“两岁反抗期”,但她的说法确实反映了群众的智慧。孩子长到和桌子一样高,正是两岁左右。英文中对此则早就制造了一个专门的词组——“Terrible Two(可怕的两岁)”。
" G" D( U ?+ b1 T9 x b ~5 Q$ [$ f# y7 a
可怕的两岁真的有那么可怕吗?作为父母,如何让可怕的两岁变成愉快的两岁?- c" i* P( T! R6 X$ o
6 B8 K9 }* G1 i; l! C; p8 n
好像还是昨天,你的孩子还是那个襁褓中的乖宝宝,除了吃吃睡睡还什么都不会,转眼之间,他不仅会挣脱你的手去做你不让他做的事,甚至会开始用他那极其有限的词汇开始和你顶嘴!至于他在公开场合的“坐地炮”,更是父母记忆中的噩梦。两岁反抗期之所以称为“可怕”,其实是由于父母没有做好心理准备造成的。如果你有充分的准备,“可怕的两岁”并不可怕。) Z+ G1 R. p; ?* o8 m) W
) }; P+ R! N( G2 k3 c: @+ g! j# a# d; y+ f7 ]5 Q0 s! q
首先要知己知彼/ {0 Q1 `% U/ Q- d0 G% z2 J
8 x. L8 _2 D9 Z8 R- Y) y$ v4 m8 K4 L
孩子为什么会有两岁反抗期?
2 e% N( b M; f( `& i0 \: U5 ]
6 y! b7 \' ^5 |2 y+ } T/ q) r2 Z1 E# n8 d
所谓的两岁反抗期,其实时间不一定局限在两岁。这是一个从一岁半到三岁多的范围,不同孩子“闹”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X0 e0 b& W. w4 H/ N# b2 Z( y
]. `2 V; y R) m9 A J/ M+ S
# }* F8 b# y( w% {, p6 L3 B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说,孩子的“造反”其实是孩子成长的表现。婴儿期的孩子还没有独立的自我意识,不能区分自己和外界,对他来说,自己和母亲是一体的。而到了两岁左右,孩子明确意识到“我”的存在,也意识到“我”是有着自己的想法、愿望,和他人不同。因此,他就需要通过行动体验自己的独立,也证明自己的独立。2 X3 ~4 Q: ?) i4 N; |
这时孩子最喜欢说的话,首先就是“不!”还有就是“我自己(自个儿)来!”或者经常自呼其名,说“宝宝(自己的小名)要这个!”“宝宝不要那个!”所以,两岁孩子的反抗是正常的发展阶段,并不是你的孩子特别淘气,也不是你教育孩子的方式特别有问题。
m0 y8 m- P. W5 E) P, P8 d6 u
2 }0 U5 K0 A2 u) @- h5 j
- ~- q+ W8 [) [1 T( Y0 H5 L/ |一般来说,几乎没有哪个孩子在三岁以前没有闹过,两岁多的孩子每周发脾气一到两次是正常的。而且,越是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自我意识强的孩子,“造反”的程度就越强。
# F. ~) \' C7 w) d! C
6 w1 H9 K3 j$ Z9 D8 X
) S3 g# U4 k4 i' [, K5 b
* s* e" O* F$ {/ q5 p8 A K4 s P( M6 c/ A. p# [% `
9 g' h- G8 a- I4 E' N" d. \+ W4 x% [3 y
3 N- x3 g5 R& q# L% M% d. R/ @; e
《转载》
( S- G, E$ a( @7 H1 B+ L. f
9 G. |( c! j7 N两岁宝宝正处在心理学家所说的倔强期6 V# s* ~" M5 F! i
: u8 ?, {0 H* t* d0 u" V% J i
人们在形容与孩子有关的东西时,通常用到词都是“可爱”,即便是喜欢破坏的孩子,也会被家长善意地称作“顽皮”、“淘气”,然而在英国,人们却用“可怕”来形容两岁的孩子。如今,“terrible twos”(可怕的两岁)更是已经成为英文中一个固定的说法。/ h1 q- X% Q3 Q
8 E2 t7 d3 `5 S. _+ U4 `之所以说这个年龄的孩子可怕,是因为他们在这时开始表现出与过去不同的特征,非常难缠,喜欢作对,万事都有叛逆倾向。因此,也有幼教专家把此阶段称为“人生第一青春期”,泛指一岁半到3岁之间。# b3 D9 G' e2 c2 o3 U
/ J5 g' m7 P9 M) N5 [3 u+ C% E/ r( Q
2岁之前,孩子处于生理快速成长期,学习吃喝拉撒,爬坐立走,听音说话,欲求基本都能跟家长的意愿合拍。2岁左右以后,孩子会进入情感发展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发,具有独立做出选择的冲动。然而,限于他们不能像大人一样用语言表达,只能把喜怒哀乐写在脸上。他们经常会反抗大人的决定,天冷了不肯增加衣服;流感季节非要往人群里扎;家长变着花样做吃的,孩子却不领情,该不吃还不吃。+ ?2 ]3 q- a1 m1 r. I
