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公开的机会大于第二轮,可以先“占坑”。 一般而言,除不公开发布消息独立在某一小范围内招生的小学外,北京的多数小学在每年的招生中一共提供3次机会。第一次可公开的机会分布在3、4、5月,其中以5月最为集中,5月又以当月的第二个周六居多。在第一轮机会中,不是各级教委下发的统一招生、面试时间,完全是各学校自己搞的,因此不会统一发布招生公告,也不会在显要位置张贴告诉社会公众。根据我多年的了解,第一轮公开招生的信息一般是通过在校的学生或学生家长传出来的,知晓的受众范围很有限。因此,在这一轮中到学校面试或笔试的即将入学的孩子会比较少或很少,各学龄前儿童被录取的机会很高,家长学择的余地很大,有经验的家长会带孩子跑几所学校,我把它称之为幼升小的“占坑”,以防止第二轮、第三轮降低机会或淘汰出局。在第一轮在至少可以确定一所或几所最终的“保底”学校。 1 n( z* S( M- J" ?, M I1 g X
在第一轮的“占坑”中要注意几个敏感而重要的问题。 <A>在第一轮中小孩被录取的机会很大,一旦录取,不收择校费的小学会要求你填写入学登记表格、尽快上交孩子的疫苗接种本(上幼儿园的小孩这个本都在幼儿园)、缴50元的“一小”社保费。这时请你注意,如果你心目中的目标学校就是这一所了,不想再去其它学校了,可以把以上手续都办了,你的孩子当年的入学就板上钉钉了;如果你对这所小学不是很满意,但又怕最后失去这所学校,你可以这样做:填写入学登记表,告诉学校因为小孩还未离开幼升园,疫苗接种卡可在小孩最终离开幼儿园时才能拿到手交给学校,学校一般不会勉强你。其实这个疫苗接种卡在孩子上到幼儿园大班的最后一年时是随时可以拿出来而转到小学的。不交疫苗接种卡,如果你担心学校会怀疑你的诚意,这时候你可以把那50元社保费交给学校,最后没上这所小学你到学校的医务室都是可以退给你的,可我知道的是,最后没选这所学校的家长是没有人跑到学校专门要这50块钱的。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小孩进入这所小学也是板上钉钉的,除非最后你不选。 <B>在第一轮中,一旦被录取,收择校费的学校要求你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是7个工作日左右去到银行交择校费,如果你被录取后对最终是否上这所学校还有犹豫,但也同样不想最终失去这个机会,这时有三种情况。第一,因为是第一轮录取,这一轮学校要求你交择校费的期限是有弹性的,你可以尝试和学校商量一个最后的期限;第二,为了表示你的真诚可以先将小孩的入学登记表填完、尽快上交小孩的疫苗接卡和50元“一小”社保费,然后再和学校约定交纳择校费的最终日期;第三,按照学校的期限到指定银行交择校费。以往,一般来说择校费是可以退的,只不过会麻烦不少,学校可能会告诉你有种种困难,但只要你坚决退费都不是大问题。今年开始择校费统一交到教委帐户学校没有了返利,实际上在退择校费的问题上变成了家长和教委的直接关系,少了一层学校的中间关系,退择校费应该更容易了些。如果你被同一个区的若干所收取择校费的小学录取,其实只交其中的一所就可以了,最终上哪所小学择校费都是落在本区的教委帐户上了,性质完全一样。 <C>请家长注意,即便你上交了小孩的疫苗接种卡也是可以随时可以取回来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是不能扣留的;你填写的入学登记表也不是小孩的学籍确认信息,只要没有办理入学手续(这个手续只有在开学的时候才能办理)和学籍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学籍是在小孩9月1日正式入学1个月左右才开始办理的。 让小孩积极参与第一轮招生有三个重要目的。 第一是:熟悉小学招生模式和环境。在到重点小学面试的时候会积累一定经验、不会怯场、获取较大的成功机会,取得练兵的效果; 第二是:圈定好保底小学,做到心中有数,选择到更好的小学后可以作为铺路石,选择不到也可以作为不错的起点,免得以后后悔。 第三是:实地真实地了解各个学校的软硬件差异,在内心根据孩子的特点、家庭的情况客观地选择适合的小学。
|