+ |9 h; E0 |* b d$ M2 |6 W$ L9 F1 H孩子在2岁左右表现出的“反抗精神”是他们必经的发育阶段,家长需要做的是正确疏导,而不是施以“管教”。
" m7 Y1 u* \7 k% A7 Z
+ I4 ^% r& Q/ n首先,家长要明白,孩子在2岁时,特别需要父母的情感支持,因此父母不要强制要求孩子“不准干什么”和“必须干什么”,而是要给他们一些选择机会。“比如给孩子补充维生素,不要简单地命令他们吃苹果,而是将香蕉、苹果、橘子、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的水果摆在孩子面前,让他们自行选择。”假如他们选苹果后又变卦了,家长也别急,因为这是孩子在学习如何做抉择。, q! @! U: l$ u' |9 k0 G
: R% `- A9 u2 c& X0 L其次,可以和孩子平等地进行“条件”交换。举例说,如果孩子在大风天非要出门,但又不想戴帽子。此时,家长就可以这样跟孩子说:“爸爸妈妈都答应带你出门了,你是不是也该答应我们戴上帽子啊?”给予孩子尊重,也教会他们尊重别人,可谓一举两得。
2 R3 O1 M( ~ ]9 Y0 A" z: V' `" c2 O; v6 L/ ^
最后,家长要学会让步。建议父母们,如果孩子的行为与父母意愿不一致,但孩子也不会因此而遭遇危险、疾病等,最好能让孩子自己做主,父母没必要强加干涉。/ `7 _ W) J& T7 T
; e( r) N2 s8 z8 H* `1 {3 ], Q W( o% s$ \- ]9 g2 ^
国外的妈妈们当听到孩子对自己说“不”的时候会兴奋地跳起来,因为,她们认为这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标志(2岁左右),说明自己的孩子是健康成长的。而孩子唯唯诺诺、百依百顺并不是好现象,长大以后他可能会成为“问题”少年,用制造麻烦代替说“不”。
- H. \8 s2 J9 L( t- V% b* ^3 j
# M Q3 y! ~) R- y/ U当听到自己的“小尾巴”对自己说“不”的时候,我们的妈妈不要有受伤或者失败的想法。) B9 G5 s) E) ~/ S( \7 x
孩子的否定行为表明孩子开始产生自主意识,试图了解周围的环境,建立自己的好恶观念,表达个人的需求,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表现为孩子对妈妈的话说“不”。虽然孩子有“自我主张”是一件积极的事情,如果妈妈处理不好,也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s. }- Q5 j: f
8 e# g" }: Z) |6 {一、孩子产生反抗心理的原因* ]! d l2 b, l, L* L" X: V
两岁左右的孩子开始学习思考问题,开始形成自己处世的观点,并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这时,身体和动作的发育使他们可以通过动作表示反抗,抵制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虽然,独立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步,但父母不要忘记,两岁左右的孩子还太小,不知道行为的后果,不能预见可能发生的危险。因此,除了保护好孩子的安全外,父母还应教他们学习考虑他人的感受,重要的事情一定得和父母商量。
2 {- K: c+ V) _0 H0 b$ V6 d* [' Z, p% [6 q) i0 V- ~
二、怎样的反抗表现是“正常”的0 c) P3 V7 t. W1 R7 R* w
在孩子独立的过程中,你会遇到以下种种事情:$ _+ d$ ~0 D" W5 J8 |
1、拒绝父母的要求;
7 b. S v" N$ ]' D# h. i2、和父母唱反调;
3 Y$ Y4 J* @! S, r/ i% |3、不理睬父母;
, e' T* q/ T6 ?" z& G% d4、不要父母搂抱,不和父母亲热;0 W7 b' ~: ]% i8 K' Z
5、不呆在父母身边,从父母身边跑开。
/ Y* I/ i; E2 r
4 ~" L; u( ]* ]. k从孩子一岁开始,这些事情就时有发生,在两岁左右更加频繁和激烈。这是因为他们的语言功能没有发育完善,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父母的意思,因此不能完全执行父母的意思,而且,他们还没有足够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要。所以,在父母会感觉,孩子是和故意他们对着干。. T; Q2 _$ }) ], s) H9 r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又会变得很“乖”,3-5岁的孩子记忆力增加,思维能力增强,他们通过倾听和使用语言来学习更多的东西,也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 A) R, d/ j h0 f' F& K, [4 |( \/ U, H. z: i- W
三、帮助“反抗”幼儿度过反抗期$ |6 w1 ^% B/ _9 F: ~% u0 s
父母一定要记住:反抗行为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只有通过父母的帮助,孩子才能顺利度过反抗期:4 O% T( @, a8 }; Z$ e7 Y+ w
4 b% V9 S5 s0 r# ?0 i1、情绪紧张的孩子更易反抗
) K0 E8 N# Q/ O在孩子疲惫和饥饿的时候,就该让他们休息或者吃一些平常喜欢的零食,有助于缓解紧张的情绪,而不是教他学习新东西或做事情。3 @4 `# i1 x% R/ ?7 M% ?! a
周围环境的变换也会让孩子紧张,反抗心理加重。比如,当孩子生病时,通常他们的情绪很低落,容易和父母对着干,这时父母应理解孩子,在他生病的时候不妨多宽容他们一些。5 |0 ^: s3 H$ M! f& _6 e
; J+ b% N9 B; ~0 V, S' Q7 n: M
2、保护孩子的安全$ D! R! a _9 i, Z+ O
孩子的危险意识不强,因此,他们会做出一些可能会产生危险后果的行为,发现后,父母应立即制止,然后你要好好地和孩子沟通,让他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比如说,孩子在大街上跑得非常高兴,但可能被车子撞倒。你要告诉他:“妈妈不能让你在大街上跑,因为这里车子很多,如果被车子撞到,会受伤,非常疼。”
% q3 c, ~7 _ F
4 m0 b, D8 O- _+ N' R, N: w5 P% H3、让孩子学会与人合作5 U e. k/ y" b8 O% }
举例告诉孩子,询问与命令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比如“把书拿给我,好吗?”和“把书拿给我!”。还有,告诉孩子做什么而不是不要做什么。例如你想要孩子小心一点,你可以说“轻轻地拿起那个杯子”,不要说“不要把杯子打坏!”
- F, L# C3 n4 M8 Y$ N
0 O- e6 k. l; ?2 x0 B4、父母的要求应合理0 Y7 o3 K3 u4 O' c0 p0 O) m6 b4 A- B
对小孩子来说,让他跟小朋友交换玩具比让他无偿地把自己的玩具给小朋友更容易。让孩子用语言表达要求,但不能纵容他的不良习惯。如果你遇到孩子在超市里大吵大闹地要蛋糕,不要因为周围人的目光让他得逞。你可以把他带出来,用平静的语言告诉他:“因为你的表现很差,所以妈妈不能给你买蛋糕。如果你想吃蛋糕应该对妈妈说。”慢慢地孩子就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8 E3 E. B2 M r! c, d; H
8 c6 B7 a( D2 J5、做好孩子的榜样
/ S# N2 o# {1 L: H父母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因此,父母要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要让抵触情绪控制自己,特别是在孩子面前。! T. F/ S8 S) ~ v
除此之外,如果孩子确实毫无原因地产生抵抗行为,不要因为觉得烦而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这样做对孩子、对你自己都是很好的选择。1 ?$ F: J, A' ^6 d" \
/ l/ ^$ z4 X4 W- q四、出现问题后怎么办
0 {4 x9 a% f7 ^比如易怒、情绪低落都是孩子不可避免出现的一种状态,但孩子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就属于不正常的现象了。因此,当发现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的确发生问题时,最好的方法是及时寻求医生和专业人士的帮助,千万不能听之任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